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丽君
摘要:人体工学是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和科学,它首先是一种理念、把使用产品的人作为产品设计的出发点,要求产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围绕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
关键词:人体工学 设计研究对象
人们早在1981年美国芝加哥工业设计展示中就提出:“让技术去适应人!”此后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产品的集约化、模式化、成批性使人们渐渐失去自我,共性成分抑制了个性化的要求,尤其是服装产品。成衣概念的普及使人们的服装行为趋向雷同,追求批量及降低成本的结果,必然是扼杀人的个性价值与人性化需求,加上长期以来服装行为受到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制约,使服装就具备的人体工学内容被忽视了,服装科学与服装绩效更是受到
了不应有的冷落和偏废。
一、人体工学与设计管理
服装人体工学是服装学科的前沿课题,也是人类工学的分支学科,是结合专业特性与人体工学内容而构成的独立系统,目的在于将过去的:“人适应衣服”改变为“衣服适应人”,从而实现人与服装,人与环境之间以及“形式美”与“功效性”在服装设计过程中的和谐与统一,使服装的各个指标与人体各种要求相适应,让服装的艺术成分与穿着的实际效能达到最佳匹配的状态。
(一)什么是服装人体工学
人体工学是一门关于技术和人的协调关系的科学,首先它是一种理念,把使用产品的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要求产品的外形,色彩、性能等,都要围绕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设计;它然后是一系列的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其知识基础来源于工程心理学,预防医学,技术美学,人体测量学等,其方法包括自然观察、访谈和门卷调查、现场或实验的对照比较和测试,有关的统计分析等;然后是整理形成的设计技术,包括设计准则、标准、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这些设计技术再和特定领域的其他设计技术及制造技术相结合,就形成符合人体工学的产品,这些产品让使用者更健康、高效、偷快地工作和生活。
穿着服装是人类参与人数量多,涉及面最广的生活行为之一,对服装的创造、择用、评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服装的沿革,从原始状态的动、植物标料遮体,到当今高科技时代的温控变色衣,保洁卫生服,呼吸型风雨衣等等,可谓缤纷万千,层出不穷。人们对服装的创造,开发并不断创新,均出于一个共同的目的与动机,即让服装更好在为人类服装,更精心地包装自己。有效的把人体工学和服装设计结合在一起,找到一条安全有效的生产途径,才能让两者更好发挥效力。
生活中有一个例证,能说明不只是设计师懂得服装与人体的关系,普通的穿着者们也会凭直观、感性来本能的要求服装具有人体工学作用:
某个女青年体型为“挺胸型”,乳房形态为“圆锥状”,她的夏日衬衣都是定制的,才能使着装后前后衣片下摆平行,而商店内出售的成衣,前后衣片的长度基本一致,而穿着后由于该女子身体形态是挺胸型,那样就是前片吊悬,后片偏长,而自己量身定制的前后衣片长度不一,前片放长的量是胸剖挺凸的弧线长度,虽然平面尺寸不等,而在着装效果上却是相等,充分说明该女子巧妙地利用了人体形态与造型的关系,即体型与款式造型的一致,是服装人体工学中的重要内容。
(二)服装人体工学的研究对象和设计管理
服装人体工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服装----环境”系统,这个系统是服装设计的依据,设计必须体现这个系统的价值,在这个系统中,人是系统的操作与监控者,起决策和定位的作用,人对整个系统的成效具有关键作用。一个优化的系统,必须在人、服装、环境这三者之间具备和谐匹配的关系,研究这个系统的合理性,使之匹配而达到最佳效能,使系统中的人在服装行为中舒适、卫生、美观,这是服装人体工学的基本要求。
服装人体工学伴随着对人保护作用的强调而受到重视,对它的设计管理也越来越丰富,从经验性逐渐转向科学性,合理性,它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形态与运动机构,心理和生理机能。
2.人体与服装卫生学的关系,涉及皮肤与服装材质的生理反应,服装压力,服装污染,服装静电等。
3.人体与包装材料学的关系,种类及高科技材料对人体工效的价值,人体与材料的适应性,材料与式样的协调性,环境气候与人体热交换在服装中的作用。
4.人体工效与服装造型量变的关系,如何做到人体体面与款式结构的扬抑,服装标志图形的工学要求及人对色彩的心理反应。
5.人体与特殊职业服装的关系,工作空间与服装要求。
(三)服装设计师对服装人体工学的研究方法
服装人体工学的研究方法,涉及人—服装—环境系统中对各个界面的科学把握,这里阐述的研究方法主要对设计师而言。
一、客观性研究法;系统性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二、人—服装—环境系统中的设计理念和服装设计的可利用功能管理
