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贵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从施工企业信息化概念、施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入手,提出了强化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设想。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系统建设
施工企业信息化是指施工企业利用网络、计算机、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1.施工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1人才的缺乏性
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工作的开展需要一支懂管理、熟悉施工技术、掌握最新技术并相对稳定的信息化人才,这些人必须知识全面且要有一种系统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能对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各种方案很好的策划并付诸实施。从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结构来看,数量不足,结构也不合理,素质更有待提高。高层次的智力资源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较远。这是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所遇到的最大的瓶颈。
1.2观念的差异性
由于传统工作方式及观念的影响,施工企业的大部分员工没有办法适应信息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也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战略意义。
1.3制度的落后性
不少企业都在尝试着实施信息化系统,有的简单,有的复杂,但大多数都没有制定一套“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从业人员责权利明确”的信息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最终导致信息化系统的实施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持而进展乏力。
1.4外界合作的低效性
为了解决企业自身面临的信息人才缺乏问题,加强与软件公司、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从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进程显得极为重要。由于合作方没有办法在短期内熟悉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细节,加上过分追求合作项目进度、追求市场利润,最终导致很多项目“需求调研不彻底,开发的软件系统实用性差、一再反复调研”现象出现,效率与效果都不尽人意。
1.5地区行业标准的独立性
不同的地区仍存在不同的行业标准或规范(比如定额、技术交底标准、质量验收标准等等),这使得开发的信息系统的实用范围大大减小,由于不同地区的信息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对应起来,这就加大了对这些信息处理的难度。
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对推进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一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没有把信息化作为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提高效率、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 有些企业管理层一方面对信息化建设实施的效果没有信心,担心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没有回报,另一方面又担心信息化建设对目前的管理方式冲击太大。因此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敢投入。
2.2标准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信息化具有系统性强、集成度高和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但是,我们过去对规范化、标准化重视不够、工作滞后,造成了行业内各自为政,导致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以及通用性差等一系列弊端。
2.3施工企业人力资源整体素质差是企业信息化的瓶颈
施工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取决于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接受程度。信息化带来的是管理的现代化。由于施工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不具备新业务流程所需要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全面推行信息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
3.强化施工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措施
3.1施工企业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应用系统
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其工作重点是开发应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和网络联结,实现网上投标、网上查询、网上会议、网上材料采购等。在施工阶段,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项技术软件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管理。
(1)建立施工企业信息数据库系统。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起功能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以更有效地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库支持。数据库应包含企业信息和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内部应定义有数据表的修改约束,特别是作为商业机密的企业数据信息,一定要保证数据的更新和修改是“合法”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访问性。
(2)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软件系统。企业按照自己的管理目标,聘请软件专业人员,开发出适合自己企业管理的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包括工程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招标投标管理系统。工程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业务管理、知识管理和财务管理三部分。
(3)开发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一是施工企业通过在一个代理服务器上注册,利用它的在线系统来实现网上招投标、网上采购以及远程数据采集和交换。另一种方式是施工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电子商务系统,企业根据具体情况,组成一个电子商务开发小组,制定战略计划,从企业系统的某一个地方开始启动电子商务过程。
3.2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系统
施工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是一项进行企业重构的系统工程,目的是为企业构建一个高效的流程体系,核心任务是将(信息)技术和人这两个关键要素有效融入业务流程再造中,以适应企业整体绩效改进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理顺企业组织流程与重组,如企业内部的业务重组,企业外部的供应链重组,目标是塑造企业的核心业务,形成灵活、高效的企业组织结构,以提高企业业务的竞争能力。
3.3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的应用水平
目前,要大力推进施工管理三个控制过程(进度、质量、成本)相关软件的应用。使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和工艺控制软件适应施工现场多变的情况;在质量控制方面,利用质量管理软件进行质量控制具有处理时间短、结果的可靠性高等优点。质量管理软件系统在施工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和评定过程中能起到较大的应用作用,其作用包括各种质量评定报表的生成,各种质量评定曲线的绘制以及根据各种实测数据对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评定,为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实施动态控制提供可靠保证。
总之,施工企业信息化工作迫在眉睫,建筑管理部门、施工企业应通力协作,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从而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贤华. 虚拟建筑企业—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02) .
[2] 王红兵,车春鹂.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 建筑经济, 2006,(10) .
[3] 严梓侃,谢晓光.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J]. 特区经济, 2005,(05) .
[4] 宗玉芬,张利. 对推进建筑业信息化技术创新的探讨[J]. 建设科技, 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