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榕三
在河洛儿女南迁及赴台的过程中,根亲文化也深深地扎根于福建和台湾。这种祖根文化,在维系海峡两岸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上成为重要的精神纽带,在民族认同、民族复兴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王审知与闽台根亲文化
唐末的王审知兄弟率义军入闽,用中原河洛文化,建设和谐闽疆,使军伐割据、盗贼四起的八闽大地,成为富甲天下,一境宴然的“海滨邹鲁”。河南与台湾在历史上有着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紧密联系,据估算,全台湾人中汉族占百分之九十八,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由福建去台湾的“河洛人”。而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1953年台湾官方的户籍统计,每五户台湾居民中有四户先民来自“光州固始”。
“台湾有名谚语叫‘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这‘陈林黄郑四大姓追本溯源,根都在河南。有人曾形象地说,台湾之根五百年前在福建,一千年前在河南,台、闽、豫一千年前是一家。”
固始城东60华里外,分水亭乡王堂村,史书记载:这里是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的旧居。
当地据传:王审知少时在村中常骑一白马,有“白马三郎”之称。这一美称跟随在他此后的戎马生涯中。唐朝末年,在黄巢起义的影响下,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率众起事,领固始义兵数万人转战安徽、浙江等地,后在福建创建闽国,同子孙经营福建达50余年。
到了此时,福建人口上升到46万多户,王审知被尊为“王氏闽台祖”。后闽国内讧,王氏子孙为避祸,纷纷改姓叶、游、沈。王又被推为闽台叶、游、沈始祖。
史载:随王审知入闽者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曹、周、廖、庄、苏、何、高、沈、卢、孙、付、黄、薛、韩等27姓,台湾流传家谱中写明源于“固始”的有18姓。
其中“苏”姓为都统军使固始人苏益,福建厦门同安文管处资料显示,元朝时,苏氏后裔被官府追杀,族人为避祸,改姓连、许,或从外祖姓周。苏益又被连、许、周、苏共推为始祖。
固始籍民定向南迁入闽,历史事件是其形成的原因。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从此开始有了越国之称。春秋之时,于越之后领有七闽之地,这反映了中原及北方氏族向闽越流向的支系和源头。
到了西汉时期,闽地土著居民开始强盛,不断围攻东瓯七闽之地,于是汉武帝于建元三年(—138年)、元鼎元年(—116)、元封元年(—110年)三次将闽粤汉民迁徙到“江淮之间”。固始历史属地因有孙叔敖兴修的“百里不求天灌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当然成为北迁闽人的首选之地。地处数千里之外的闽粤从此与固始联系到了一起,这就为以后的中原士民南迁特别是固始属地士民定向徙闽创造了先导条件。
西晋武帝之后,中原“五胡乱华”,晋怀帝永嘉年间尤甚,大量中原士民纷纷南迁,其中固始属地士民入闽者最为显著。《三山志》载:“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闽,陈、郑、林、黄、詹、丘、何、胡。”《闽中记》载:“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郑四姓先入闽,今闽人皆称固始人。 ”
闽台自古一家:
南宋,泉州于澎湖列岛设戍,已有中原士民后裔进入该地区。元代中央政权正式经营台湾,福建沿海漳、泉等州地居民开始规模入台,至明代已达数10万人。郑成功收台与施琅复台,又有数万中原后裔进入台湾。到清光绪十三年(1887)台湾建省,人口达到230万。据有关材料,现在台湾的2300多万人口中,80%以上是明清时期福建及广东北部移民后裔,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又是晋唐及宋代来自光州固始先民的后裔。
有许多记载与传说涉及福建人到台湾下南洋,如南宋洪迈的《夷坚志》。明、清之际,大批福建人移居台湾,与台湾先住民一道开发台湾,台湾因而日渐繁荣。现在的台湾“本省人”其实多为福建人分脉而去,他们到福建来追根寻祖,绝大多数都可认到老家。
闽王祠,正是1100多年前开发福建有功的闽王王审知的纪念堂,在福州市鼓楼区庆城寺左侧。据悉五代后晋开运三年(946)年,闽国灭。吴越国王钱下令将闽王王审知故第改为庙,以纪念闽王对八闽大地的贡献。这是建祠庙之始。历代皆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后又经过多次的重修。