人—服装—环境系统的和谐而构成服装行为的良性生态,作为建设性职业的人体包装不能与此相悖。
环境是条件,服装是手段,人是焦点。因此从服装人体工学系统内容出发,结合现代人的理念,归纳出现代服装设计必须具备的设计理念:安全,健康,舒适,功能,美观。它们是人与人,人与服装,服装与环境 ,环境与人各个系统关系的整合,从而提升了服装设计的新理念和可利用价值。
第一理念安全是基础,包括人的生理与心理安全,在防护人体的基础上,以着装人的需求特点和个性实质为中心。安全尺寸,安全结构,安全材质,安全色彩,理化指标等方面都是确保人身安全,注重宜人。服装人体工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求,使服装—人—环境系统达到最佳匹配状态。人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各不相同,其系统关系的适合也各有差异,尤其对置于非常环境(空间)中的服装,必须使服装适应待定的环境要求,并在特定的环境中具有特殊的匹配处理,来改变不利环境因素对人的侵袭。例如:封闭式的铝膜布服装,可适应明火的工作空间及用于消防与火灾救援的充气式的救生服装,可让海(船)员在水上作业中具有生命安全保障,可避免淹溺事故的发生。可见,一旦强调服装对人体保护的作用,而且又要适合不同的特定环境,它的形式美要求就退居次位,而安全防护,安全标识成为了首要考虑的内容。
安全主要是在防护服中的体现,防护服装:指作业人员以适合特定的工作空间而穿用的劳动保护衣具。它属于职业服装的范畴,“3P”原则构成它的特定内容。“保护”(protection),以人所处环境条件为服装保护的出发点;“处境”(place),要求人的服装保护功能和构成形式与之高度适应;“人身”(person),在特定环境中的服装保护能使人身安全,人体舒适。它们三者之间在互相关联和各方因素的匹配下,才能体现防护服的工学价值。
无论是一般作业防护服还是特殊作业防护服,都应具备安全性,机能性,舒适性,管理性的等基本性能。
防护服装在设计时,应以身体的生理测量值,防护性质,环境条件为依据:
1.生理测量值表现在将人体测量尺寸与最小功能尺寸,最佳功能尺寸的综合参数计测,其中最佳功能尺寸对于防护服最有价值。例如,环卫清扫工劳动中上肢活动范围大,相应要求上身宽大,袖口抽紧;高空清洁工需攀登爬蹲,相应要求服装紧身些且不宜有襻饰或无袋盖的口袋,防止钩针。
服装设计师对待已测量的人体尺寸,只能作为设计依据,而不能直接看作服装功能尺寸。服装功能尺寸:是指为了实现服装某一项功能而规定的造型结构尺寸。它可分为两类:最小功能尺寸与最佳功能尺寸。
最小功能尺寸,是确保服装实现某一功能在设计时所规定的服装最小尺寸,或称最小余量。例如,服装原型的尺寸应把各项尺寸规定的“最小”,可归为最小功能尺寸,最小功能尺寸公式: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设计界限值+功能修正量(服装界限值—设计中所依据的尺寸上限值或下限值)
最佳功能尺寸,是指为了体现服装方便,舒适,便于职业行动,美观漂亮的要求而设定的服装结构尺寸。它符合工学追求的效绩,健康,卫生,舒适,美观的目标,因而,对于设计师来说,考虑最佳功能尺寸是天职。最佳功能尺寸公式: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设计界限值+功能修正量+造型修正量
最佳功能尺寸的修正,主要表现在对服装职业功能的尺寸服务。以交通警察的橘黄色(安全色)反光网眼背心为例:其一,袖窿的尺寸放量要高于常规放量参数;其二,肩宽的尺寸要少于常规背心的主肩来计算,目的是便于警察在执勤中手臂能上举,旋转而不受束缚与挤压。再如,体操运动服(除采取弹性材料外)的功能尺寸修正量与电焊操作工服装的功能尺寸修正量截然不同,前者为显示形体及最大限度地满足肢体运动,而在最小功能尺寸上作极大的削减;后者为保护形体不受高温及火花迸溅的伤害,而在最小功能尺寸上作更大的增递。最佳功能尺寸的修正关系到设计师创造服装功能的成败,只有遵循这个尺寸修正通则,经过不断实践,才能把握最佳功能尺寸修正的尺度,而强化服装功能。
2.防护性质防护服对火,油,水,毒品,酸碱,静电的防御要求不同,服装防护性质也各不相同,差异极大,而且有的性质截然相反。例如防火与防水,防酸与防碱,在材料定位上完全不同。至今为止,没有一种全能面料能防御所有对人体有损害的物质。
除此之外,对防护服装的心理空间也要作适当考虑。一般来说,防护服装偏重社交性及共性的心理定势,统一服装与统一标识是缩小人们心理距离的最佳手段。防护性服装只注重共性心理内容,如职业特性、企业性质、企业身价、在同行业的地位等方面,回避表现作业者个性心理要求。
第二理论健康包括卫生要求及环境要求,服装应参与健康平衡,对人体机能起保障作用。如对服装的作用与人体生理系统、对服装穿着量、微气候压力、肌肤卫生给予分析。
第三理论舒适是服装各种成分与人的要求浑然匹配而产生的从容、畅快状态。它符合人的感知、触觉要求。服装不能使人感到累赘,服装满足人体生理作用的舒适,在于服装对人体的适度,适度的内容为厚薄、轻薄、冷热、排汗与吸汗、透气与封闭等方面。舒适建立在卫生的前提下,服装卫生保障人体受服装作用后的舒适,设计师把握服装造型必须结合人体生理内容的重要性。
罗列例证的目的在于强调节新理念和设计管理的提升,必须在相互融合的整体默契中实现,人—服装---环境系统的匹配对于服装设计师来说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力求艺术与科学使人与服装关系上的重逢。
参考文献:《中国服饰报》2007年8月
作者单位: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