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浙江 310012
摘要:在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如何从自身的培养目标出发,强化和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是实现高职教育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进程中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解析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及存在问题入手,提出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构建的现实探索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培育
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内涵发展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主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的一个新类型,既有高等学校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在时代变迁、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如何从自身的培养目标出发,强化和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是实现高职教育发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层次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进程中亟待关注的重要课题。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习得的和所获得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的内涵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即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高职院校的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高职院校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是指以社会先进文化为主导,以高职院校的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由高职院校校园中的所有成员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形成的,因富有特色与品位而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并赢得其赞誉和支持的学校精神、规章制度和校园环境的总和。校园文化品牌通过对大学富有个性的大学精神、行为规范等信息加以提炼,通过整体形象识别系统,传达给公众,使其对大学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从而提升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良好的大学形象、提高高校竞争力。
2.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体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阶段的到来,培育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深层次的理念支撑,这有利于高职院校形成特色和品牌的校园文化,实现高职院校健康持续的发展。
(1)校园文化品牌的构建是培育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在品牌的构建过程中,校园文化凝聚了学院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精华,使校园文化更有特色与内涵,更富于吸引力与价值力。通过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学校的文化品位得以显著提高。
(2)校园文化品牌的形成与发展能增强大学的内部凝聚力。
校园文化品牌的形成有助于推动学校拥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师生对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行为规范达成共识,营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使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最终激励广大师生自觉地朝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
(3)校园文化品牌化是塑造学校的品牌的必然要求。
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构成学校的文化育人取向,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形成学校文化的品牌和特色。而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便在其演进过程中凝结为一个独特的结构系统,具有传承性、凝聚性,形成学校历久弥新的“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综合实力,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
3.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正以其日益显现的重要程度受到各方关注。但是由于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最近几年新组建而成,且很多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加之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冲击以及社会非主导文化的侵染,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文化品牌意识的缺失性。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将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层次上,而不是把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学院的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缺乏系统性和远景规划,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组织、制度和物质的保障。
(2)文化品牌内涵的贫乏性。当前的高职校园文化内容相对贫乏,文化形态低层化。具体表现在:第一,通俗文化流行,高雅文化难觅。第二,娱乐型活动较多,科技型活动较少。第三,重技能提高,轻文化培养。第四,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培育。部分高职院校片面理解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也有一些高职院校片面地把校园文化等同于学生的课余生活,削弱了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这种离开大学精神、离开高职内涵建设的校园文化,只能流于形式与肤浅。
(3)文化品牌个性的缺乏性。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大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大学所应具备的文化视野。就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整体发展现状而言,相当一部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千篇一律,个性不明显,这不利于各大学最终形成具有普遍性影响、校园人共享的“学校精神”。
4.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体系的构建对策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体系建设要遵循先进性、导向性、职业性、高雅性、自觉性等原则,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不断涌现,使之品牌化,进而提升学院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1)提高认识,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构建校园文化品牌,品牌意识的树立是前提。构建高职院校文化品牌体系,发展特色职业教育,关系着学校在同类院校的地位和未来在生源市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品牌的重要作用,进行战略规划,对当前校园文化作分析评估,以品牌为核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现高职院校战略发展与学生成长成才的互利共赢。
大学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这也需要高校建立研究机构,进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具有前瞻性和理性的自觉。
(2)加强保障,做好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各项投入。学院应加强指导和经费投入,按照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高规格的要求,广开渠道筹集资金, 尽可能地为那些有潜力发展为名牌的文化品牌加大投入力度,使之能健康、持续、稳步地发展。其次,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保障。建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有利于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化,克服建设的盲目性和重复性。
(3)挖掘特色,促使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独具特色。培育高职院校文化特色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尊重学校发展历史,传播先进发展文化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相结合,接受历史馈赠的同时不忘开辟和创新,以形成古今融合的特色文化体系。二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办学优良传统、学科特点、办学优势等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提升学校的品位与水平。三是要挖掘特色,力求做好一个品牌,做精一个品牌。
(4)加强推广,提高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品牌之所以成“品牌”,势必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与赞誉。一种成功的高职院校品牌文化首先必须渗透到每位教职员工的内心深处,并使其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这就是高职院校品牌文化的内部传播过程。同时,学校要通过客观、合理的新闻制造与宣传,引起媒体及社会的关注,让公众都知晓并认同该高职院校的品牌文化,提高高职院校品牌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复杂、开放的社会使得大学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也要求校园文化在与社会、企业的互动中形成品牌,发展品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依托专业优势,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特点,挖掘技能型文化品牌,只有这样才能树立真正意义上的特色文化品牌。
参考书目:
[1]王继华著.教育文化战略构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2]余明阳,朱纪达,吴玫著.大学品牌.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赵中建主编.学校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冯刚主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第一辑).长沙 :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崔爽畅,1980.2,男,浙江临海人,浙江大学研究生,中级讲师,从事高等教育和英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