据史载,闽王王审知与其兄王潮、王审合称“开闽三王”。其中王审知还被尊为“八闽人祖”和“开闽王”。目前,闽台和海内外“三王”子孙宗亲共有200多万人,其中台湾岛内有50万人,金门当地有1万余人。
据福建《忠懿王氏族谱》,公元885年义军由王潮、审、审知三兄弟等率领入闽,至公元909年建立闽国,其三兄弟中的王审知为开闽王。后于公元927年开闽三王之子王思义兄弟10人卜居于晋江青阳的杏厝王,是为晋江王氏开基始祖。
以王思义兄弟10人为杏厝王一世祖,于八世四郎移居罗山镇杏田村。十一世有礼从杏田迁居金井镇洲村。杏厝王的十七世王崎山迁至青阳莲屿的沿塘,明末清初沿塘的王佰荣迁居青阳的高岑(高霞)。王审派下二十世王质文于元朝至正年间开基安海大山后村,十八世王国和开基车厝。二十世的王安明居大山后,至十七世孙宽宏、宽正兄弟徙居小布林。
据谱牒所载,晋江王氏迁衍路线:晋江—泉州—龙海—漳州;晋江—泉州—惠安—莆田—仙游;晋江—石狮—南安—金门—同安。
进入晋江后王姓发展较快,目前晋江市王姓聚族而居的主要村落为:金井镇洲、钞岱、金井街太原堂。深沪镇大、东堡。龙湖镇大埔、火辉埔。英林镇后头、伍堡等十多个乡镇的近二百个村落。上述村落王姓分堂号均为开闽传芳。
上述村居不断有族人向外地播迁:青阳杏厝王四世王德顺于清代咸丰年间,迁居台湾的台南,如今已传至十三至十四世,已是枝荣叶茂,其成村落。1928年青阳镇杏厝王的王维汾曾往台南探亲。
据《罗山沙塘族谱》记载:王毅轩于明代咸化(1471)移居龙岩;王横山于清末迁居于福州;王亦昌于抗战期间迁居龙海;王若亏、王秋庚于民国期间迁居石狮;王国祯等于清代末年移居菲律宾;王思夺等于民国期间迁往香港、澳门;王厨当等于民国期间到美国、墨西哥谋发展。目前沙塘已有万余人口,迁往石狮有200多人;迁居龙岩有1000多人;移居龙海有100多人;移居香港、九龙有近千人,居住于澳门的有100人左右。
明代永乐(1417)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经泉州征用民工,晋江各姓不少人被征之。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复界,开海禁后于道光二十三年(1821)沙塘王姓不少人到新加坡。
晋江王氏在唐、五代、宋、元、明、清科举中有文科进士110人(唐、五代1人,宋代77人,明代23人,清代9人)武科進士6人(宋代1人,明代2人,清代3人)文武进士共计116人。考中文科举人140人(明代68人,清代72人)考中武科举人32人(明代19人,清代13人)共计文武科举人172人。还有清及清以前21人以荫补官(文职),清及清以前以荫补官23人(武职)。历代较有声望名流,明嘉靖五年龚用卿榜的王慎中官至河南参政,时人称“嘉靖八才子”之榜首。明代隆庆二年,罗万化榜的王用汲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二、王审知与闽台建设史
“沿江、临海、依山”是福建地域经济和文化的一大特色。据考古(距今5000多年的闽侯县昙石山史前古人类遗址)研究:由于地理优越,史前的福建就有闽越族土族居民繁衍生息。两晋以来,由于中原内乱,大量北方人口南移入闽,史称“衣冠南渡”。据<<三国志.吴记>>记载:当时,福建设“典船校尉”;已与夷州(今台湾),菲律宾等地有海运往来。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此时又有“十八姓从王”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使得福州荟集了中原众多文人贤仕。王审知治闽有方,前后历时29年(公元897年至925年)。这一时期,福建“时和年丰,实给人足”,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的好时期。历史上,福州城垣数经扩建,晋代建有“子城”;唐代建“罗城”;闽王王审知又有两度拓宽城池。
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兴时期始于王审知治闽。闽王重仕兴教,“延揽中原文学之士”,采劝保境息民”,开辟甘棠港,发展海运贸易,使当时的福州就与台湾有了往来。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化发展,为以后各个时期英才辈出打下良好基矗。唐、宋、明、清以来,福州籍进士达3600多人,其中,文状元16人,武状元7人,位居全国各城市的前列。
王审知字信通,乾宁初期原为福建观察副使。“潮病,命审知权知军府事。及潮殁,让其仲弟泉州刺史审,审以审知有功,不受。审知乃自称福建后,表于朝。
