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来利
“林壑深幽胜太行,收罗眼底不辞忙。雪海冰山行不得,飞岩绝壁路偏长。”这是陈毅元帅笔下的吕梁山。那样的气势磅礴,仿若天堑,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那8年的抗战岁月里,日本人也曾占领过这附近的大片土地。
那是在1942年春,吕梁山支脉桦林山山脚边有一个小村子叫康家寨,不幸沦入敌手。敌人勾结了当地的土财主以及一些投机分子,成立了维持会。自那一刻起,整个康家寨便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逼粮、抢掠、抓壮丁……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可也就在这个时候,八路军“武工队”的工作人员悄悄来到这村里,建立了秘密的民兵组织,经过几次明争暗斗,终于推翻了维持会。随后,在与桃花庄、望春崖两个村庄的合作中,通过执行毛主席提出的“挤敌人”方针,“创造了明的、暗的、软的、硬的各种战法,组织‘变工爆炸,实行‘劳武结合,粉碎了敌人的‘蚕食政策‘怀柔政策‘三光政策,以及数次‘强化治安,最终挤得敌人统治区日益缩小,由面变成线,由线变成孤立的据点”。
《吕梁英雄传》一书中没有出现大的战争场面,没有正规军,也没有我们所熟知的那些大人物,这里所有的,仅仅是零零落落的几场小规模袭击,以及由几十个人组成的民兵,他们“平时在家生产,抽空练兵习武;一到战时便拿起步枪、火枪、地雷、手榴弹和敌人战斗”,可是这些简简单单的片段,却更显得他们的轰轰烈烈,他们都有着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用自己的血泪书写下一页页可歌可泣的篇章:张老汉诱敌跳绝崖、二勇士血染阵地、三民兵舍命跳崖……看到敌人对被俘的民兵战士用刑那段:“两个日本兵,抬过那块钉满铁钉的钉板,四个日本兵扑上来,把那位同志猛地举在空中,大喝一声,‘砰的一声,那位同志便被摔在了钉板上,铁钉钉进肉里,鲜血顺钉子淌下一钉板”,我被敌人的灭绝人性所震悚,也被那位同志坚忍不屈的精神所深深震撼:他没有叫饶过一声,却仍在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正是这种在危难面前绝不低头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引领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解放后的民族复兴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的漫漫岁月里,民族英雄不胜枚举。如,明末的岳飞,清末的林则徐,国民党将领张自忠。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新一批的英雄人物不断涌现,他们奋斗在各个岗位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利伟、袁隆平、李四光、刘翔……他们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专属于中国的时刻。尤记得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在苏联带着所有的研究资料离开的情况下,他毅然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开始研究工作前,他带着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然后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潜心研究之下,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震惊世界,两年半之后,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威震山河。茫茫戈壁滩上,邓稼先用自己的努力缔造了“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永不气馁,永不退缩。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忍不屈的民族,我们的世世代代都在谱写着一曲中华之歌,歌词写进我们的民族精神。因为爱国,所以晋绥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民兵,保家卫国,不屈不挠地同敌伪作斗争,迎来了胜利的曙光;因为爱国,所以那么多科学家愿意排除万难回到当时几乎一贫如洗的中国,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来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情;因为爱国,所以至今仍有那么多人为维护我国的完整统一发出呼唤,反对台独,严厉斥责藏独分子。
60年前的吕梁山,抗日的民兵在血与火间写下一首战斗史诗,一首爱国诗篇。60年后的我们,仍将延续着这一精神,为祖国创造光辉的未来。
(指导教师: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