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晓蕴
收稿日期:2009-03-15
摘 要: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精神、道德、意志、智能和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提出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5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25本刊网址:www.hbxb.netお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音乐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对处于身心成长发育当中的学生来讲,作用更加明显。
一、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音乐作品以它特有的情感力量,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可以说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最理想的途径,音乐教育帮助人们把道德教育规范变成自己内心情感的要求。音乐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音乐能赋予人最直观、最强烈、最动人的形象,发自心灵深处,毫无保留,使唱者动情、听者动容。音乐教育是打动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加深了学生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了解,激发了民族自豪感;有的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赞美,对美好理想的憧憬,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生动、深刻、有效地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培养人敏锐的感知力,经常进行音乐审美活动可以训练出“音乐的耳朵”,还能在优秀的作品中感受到生命的运动、社会的和谐和丰富的情感。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启发人的想象力,音乐将丰富的情感内容凝结在抽象的形式中为人们留下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同时音乐审美教育还能够增强人们的理解力.通过经常性音乐审美活动,提高人们的直观理解力.从音乐中品出它的深层蕴涵。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教育的关系
音乐教育对发展学生的智力起积极作用。音乐可以促进感受、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音乐,以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音色不同的音响有机地艺术地组合在一起,音乐之间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等无穷的变化方式,构成美妙的音乐世界,对培养学生“分辨音律的耳朵”,发展学生的感知等能力来说,无疑是最为有用的,同时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论是演唱、演奏,还是音乐欣赏,都要引起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音乐结构的对称性,旋律的流畅性,节奏的规律性,内容的情感性和随意性,可以有效地启发和锻炼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而且音乐有无穷的想象空间,常可以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音乐与社交素质的关系
现在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加上住房结构及环境的影响,使他们与人交往及交流的机会很少,在家中又是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因而养成了任性、好冲动、自卑的性格。开展音乐活动,特别是进行打击乐器的训练,能使一些性格内向、不善用语言表达、不爱与人交流的儿童抛掉羞怯的心理,积极参与集体协作,能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发泄,激发其自我表现的欲望。通过这种合作,还能使儿童的反映变得迅速、灵活,能使他们了解合作中个人服从整体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儿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高尚情操及开朗的个性,激发他们不甘落后,积极竞争的进取精神。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音乐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所陶冶的高尚情操,是中学生道德与人格完美的必要条件。通过各类优秀的音乐作品赏析来启迪学生,能让学生学会认识世界,分辨是非善恶。利用音画结合的声响作品进行直观的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美,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前提下,蕴涵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它通过艺术手段表现人的高尚道德情操。音乐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是互相渗透和重叠的,它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完善道德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利用艺术情感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灵魂,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培养高尚纯洁的道德观。
(二)音乐教育可以活跃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上学生情绪活跃、思维敏锐,利用这一生理特点,可以做一些创新性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用音乐的形式将其表达出来,继而让各组学生发表建议和评论,与大家一起分享创新的乐趣。用这种音乐教育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显得既轻松又有趣,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音乐教育可以调节中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
学生如果在紧张的科学思维之后参加一个轻松的文化娱乐活动,听一听优美的音乐,能转换兴奋中心,使左脑得到积极休息,大脑机能得到有效调节。音乐对人的情绪和心境有明显的影响。现在的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经常会出现不平衡、不稳定、跌落起伏的状况,这就更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引导他们逐步学会调节和驾驭自己的情绪,防止不稳定的情绪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使他们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四)音乐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组织能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培养协作精神
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个优秀的人才必须学会正确与人交往合作,才能紧跟世界的步伐不被淘汰。这恰恰是中国的青少年所缺乏的一种基本素质,合唱、合奏是一种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演唱、演奏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如果有一个参加者不协作,就会使整体效果受到很大影响。中学生参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不但可以使其深切体会把个体作为社会团体一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力量,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组织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在类似的活动中,还可以使中学生们逐渐养成集体荣辱主义思想。
(五)认识多元文化,理解尊重世界各类音乐文化
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千姿百态,各具千秋,蕴藏着丰厚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历史背景。我们的音乐教育应培育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拓宽审美视野。在保持传承我们自己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学习其优点,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自己优秀的音乐传统文化时,吸收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都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要以世界的眼光来尊重多元文化,这也是对人类自己文化的尊重。
(六)立足本土,弘扬民族音乐,树立爱国热情
我国的优秀民族音乐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的历史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它是培育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源泉,是凝聚各民族人们团结一起的有力武器。通过学习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真正走向全世界。
三、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转变音乐素质教育的观念,提升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加强音乐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观念的转变。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音乐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素质教育是运用音乐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健康的音乐会使人道德高尚,心灵纯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了解和热爱祖国音乐文化,增强学生们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怀。音乐素质教育在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确定人的理想信念,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必修课”
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以教师为主体,一味追求基本技能,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压抑了学生以独特性和大量质疑为特征的创造行为的发展,这是不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新课改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研究、重视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全面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强调通过亲身参与音乐活动得到音乐体验,通过创造性教学来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强调教学必须以激发音乐兴趣与培养良好态度为基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在音乐教育中,通过创
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活泼的音乐环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灵感。(三)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
能否全面完成与素质教育目标相适应的音乐教育任务,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称职的施教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是目前提高音乐教育的当务之急。教师必须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有创造性地获取、加工、传授、创新知识的能力,全面的文化修养,很强的敬业精神,才能更好地把音乐的素质教育效能充分地释放出来。因此,在稳定现有音乐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要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地培训培养音乐师资队伍,根据目前师资队伍现状,除着力巩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作用外,学校还可确定一些有音乐特长的教师兼抓学生的合唱队、乐队排练。
参考文献:
[1]严肖虹.注重对音乐精神世界的理解与感悟[J].中国音乐教育.2003,(8)
[2]汪健蓉.音乐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独特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1997,(9).
[3]翁真.在音乐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2).
[4]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