光化元年(898年)春,唐以审知充威武军留后,检校弄部尚书。同年冬,授金紫光禄大夫、右仆射、本军节度使。开元年(904年)夏四月,唐遣右拾遗翁承赞加审知检校太保,土坷垃琅琊王。就这样一步步升至闽国之主——开平三年(909年)四月梁加王审知为中书令、福州大都督长史,进封为闽王。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里说:“唐末和梁、唐、晋、汉四朝,黄河南北广大地区遭受严重的战争破坏。唐末杨行密割据淮南,阻止北方的战乱波及长江流域,南方诸国得以稳定内部,发展经济,虽仍不免也有战争和暴君,比起北方来,却显得较为安宁。”当时在经济上,南方的繁荣和北方的萧条贫困形成鲜明的对照。
闽国的环境也与此相似。它在地理上有自己的独立性——可凭借武夷山脉和耸的仙霞岭以及广阔的闽江作为天然屏障来巩固。五代末年,全国户数共约二百余万,仅仅是唐玄宗开元时代的三分之一强。其中以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人口较密。如果社会不安定 ,人民不拥护,闽国是很难统治的。同时,还必须在经济上自成一个单位。十国中以吴与南唐势力最强,他们对中原之五代朝廷,始终采取敌视态度,对四邻亦怀有兼并的企图。这样的形势,不能不使王审知防患吴、南唐之入侵而宁愿臣服于中原五代,以谋抗制。于是王审知就开辟位于闽江口的甘棠港,便于对外通商、发展贸易,并将贡品通过海道献给中央统治者。但在当时条件下,海道通航是危险的事业。每岁出闽江口渡大洋,然后经山东登莱入贡汴京,“没溺者有什四五”。关于这一点,台湾某家报纸曾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开门揖盗王审知》,文章(大意)说:“因闽国左右邻都是强大的割据势力,王氏不容易受中原政权的领导,所以不惜以财宝付与日本海盗,借助其力量,使得日本人后来长期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有了基础。”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并未掌握全部史料。
但王审知也不是完人,天二年九月间, “淮南遣使来修好,因使者倨慢,审知斩之”。并上其书于后梁,淮南自此与闽绝交。原来他是害怕得罪朱温,为取得朱的信任才出此下策。有人劝王审知做皇帝,审知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而不同意。后来,淮南并于吴国,吴国势力大振。它的统治地区东临海,西至夏口(今汉口),南至大庾,东南临太湖,北滨淮水,占有今江苏、安徽大部、江西全境及湖北之一部。像吴国割据这么大的地域,闽国是有后顾之忧的。
天二年,王审知开始修筑福州南北夹城。南北夹城又谓之南北月城,合大城而为三,周二十六里四千八百丈。大城之门八,曰福安门、清平门、清远门、安善门、通远门、通津门、济川门、善化门。南月城之二,曰登庸门、道清门;北月城之门二,曰道泰门、严胜门。扩展福州城区,使之7倍于老城。后来在抵抗南唐军的进攻中起了积极作用。
王审知(860-925)治闽,勋劳卓显,因而代颂其功,史不绝书。政治上,一是尊奉中央,维护统一;一是实行“睦邻保境,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治方略,巩固边疆海防,使福建免遭战乱之灾,百姓免受繁役苛赋之苦。尤其是在“四方窃据”,民富兵强,左右纷纷劝其称帝时,他力排众议,拒不称帝,始终不渝地坚持“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真心实意地尊奉拥有中央政权的唐王朝和后梁王朝,“致君愈勤,述职无怠。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同时整顿吏治,广纳贤才,以巩固政权。
在其当政的30余年里,正值群雄纷争、武力割据的五代十国初期。而福建从未对外邦用兵,也未受外邦侵侮,境内一片升平,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为安宁的地区。经济上,重视和鼓励发展生产。比如,劝农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亲自主持兴建或扩建了福清、长乐沿海大堤,泉州6里陂、9溪18坝,连江东湖,晋江40余华里灌渠,疏浚了受益幅员可达25平方公里的福州西湖等一大批骨干水利工程。同时围海造田,扩大耕地。在平原推广双季稻;在武夷山区开垦茶园,种植茶树,达1000余处;因地制宜发展纺织、陶瓷、冶金、铸造等工业生产。
在传播中原文明上,倡导文教,兴办学堂,培养人才,教化黎民,达到了府有府学,县有县学,乡间有私塾,使闽地成了学校层出,“童蒙来求,雅道靡靡,儒风优优”的礼仪之邦。迨至宋代,闽省已成文风昌盛之地,才俊辈出之乡,状元亚魁、进士及第超于中原,名臣贤相、科学巨擘、仁人志士层出不穷。《十国春秋》称:此乃审知兴教之功也。在发展商业和海外贸易上,可谓前无古人。免除杂税,奖励通商。躬身踏察海湾,修建码头,辟建港口。疏通百余里的闽江水道,制造出可载六七百人的大船。使福州、泉州由此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两个港口。海上航线北至新罗(今朝鲜),南至南海诸岛,以及印度和阿拉伯地区。泉州城市规模也一再扩大,吸引很多阿拉伯商人和伊斯兰教徒来此经商或定居。到宋、元时代,泉州成为与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世界一流大港,其功归审知兄弟,当之无愧。活跃的海外贸易,为闽台经济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巨大活力。
