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心外企人才的“贴身教练”

2009-06-11 10:22冯嘉雪
中国新时代 2009年6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外商培训

冯嘉雪

培训中心的历史几乎可以与FESCO的成长史划等号,最初,它的名称是“外企教学部”,主要任务是向外国商社的驻华代表提供汉语教学。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教学中心也改名为“外企培训中心培训部”,服务对象进一步扩展为外企员工,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语言类,还包括各种商务管理培训课程。2001年,经过增资的培训部再度将名称简化为“外企培训中心”,越来越多的“准外企人”也成为服务的对象,培训中心的业务内容也丰富为语言和管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留学服务

与FESCO旗下的其他子公司不同,培训中心的门脸没有花哨的装饰,走进这里,你看到的是一排排整洁的教室。

“其实我们这里就是学校。”北京外企服务集团培训中心总经理杜武凯对记者说。今年,是她在培训中心工作的第11个年头。杜武凯一头利落的短发,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从小就爱运动的她直到今天还保持着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习惯。

“我跟年轻人没有代沟,这可能也跟我在培训中心工作有关——每天接触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杜武凯告诉记者,她在大学学的是政治教育专业,这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产物。原本毕业后应该去学校教导处工作的她先是进了机关,后来又被派到FESCO。

“FESCO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在这里工作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杜武凯说。事实上,在她来到FESCO的最初几年,培训中心经历了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向外商提供语言教学服务的机构,从最初的坐等客户上门,到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培训中心在外力的推动下,变化不断。与此同时,正是在培训中心的“助推”下,很多怀揣白领梦想的年轻人才有机会迈入外企的大门。也正是经过培训中心的“充电”,那些更为出色的白领才有机会成为“金领”。

事实上,培训中心的变迁也折射出在华外商的成长历程。很多外商来华后深入接触的第一个中国人,就是教授他们汉语的老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外企培训中心的老师,既是一面镜子,也是一扇窗口。

“一对一”服务

“1979年,外资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在那个阶段,他们需要解决的就是语言障碍的问题。”吴竞在外企担任教学工作已经有26年了,他告诉记者,当年他们这些给外商教课的老师,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不仅要有一定的业务水平,在思想道德方面也要过硬。

由于当时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人对外商还存有一定戒心,因此每位负责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对自己的言行都很谨慎,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这些疑虑都渐渐消除了。

由于当年我国的外语人才奇缺,因此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外企的老师都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吴竞记得,20年前他曾负责给西门子的一位高管上汉语课。每天早上5点就要起床,6点半赶到对方的住地,开始一小时的授课。由于这位高管对外企教学部的服务很满意,吴竞后来又开始为西门子的其他中层管理人员上汉语课。从早到晚,甚至连中午吃饭的时间,他还要为西门子的中方雇员教英文。

“那时候上一天课下来,晚上回家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吴竞说,每个外企老师就像一个窗口,很多刚到中国的外商实际上是通过他们了解中国人的。而老师的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责任心,让学生觉得你是在真心帮助他解决语言沟通障碍的问题。”事实上,外企教师的口碑也正是这样日积月累形成的。

由于培训部最初的服务对象都是外国商社的老板,因此“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而这一模式延续至今,成为培训中心对外汉语教学的一大特色。

起初,每名老师都由外企直接派给外商,渐渐的,这些外商也开始对老师的条件提出一些要求,例如,有的会根据自己公司的业务特点对老师的专业背景提出要求;有的则对老师的上课风格提出要求,例如,美国公司往往希望老师的谈吐比较风趣,授课气氛比较活跃。

“现在我们这里就是学生选老师。”杜武凯说,进入2000年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外商列出的条件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年龄、性别到专业背景以及是否需要媒介语等。培训中心则会根据对方的要求,先向他们提供老师的简历。经过筛选后,再经过面试,老师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我们的老师非常优秀,一般面试之后肯定能过。”杜武凯称,外商对培训中心的老师往往都很满意,很多老师后来也和学生成了朋友,每逢圣诞节、复活节,他们经常会被邀请到对方的住处做客。

与普通教育机构提出的条件不同,外企培训中心要求对外汉语老师必须掌握至少一门媒介语,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与学生的沟通。

