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模式下语文教学的优势

2009-06-10 12:07杨宝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5期
关键词:芦花中学语文优势

杨宝花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实现了普通教室模式向多媒体教室模式的顺利转型。将普通教室里的小黑板,转化成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里的荧光屏,教学情境的生动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教师操作的便捷性、兴趣激发的充分性等等一系列优势就都充分的显现出来。

第一,利于学生获取广博的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在计算机教室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查看更多更丰富更具体的资源,并在查看的过程中自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选择过程。比如我在组织《芦花荡》一课的教学时,先搜集整理了“《芦花荡》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孙犁生平简介”、“小说文体知识”、“《芦花荡》优秀课件”、“《芦花荡》课文赏析”、“孙犁图片”“芦花荡图片”等资料存放在我校自建网站的“语文园地”。第一个课时在学生熟读并了解了课文之后,就是让学生自由浏览。学生只要轻轻点击,大量的材料便呈现在眼前。学生尽情浏览,积极汇报,大大开阔了视野。激活了思维。

第二,利于学生与网络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普通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里,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除了讨论环节说一点,写作环节写一点。其他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解和播放,学生的主要任务除了听和看之外,基本就是束手无策。学生的动手机会、自主学习的机会相对减少,自学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而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学生与计算机的交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中发现问题,在网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在网络的帮助下整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完成自己的创作。所以说在这种模式下。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与计算机的交流。学生按照自己的需求自主自觉的去搜集学习资料,比被动学习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从计算机中获取信息的丰富性、准确性,使这种交流在提高学生认识方面更加优越。总之。这种手、眼、脑并用的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自主性学习在这一点上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第三,利于学生特殊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基本上是所有学生通过培养和训练都能得到的能力。而特殊能力如:写作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等就不是所有学生通过培养训练都能够获得的能力。也就是说学生的能力是存在客观上的差异的。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而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就为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方便。

例如,我在教学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一词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优势,让学生把对这首词的意境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行表现出来。同学们顿时亢奋起来,摩拳擦掌,各显神通。平时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写出了颇有见地的文学鉴赏;擅长美术的学生创作了题画诗,擅长音乐的学生还把画面配上优美的音乐,还有的同学把音乐与诗画组合起来,更有电脑技术熟练的同学还制作了flash动画。所以在这种教学形式下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不但注重了基础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特殊能力。

第四,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认识,开发学生的潜力。

网络计算机教室模式的应用使中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更大优势。学生对自己的答案、作品的充满个性化的设计,无不闪烁着创新的光芒。而语文课堂上的创新意识也只有在网络环境下才能更充分更及时地体现出来。比如同样是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我在主题拓展的环节,安排了刘亚洲的小说《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中描写战争惨烈的一段文字材料,并随后播放视频材料“2003美伊战争实况”片断,让学生把文字材料与课文写作手法进行对比。并要求表达自己对战争的个人见解。学生的对这个课上作业的完成情况,就是对他们创造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美文、诗画、歌曲、动画等等,各种类型的作品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感慨万分。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表现出无比巨大的优势,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最广阔的课堂。只有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才能更好的优化语文教学,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最美的前景。

猜你喜欢
芦花中学语文优势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芦花谣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借一支芦花赞美祖国
吟雪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芦花和大雄的幸福生活
画与话
第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