王审知提倡与民休息,省刑罚,减赋役,建立学校,开辟海港,招徕外国商人,发展贸易,使闽国得以偏安一隅,经济文化开始发展起来。
王审知在福州执掌福建军政大权前后达29年,堪称五代十国时期一位明智的政治家,他一生以史为鉴,以民为本,使福建成为当时全国比较稳定繁荣的地方,被喻为“文儒之乡”。因此他也被后世称为“开疆闽王”,深受百姓爱戴。
三、中华根亲文化永续闽台
地处江淮间的河南信阳、固始,是历代中原南迁的肇始地和集散地,据史料记载和初步考证,在当今汉族100个大姓中,就有黄、潘、赖、罗、廖、孙、蒋、白、傅等十多个姓氏源于信阳或有一支源头在信阳。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变迁中,源于信阳的诸姓族人因各種不同的原因,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遍布世界各地。其中,迁徙人口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则是南迁,尤以移居闽、粤、台、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最多。“光州固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历史因缘,在由晋唐至明清的漫长岁月里,籍民南迁不计其次,难计其数,在信阳和河南省移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影响极为深远,固始因此成为众多闽粤台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祖根地之一,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原侨乡、唐人故里”。
徙居南国的信阳、固始籍民,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生产技术、农耕文明,加速了中国东南边陲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其历史贡献与影响,令史册生辉。经历代蕃衍播迁,移居闽地的信阳、固始籍后裔渐次遍布闽、浙、粤、港、澳、台等地及日、新、马、菲、加、美等国家,无数闽台同胞、海外侨胞、世界客属,由古至今谱载口授,代不失传:牢记乡关祖地,勿忘“光州固始”。据台湾1953年户籍统计,当时户数在500户以上的百个大姓中,有63个姓氏族谱上均记载其先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这63个姓氏共6.7万余户,占台湾总户数8.2万余户的80.9%,如果加上500户以下的姓氏祖根在固始的居民,固始籍台胞所占比例更大。资料考证,陈水扁和连战的祖根地亦在固始。
现在侨居国外的华人和华侨后裔,无论是早期移居东南亚的,还是后期移民欧美及世界其它地方的,或是移居台湾的大多数是唐初、唐末固始籍移民的后裔,他们自称为“唐人”,聚居的街区称为“唐人街”或“唐人町”。
王潮、王审知兄弟原来打算向西进军,跋涉到蜀地去保护唐朝皇帝,还没等出兵,便被当地百姓拦住了。当时的泉州刺史廖彦若横征暴敛,残忍无道,百姓将士不堪忍受,但无人敢反抗。在王潮领兵经过泉州辖境时,军民派张彦鲁为代表,找到王潮,请求他带兵驱逐廖彦若,救泉州军民于水火之中。泉州的父老乡亲也拦在路中,带来犒军的牛和酒,流着眼泪恳求王潮为他们除去一害。
泉州当时是福建的一座大城,而且是个良好的港口,海上贸易发达,当地很富庶,见百姓这样恳求,王潮便答应了。他顺应百姓意愿,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领兵包围了泉州城。
泉州城墙坚固,加上廖彦若死守,一时难以攻下,但王潮有泉州百姓的支持,粮草供应充足,天时加上人和,围困一年之后,王潮终于占领了泉州,处死了廖彦若。福建的观察使陈岩也顺应民意,任命王潮为泉州刺史。打下泉州后,王潮收编了泉州守军,扩充了军队。他又减轻原来的赋税,受到军民的拥戴。
《新唐书》载:审知仲兄审(858-904)“为泉州刺史,检校司徒。喜儒术,善吏治。器宇宏宽,仁厚爱民。流民还乡者借给牛犁,助其耕作;帮修庐舍,助其安居;修桥筑路,方便行旅;惠农惠工,奖励生产;兴办义学,授业童蒙;革新制度,移风移俗。中原动乱,公卿士人多来投奔,审遣子延彬设招贤院,一一接纳,以礼相待,并让他们在当地传授中华文化、根亲礼仪。如杨承休、韩、归传懿、杨赞图、郑戬等这些李唐朝廷官员、一代名士,在李唐灭亡前后举家归闽,皆受到礼遇和重用,因之无比感激,悉心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成为王审治理闽南的智囊团。