同时,“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非常灵活,学员可以指定学习时间和地点,老师可以上门服务。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外企培训中心的老师也摸索出一套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模式:首先,分析学生的学习目的;其次,了解学生当前的语言水平以及他所在公司的背景;最后,为学生制定出一套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派不同的老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杜武凯如此总结培训中心的对外汉语教学特色,“‘一对一的模式则能使老师的每一分钟都用在学生身上,保证了教学质量。”

文化桥梁

在为外国商社的首席代表上过一段汉语课之后,很多培训中心的老师也能逐渐了解不同国家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例如,德国人就比较严谨,老师上课必须守时;美国人则不那么严格;而意大利人更是“浪漫”得出奇,他们经常会忘记自己和老师的上课约定。

“意大利人的学习不像德国人那样一板一眼,他们还希望通过老师了解中国的文化,甚至政治、经济情况。”吴竞说,“不同国家的人学习中文,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文化差异。”他还记得很多年前给一家英国银行老板上课的第一天,对方就小声地问:“吴老师,我听说中国还有裹小脚的老太太,这是真的吗?”

吴竞告诉他,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现象,现在已经没有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媒体将中国妖魔化,所以这些外商刚到中国时,就迫切希望了解真正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因此,除了汉语,这些外商还提出学习各种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课程。

不仅是外商,外商家属也是外企培训部的服务对象,他们的学习要求更是五花八门,而外企培训部总是通过各种途径尽力满足对方的要求。例如,当年曾有外国学员提出要学习中国的芭蕾舞。外企教学部就邀请了原中央芭蕾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琼花的扮演者薛青华给他们上课,地点选在北京饭店,还专门为他们安排了一个单独的房间。还有的有学员要求学习中国书法,培训部就邀请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给他们上课。

“其实语言的学习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艺术、民俗是分不开的。”杜武凯说,经过近30年的摸索,对于外商提出的各种学习要求,他们已经能做到轻松应对。

太极拳、茶艺、中国画、书法、篆刻,甚至还有学员提出过学做旗袍,总之,任何合理范围内的学习要求,培训中心都会尽量满足。由于已经熟知外商对中国的哪些文化、民俗活动比较感兴趣,培训中心在平时就会留意积累有相关特长的老师,以备不时之需。

在培训中心,这些看似不属于语言培训范畴的文化课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帮助外商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例如,曾经有一家韩国公司的中国区总裁向培训中心提出,希望学习毛泽东思想。最后,培训中心就选派了一名对中国历史、政治都很有研究的老师为这位学员上课。

在杜武凯看来,这些超出语言教学范围的文化课程,“实际上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外商了解中国,为他们在中国的投资创造一种‘软环境。”

服务升级

今天,培训中心的服务对象已不再局限于外企员工,生源已扩展为在校大学生、社会求职者,甚至还有一部分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当然,培训市场这块蛋糕很大,因此,培训中心的定位也十分明确,即商务、管理类培训服务。

仅以语言类培训为例,培训中心的服务种类已从最初的对外汉语教学增加为多语种的外语培训。学员的学习目的也各不相同。例如,欧美公司的雇员往往以沟通交流为目标。而近年来随着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推出了HSK考试,很多日韩公司将职员送到培训中心学习之初就要求,学员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能取得HSK考试相应的等级。

即使是用考试成绩验证培训中心的教学质量,杜武凯也并不担心,“我们有独门秘籍——独特的教材与教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老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另外,外企培训中心还是“国家汉办”HSK考试的指定考场,也是目前北京市唯一的非高校指定考场。

经过30年的积累,外企培训中心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众多跨国公司的认可。除了提供语言培训服务,培训中心还发挥自己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特长,为一些企业做“公司诊断”。例如,有的公司新员工比较多,会面临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有的跨国公司员工来自于不同国家,在交流上会存在“文化障碍”,如何才能不让这些问题影响到员工的正常工作,培训中心的“跨文化交流课程”就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甚至在这类课堂上,培训中心还会同时安排两名老师,一名中方教师,一名外籍教师同时授课,方式极为灵活。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飞跃,跨国公司对中国雇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培训中心根据这种市场需求,又增加了多种管理课程的培训,包括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

“无论是开设哪门课,我们的课程设置都会围绕外资公司用人的需求。”杜武凯说,“这也是我们区别于普通培训机构的一大特点。”而在所有这些专业培训中,商务管理课程是最具特色的一个。

