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探讨

2009-06-03 06:28余华俊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摘 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育人、导向、凝聚、社会化、陶冶情操的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导向上指导和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培养优秀高校校运文化的根本手段和先进前进方向的可靠保证。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9)01-0030-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09.01.015本刊网址:www.hbxb.netお

一、概念与研究意义

(一)概念

《辞海》中“文化”是:“广义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校园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 在《教学社会学》中提出:校园文化是在学校中形成的特别的文化。我国学者也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视角对高校校园文化进行了定义。本文定义高校校园文化为: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调,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而沉淀,高校在自身发展中形成的校园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研究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把文化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和任务提了出来。由此可见,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是很有意义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教育大学生的作用

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塑造时期,特别是在当前多元文化相互冲击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在于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促进校园人的社会化”的教育功能发挥的更为显著。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高校校园文化的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它以文化为载体,重在校园精神环境的建设,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个目的。高校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与大学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是一致的,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因此,校园文化为高校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供了途径。

2.引导大学生的作用

文化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种方向性、导向性,对于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性相较于其他组织更为明显。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群体中多数人的价值观、行为规则、思想作风等,常会迫使其中每个个体原本存在的不同观点、行为作风等出现趋同现象。在实际情况中,学校倡导什么,宣传什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关注什么,会自觉将注意指向校园文化所主导的东西。高校校园文化以我国优秀的转同文化、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综合实力上培养成为国家的合格接班人

3.凝聚大学生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对大学生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想,使之理解它、认同它,进而产生共同的信念和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高校校园文化能使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并进而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和外在行为。文化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认同。高校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精神环境能长期不断地对师生施加影响,引导师生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形成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向心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他们对学校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进而形成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强大合力。

4.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作用

社会化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自我培养成一个能适应社会发展、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促成受教育者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有赖于学校的知识传授,还有赖于校园的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从而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对大学生真正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他自己的智力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5.陶冶大学生身心作用

余华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关系探讨

高校校园文化集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娱乐性和运动性于一体,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促进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虽然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娱乐活动,但校园文化绝不简单等同于“娱乐文化”,关键是要处理好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的关系,要寓教于乐,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积极健康的文化娱乐之中,用积极健康、情趣高雅的文化娱乐方式代替低级趣味的娱乐方式,把浅层次的娱乐活动引导到深层次的愉悦身心、净化心灵的活动上来,从而体现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导向上指导和保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育人,作为社会主义学校,德育工作必不可少。高校校园文化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主体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客观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在传承和创造文化的同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以维持其在校园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统领地位,并体现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所确定的基本价值原则和取向,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奠定组织思想基础,以保证校园在组织上安定、思想上团结、生活上和谐。

2.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对学生的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制观教育,这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相一致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强化成才意识,增进奋发动力,建设良好校风,才能更好的有机的融合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3.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优秀高校校园文化的根本手段,是高校校园文化保持先进方向的可靠保证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沉淀的过程,“批判继承”是它的永远的特点。随着社会文化的演变,高校校园文化不仅要对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批判地继承,更要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吸收。在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对外来文化吸收问题上,都有一个批判的接受的问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审视,具体分析。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文化意识转化为相应行为的过程,而是离不开思想教育的积极引导和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高校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以保证文化能时刻保持先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Z].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4] 贺宏志.大学校园文化的结构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1993(3).

[5] 林晓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6] 湛红艳.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10)

[7] 姚洪波,许悦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