王审知又让他的侄子王延彬治理泉州,使海上贸易发达兴旺起来,被人们尊称为“招宝侍郎”。这为当时泉州开发、经营台澎提供了方便,使两岸又出现了“千帆竞发”的景象。
王审知父子相继任泉州刺史,前后历44载,在泉州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光前裕后的里程碑。泉州与宋元时代成为世界最大海港城市,审兄弟、父子奠基之功伟哉大焉。
五代时,北方战火纷飞,生活不安宁,人民群众则相率逃亡南方。传说河南固始有“黄、陈、林”等八姓随员来闽,因为“毛锥子”没用了。《五代史》载:“张肇曰:安朝迁,定祸乱,直须大剑长枪。若毛锥子奚用哉”?毛锥子,谓笔也。
王审知重视人才、兴学、刻书、传播中国文化。天二年夏,唐学士韩挈族来奔,审知接纳之。还有一些中原社会人士为避乱来到福州,也为审知所留。甚至唐朝公卿子弟多依以仕宦。这样,在他身边辅佐的人就多了,因此后人都称赞王审知“礼贤下士,选贤任能”。有了一批文化人,文化也得到发展了。闽国诗人陈陶以战争为题材,写过四道《陇西行》(七绝),其中第二首:“拆扫匈妈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青闺梦里人”。至今尚脍炙人口,当代评论者认为:在闽国,有杨忆、柳永的诗词,郑樵、袁枢的史学——这是闽中文化之花,不能不归功于王审知兄弟的尽心培植和扶持的基础。
王审知自身生活俭朴。《十国春秋》载:“王虽遽有一方,府舍卑陋,未常葺居,恒常蹑麻屦,宽弄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又说:“太祖虽起盗贼,而为人俭约,常衣袖败,乃取酒库酢袋而补之”。内政方针方面,他提倡廉政。因此他属下的官吏也多清廉。这些,也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王审知对福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当时的乱世,他治理三十年,使福建有了世外桃园之称。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每一个民族无不珍视其历史文化,否则人类将永久留在蛮荒,而无以文明。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文明光芒四射,成为亚洲各民族的文化泉源,尤其与台湾的历史渊源更为直接密切。进而言之,闽台文明又始于中原,仍是所有闽台人民所必需珍视。
台湾族群的历史源流,连横在《台湾通史》记载:“历经五代,终及两宋,中原板荡,战争未息,漳、泉边民,渐来台湾;而以北港为互市之口。故《台湾旧志》,有台湾亦名北港之语。……蒙古倔起,侵减女真,金人泛海避乱,漂入台湾。宋零丁洋之败,残兵义士,亦有至者,故各为部落,自耕自瞻,同族相扶,以资捍卫。”绝大多数台湾人根在闽粤,源在河南。
固始移民入闽,有其显著的特点:一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向南方的大移民,而且目的十分明确,在平定“蛮獠啸乱”的同时,要“相视山原,开屯建堡”,作长期扎根的准备。二是人数众多。两批合计87姓,总人数数万人。三是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入闽者始终是在统一指挥之下的。正是有唐一代,在承平的气氛中,形成了闽南文化的主要特色。
语言学家在论及方言的形成时,曾经提出几种重要的条件:一是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形成了优势的地位。二是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如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三是政治上的强大影响力。唐代这批中原移民,正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因而认为,闽南方言,就是在唐代定型的。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注释:
1《台海网》2007年4月17日。
2见《新五代史•闽世家》。
3见《福建省历史地图册》。
4见《五代史补》。
5见《重修忠懿王庙碑》。
6见《福州地方志》。
7见《闽书•王潮传》。
8见《十国春秋》。
9见《闽国史事编年》342页。
10见王审知第八世孙王继光《复闽祀祖记》。
11 《固始网》历史文化篇。
12见《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3期湯漳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