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枫霞
摘要重点介绍了通过创设“疑点”、激活“动点”、捕捉“兴奋点”、寻找“发散点”以及找准“结合点”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中思,思中做,做中用,努力构建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生本课堂有效教学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以构建生本课堂为突破口,努力营造平等、民主、激励、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自由地放飞心智与心灵;学中思,思中做,做中用,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灵动与有效。
1创设“疑点”,让学生“思”起来
学贵有疑,生疑是思维的导火线。对于初中生而言,活泼好奇是其天性。在调查中也确实发现,当初一的学生第一次拿到生物课本时,心中除了些许的茫然之外,而更多的是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所以,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生的这种求知、好奇心理,通过创设一定的“质疑”环境,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疑问,擦出思维的火花,结出智慧的硕果。
例如:教师利用新教材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特点,让教材引领学生生疑,指导学生知识的生长过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堂教学的时间进行重新的分配,用5—10min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文本与插图对照,仔细地阅读教材,再用5min的时间,按照“我知道”、“我想问”2个板块尽快理清思路,接着再进入10-15min的“你问我答”的思辩板块,抽丝剥茧,层层展开,让教材中学生通过阅读能感知的各种知识点和疑点充分的暴露在学生面前,一问一答,再问再答,逐渐深入,直奔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山重水复疑元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学生的“质疑”和“答疑”声中,活跃学生思维,开拓思维空间,提高学生对教材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2激活“动点”,让学生“做”起来
卢梭说:“知识来自我们的脚,我们的手,我们的眼睛。”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手、耳、眼、脑等感官,发挥多器官协同作用对学习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各种学生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地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地思考,在思考中掌控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认识和使用显微镜”时,教师可改变以往教师讲解和演示显微镜结构与使用方法的教学方法,直接给于小组学生以显微镜,让他们采取两人合作的方式,按照课本图示,从文字到实物,从实物到文字,来熟悉和认识显微镜的结构,通过触摸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来感知显微镜各个部件的使用方法。由于这一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动手、动眼学习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显微镜和课本上,使这一环节的学习效果极好。在对光和观察的环节,教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先让学生把自己迫切想要观察的实物放到载物台,让学生通过目镜来观察,当他们什么也观察不到时,再告诉他们应按照课本提示的步骤,一步步认真操作,先对光,后观察。由于现在显微镜制作技术的改进,我校实验室使用的显微镜基本上都带有了定位器,避免了操作不当而可能带来的物镜损坏,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尽快的找到物像,我们给予学生椴树茎的永久装片进行观察,并提醒学生先在白亮的视野中找到装片的颜色,再进行调焦,多给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此过程中,由于学生观察的失败在先,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出现以往常见的自作主张的情况,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我校学生参加初中生显微镜操作比赛,连续多次获得区团体一等奖与我们改变了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
3捕捉“兴奋点”,让学生“活”起来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活动,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所以,教师要一方面重视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尊重、彼此赏识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不拘束,敢想、敢说又敢做;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捕捉学生对教材的“兴奋点”,让学生肯做、能说、会想。
例如在讲“基因在精子和卵细胞中的传递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对自己的“身世”比较感兴趣这个兴奋点,设计了这样一个填图游戏:请填出图1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呢。
有一男学生勇敢地填上自己的答案:精子含0条染色体,卵细胞和受精卵含23对染色体。他作出的解释是:我是母亲所生,我所获得的遗传物质应来自母亲,所以精子含0条染色体,卵细胞含23对染色体,受精卵也就是将来的我也含有23对染色体。话音刚落,各种质疑声此起彼伏,有学生说:人不是无性生殖,我们都是父母所生,所以遗传物质应该来自父母。还有学生问:如果23对染色体完全由母亲所给,子女所有的性状应和母亲相同,可你的性别是男生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一下子“活”了起来,情绪激动,注意力高度集中,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马上凸显出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学的轻松,学的有趣,也学得有效。
4寻找“发散点”,让知识“串”起来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要建立起良好的知识结构,才更有利于对知识的学习;并认为学生懂得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记忆,也有利于对知识的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寻找知识的发散点,并以这个发散点为中心,辐射出其他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让各种知识“串”起来,构建知识的基本结构网络。
如在学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时,教师可为学生创建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个发散点,让学生分别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为发散的途径进行思维的发散,构建了如图2所示的知识结构。
通过以上的知识结构,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此消彼长的关系就一目了然,整合了本节教材的零碎知识,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想象、理解和记忆,培养了学生概括、总结和思维的凝聚力,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5找准“结合点”,让知识“用”起来
生活即教育。现有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许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熟知的基本事实,作为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学习的结合点,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如在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教师教学生互相摸摸脉搏,感受一下脉搏的差异;量一量心率;模仿医生用听诊器、血压计听听心跳,量量血压等。在学习人体的运动与支持时,让学生“弯弯腰,伸伸臂,踢踢腿,挥挥手”来学习骨连接的三种不同形式以及说出人体主要的关节等。
在实现原有知识向新知有效迁移的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结合本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探索STS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理论支撑,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的小调查、小实验、小课题的研究等,使生物学知识回归生活本身,为生活服务。如,在学习了植物的无性繁殖后,学生分组进行月季的扦插、石榴的压条等活动;在学习了无土栽培后,学生进行水仙和吊兰的水培等,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眼中有学生”,把课堂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主地构建知识,提升能力和感受成功的愉悦等,这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特点,它能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