乡情似酒

2009-06-11 10:22张宗政
湘潮 2009年4期
关键词:乡情长沙家乡

张宗政

湖南醴陵是个小县,山青水秀,风景宜人。醴泉映月、状元芳洲、红拂古墓、渌江书院等名胜古迹点缀河山;所产瓷器鞭炮,名闻遐迩;历代仁人志士,灿若群星。仅民国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军就有156位。

1930年冬,一个雪花飘飘的日子,我就出生在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那时,我们一家三代挤住在3间茅房,靠租种几亩薄田,艰难度日。后来父亲设法在石亭开了间肉铺,境况才略有好转。

我读完小学,因家境贫寒辍学了。1946年春,听说长沙某地修火车站,需要大量民工。我和表哥商量后,步行100公里到长沙。挑土来回要走200米路程,一天要挑150担,才能混得一碗饭吃。我当时才16岁,根本承受不了。我和表哥只好饿着肚子跑回家。

回家后,我依然做着读书梦,可父亲不同意。经不住我软磨硬泡,他才答应我报考清安铺的兰谊中学。我深知上学不易,入学后特别用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还把我选为班长和学生自治会主席。3年的中学时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这里,我不但学到了文化知识,而且受进步老师的影响,参加全县中学的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游行示威,从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社会活动能力。

1949年7月,我初中毕业。正在彷徨苦闷之时,醴陵解放了。有同学说,长沙有了不要钱可读书的学校,于是我邀集10多个同学,直奔长沙,考上了湖南人民革命大学。不久,萧劲光、黄克诚统率的十二兵团的军政干部学校贴出招生布告。我又去报名应考,3天后就得到了录取通知书。自此,开始了我一生的军旅生涯。

军校毕业后,我被分到省军区独立团,不久调到空军。部队纪律严明,空军尤其如此。1960年,为了粉碎美蒋飞机对漳州地区的骚扰、破坏,我们严阵以待,随时做好起飞的准备。机场跑道上气温高达摄氏40多度,没人叫苦;营区离漳州城只有3.5公里,没人上街。

当时,多数驻地环境恶劣。驻中蒙边境时,生活用水要到90公里外的地方靠毛驴驮运。每天一人一盆水,且是洗脸、洗衣、洗脚、浇地多用。有的战士服役3年,不曾洗过一次澡。大家吃的多是罐头,很难吃上新鲜绿叶蔬菜。

几十年来,我们就这样,以蓝天为家,与白云为伍,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艰险的航空任务,粉碎了敌机一次又一次犯境的阴谋,捍卫了伟大祖国每一寸领空领土。这期间,我先后受7次嘉奖,1次记三等功,1次军旗前照相。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离休后,我在干休所过着平静的生活,有时看报学习,有时散步钓鱼,有时外出旅游,心舒气畅。

尽管岁月不居,年华远逝,那浓浓的乡情,犹如陈年美酒,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过去忙于工作,我很少回家。回去了也只有“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悲凉和浩叹。离休后,我和女儿回家,感受就大不相同了。我女儿原来很不愿意回老家,总感到家乡冬冷夏热,多雨潮湿,尤其是怕上厕所,因为粪池上搭两块板子,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后来几次探家,我们住在堂弟家。堂弟有一栋三层八大间的小洋楼,自己打井抽水,房顶有水塔,厕所也冲水,整天都可洗热水澡,电话、电视齐全,门口有鱼塘,屋后有菜园,水泥公路通到家门口。女儿说,这里真像疗养院,住着不想离开了。我们走亲访友,所见所闻,也大致如此。家乡巨变,真叫人感叹不已。

我今年晋八十了,看到家乡和祖国各地欣欣向荣,一派生机,倍受鼓舞,深感自己有福气。幸福刚刚开头,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夕阳无限好,举酒颂明时!

(作者系北京军区空军原副政委,少将)

猜你喜欢
乡情长沙家乡
钟 声
打卡长沙网红地
长沙之旅
乡情
念旧物,忆故乡,诉乡情
乡情
赢韩!球迷陪国足硬汉战长沙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长沙第一师范附小学生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