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

2009-06-08 02:48袁雪飞
会计之友 2009年31期

袁雪飞

【摘 要】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拓展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完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 会计岗位实训; 实训教学改革; 实训教学内容

一、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意义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的教育,应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正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会计岗位的任职要求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通过会计岗位实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会计各个岗位。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的职责、工作任务、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报告等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说,会计岗位实训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各会计岗位中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的技能,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为学生走向社会尽快胜任会计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目前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岗位实训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然而,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软硬件条件及教学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和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实训教学质量,不利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会计实训教学体系与实际会计岗位工作相脱节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往往只是从事某一个具体岗位的会计工作,如出纳、应收、应付、薪资、固定资产、存货、总账报表等岗位,岗位分工非常明确。然而现有的会计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会计实训课程,例如: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等,但是会计实训教学各个环节互相缺乏有机联系,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上没有体现会计分岗的客观需求。如会计岗位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财会部门各岗位间的关系等,在教材、教学、实训中即使涉及也不是很明确,没有形成体系,导致会计实训教学与会计实际工作相脱节,使得学生学完会计专业全部课程后,仍然不知道该怎样从事会计工作,也不知所学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应用,很难实现会计教学与会计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二)会计实训教材缺乏实用性、针对性,仿真性差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通常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根据实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直接编造,业务类别单一化和模式化,不能反映现实工作中企业会计核算时遇到的各种繁杂的经济问题,与企业会计实际操作存在较大差距,使实训失去真实感,缺乏实用性;二是完全引用企业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往往导致使用的经济业务缺乏代表性和针对性。同时实训中使用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都是从商店直接购买,其格式与实训内容和要求存在差异性,需要在实训过程中不断加以修正,给实训教学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会计实训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分岗位实训操作

现在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内容,无论是基础会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还是会计手工综合模拟实训,都重点强调“凭证一账簿一报表”循环流程,在实训教学中,一般每个参加实训的学生都配给一本教材、一套凭证和若干的账页和账簿,一个学生就相当于一个财务科,每个学生都完成相同的全套的账务处理,实训教学中缺乏具体的会计岗位分工,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等内容,在实训中一般都不涉及。同时会计实训教学往往忽视会计查账和用账的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拓宽。

(四)会计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均比较薄弱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逐步建设了会计模拟实训室,其实训教学多是在实训室进行,但是很多学校的会计实训仍然停留在手工阶段,没能做到手工会计模拟操作和电算化模拟操作的有效结合。这种偏重手工操作,忽视会计电算化模拟的教学现状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参加工作后仍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学习各种财会软件的应用。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践环节却非常薄弱,缺乏实际企业的会计工作经验,无疑会使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会计实训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管理较为松散,没有建立一整套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对教学管理全过程缺乏动态有效的管理。同时会计实训教学考核制度欠缺系统性,教师对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评价主要根据学生上交的实训课作业、实训纪律、实训报告来作一个综合评定,而学生在完成实训课作业过程中往往存在抄袭现象。这种偏重于实训结果忽视实训过程的办法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亦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职业技能水平。

三、加强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路

高职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改革应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围绕会计岗位需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善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强化教学管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一)以能力为本位,拓展会计岗位实训教学内容

首先,要更新会计岗位实训教材内容。实训教材中所使用的经济业务资料不应该完全由教师主观编造,应该来源于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经过教师的加工,剔除代表性较差及企业发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确保数据前后的勾稽关系正确无误,才能作为实训资料,确保会计实训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仿真性。同时,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凭证、账簿和报表也要尽可能与企业实际以及所选择的经济业务相吻合,便于学生的实训操作。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主要包括总账报表、出纳、薪资、固定资产、应收款、应付款、存货等岗位)安排设计实验单元,让学生深刻理解各会计岗位的划分,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和权限,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财会部门各岗位间的关系等;同时根据能力要求综合安排实训内容,包括手工会计与电算化环境下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编制会计报表,整理会计档案等,做到从教学内容上保证学生对各会计岗位工作的流程及主要技能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革会计岗位实训教学方法

在会计岗位实训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原则,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技能训练要求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学组织形式应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环境仿真和角色模拟设计学习过程,实施分工轮岗制,让每个学生在对经济业务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中都有机会担当不同角色(如会计主管、总账、出纳、制单、仓库保管员、经办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广泛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参与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解答疑难问题及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领会相关知识与理论的运用,培养学生运用会计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特殊功能,使教学更具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学生完成手工操作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优势,进行会计电算化模拟,从原始凭证的输入、记账凭证的编制、账簿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生成,通过会计电算化软件来真实再现企业的实际会计操作。如此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手工会计实训中实训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使教学更贴近现实,缩短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期”。此外,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料全部上网,这样,不仅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还可以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交流。

(三)围绕实训教学需要,改善会计岗位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为了不断提高会计岗位实训教学质量,各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教学条件,从实训室的管理、实训资料的准备、实训财务软件到实训室的布置都要接近于企业实际,力争具备高度模拟仿真性和方便的教学功能,便于小组讨论和分岗操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尽快进入自己担任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同时各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专业会计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训教学能力。同时可大量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训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或“双师型”教师讲授的机制,以激发学生对会计实训课程的兴趣,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的效果。

(四)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完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

各高职院校不仅要不断完善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应以岗位要求为标准,建立科学的实训考核评价机制。教师可根据学生就业中各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学生操作的独立性及学习态度,组内成员互相评价等;结果考核包括提交会计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个人的实训报告以及小组汇报情况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来综合评价每位学生的实训成绩。这也要求教师在平时实训过程中注意多观察,多了解,客观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力争做到公平、公正,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耿保荃.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J].文教资料,2007(15).

[2] 王素珍.加强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实探[J].内江科技,2007(7).

[3] 唐淑文.高职会计专业技能设计型实训模式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4] 张翠英,罗伟.学分制条件下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11).

[5] 梁琦.高等职业教育的综合实训课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6] 范蕙,李明丽.加职会计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