与普通培训机构或高校商学院的管理课不同,培训中心的商务管理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而且这些外教也并非学院派,而是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资深专家。到培训中心上商务管理课的学员往往已在外企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的英语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渴望学到有用的管理技能以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考虑到学生的这种需求,培训中心的商务管理课程都是按照MBA的骨干课程进行设计的。同时,给学生上课的外教也大多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其中很多人都是某一领域的资深专家。例如,一些负责教授人力资源课程的老师,有的就曾在某跨国公司作了10几年的人力资源总监。“他们不仅有理论,更重要的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杜武凯说,这样他们才能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帮学生出谋划策。

现在,希望进入外企工作的人越来越多,除了具备一定的学历与经验,取得相应的资格认证也成为进入外企的一块“敲门砖”。为了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在获得了国家的相应资格认定后,培训中心又开展了多种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这之中,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级文秘的课程最受欢迎。

秘书类的培训,是培训中心历来的强项之一。目前,既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高级秘书培训,也有国际商务秘书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谈及这方面的优势,杜武凯表示,“我们这两块培训与国际最为接轨。由于做了多年的外企人才培训,当前世界五百强公司对人才需求的最新趋势,我们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他们推出的培训服务总能紧跟市场需求。

“泛教育”服务

在培训中心,留学服务是开展得相对较晚的一个项目,但也不失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留学服务是和海外培训结合在一起的。”在杜武凯看来,他们的留学服务属于“泛教育”培训。

目前,培训中心的留学服务往往是以项目形式展开的。例如,他们开展时间最久的一个项目,是与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芝加哥校区(UIC)合作的自费留学项目。

这个相项目最早可追溯到1996年,当时它是FESCO人事部为外企职员提供的一个福利性的服务项目。其特点之一是时间短。通常情况下,完成美国商学院的全部课程需要2-2年半,但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很多外企职工而言,将意味着丢失掉很多重要的社会资源。因此,FESCO在与伊利诺州立大学商议后决定,取消所有假期并增加课程密度,将学员在美国学习的时间缩短为一年。与此同时,学员的学分与课程都不会减少。

这个项目的另一特点就是不需要学员提供托福和GMAT成绩。外企职员的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但由于他们往往已离校多年,同时也没有时间准备参加应试性的考试,因此,FESCO就向伊利诺州立大学提出,能否让这些外企学员直接参加口试,以此来考察他们的英语水平。经过测试,这些外企职工的英语口语能力果然都非常出色。最后,双方达成协议,通过该项目进入UIC学习的外企学员,无需提供托福和GMAT成绩。

此外,该项目还有一大特点,即费用低。据留学服务部经理赵尕介绍,“通过这个项目去伊利诺大学念书,只要支付正常学费的30%。”

这么多的优惠政策组合在一起,有些令人难以置信。UIC为何会愿意与FESCO开展这样的长期合作?原来,美国商学院的排名与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息息相关,而外企员工在进入UIC学习之前,年薪就已经不低,因此他们的到来能为伊利诺州立大学商学院的排名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

“从1996年到2006年,他们的排名提升了将近70位。因此,学校也非常愿意与我们展开这项合作。”赵尕说,到目前为止,已有15批次400余名外企员工通过该项目赴美攻读MBA课程。

赵尕告诉记者,留学中心下一步将围绕一些特色项目开展服务,当然,所有这些项目都与外企的求职、实习紧密相关。例如,他们最近正在与加拿大的一些学校商谈开展新的合作项目,主要针对那些有学习酒店管理专业需求的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既可以在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认证后就结束学业,也可以完成本科甚至硕士的学历教育。

同时,留学中心还与万豪这样的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万豪可以为留学中心的学员安排半年到一年的实习岗位。同样,对加拿大合作机构的选择,留学中心也更倾向于那些能提供实习岗位的学校。

今后,在与伊利诺州立大学合作的基础上,留学中心还将继续开发新项目,开展如金融方向的MBA、计算机硕士等培训服务。

另外,赵尕表示,他们还准备与加拿大的一些学校合作预科项目,至于具体内容,还暂不能透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又是一个尚未被市场发现的新机会。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外商培训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聚焦《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北京市劳保所培训中心
谁是冒牌外商
China uses US$420 bn of FDI in 5 years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