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娟
因为颈部的淋巴肿大发炎,我只好到医院里打吊针,输液室一直是医院里最热闹的地方,尤其是小孩的哭叫声常常会把人的心情一下子变得很糟糕,甚至让你无法安下心来看点书。你瞧,这边一个三周岁左右的女孩,妈妈抱着,奶奶哄着,还是一个劲地拼着命哭个不停,似乎不把喉咙哭哑不罢休,弄得妈妈和奶奶束手无策,妈妈只是一个劲地说:“囡囡乖,囡囡乖,囡囡……”,奶奶心疼地捧着小女孩正在挂针的小脚,也在不停地嘟哝:“护士阿姨坏,护士阿姨坏,囡囡想吃什么,奶奶给你去买。”我看着她们的周围还放了一大堆吃的、玩的东西。周围的人也跟我一样,看着直摇头,医院里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也见得多了,习以为常了,没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现在,一个小孩在家里都是小皇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六个人围着他转,他想不坏都不行,听说三岁左右的小孩是最会看大人眼色的人,他知道什么时候该坏,什么时候不该坏,谁那里可以坏,谁那里不能坏,他清楚得很哪。
为了清静些,第二天我六点半就去输液室,果然人很少,大概冬天到了很多人早上起不来吧,我很快地挂上针就拿出《读者》杂志,静静地看起来,突然我听到一个小女孩嗲声嗲气的说话声:“护士阿姨,请麻烦您帮我打一下针好吗?”呀,还有这样的女孩?我抬头一看,一个三周岁左右的小女孩牵着父亲的手站在护士前说着刚才的话,我看到护士边笑着边接了药,轮到小女孩打针了,我没有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却听到了这样一句话:“谢谢阿姨!”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打针不仅不哭还跟护士说:“谢谢!”这太让我惊奇了!我想很多人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吧。作为教师的我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也从来没这样做过。打针是一件很痛的事,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能不哭已经是很了不起,但她居然还能发自内心地对护士说一声“谢谢”,我想就是大人恐怕也难以做到,就在头天下午因为医生的不小心,给我打了二针,我就一脸不高兴地埋怨道:“怎么打的,让我受第二次痛!”
我仔细打量了这个父亲,看起来他很普通,而且不象是个读书人,应该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吧,可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他实在是做得太了不起了!他不仅教育他的孩子要讲礼貌,而且让孩子从小就明白这样二个道理:第一,人在世上,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别人给你的各种服务,你使用的每一件物品,吃的每一样东西,都凝聚着别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你要学会感恩,感激他们给你的每一次服务。第二,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次的“痛”,但你要学会感激每一次的“痛”,因为正是这些“痛”才让你健康地成长和成熟,打针确实很痛,但你不仅要忍住痛而且要学会感恩于医生,正是她的劳动换来了你的健康。
我们经常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什么叫感恩了,近几年学校大张旗鼓地进行感恩教育,但效果甚微,为什么?因为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是不需要感恩,也没有感恩教育的,孩子生活的环境让他明白:“我是这个家的中心,我是最重要的,给我吃给我穿是你们应该的!”理所当然,勿需怀疑,你说他还会知道什么叫“感恩”吗?!
我想我们做家长的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我们自己,不是孩子不知道“感恩”而是我们没有机会让他知道什么叫“感恩”,没有机会让他学会怎么感恩。如果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像这位父亲那样去教育孩子,那么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唯我独尊”、不知道感恩为何物的孩子了。
当孩子第一次走路不小心跌伤了膝盖时,请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告诉他:很痛吧,但不要哭,谢谢“土地爷爷”,因为它让你学会了跌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当孩子第一次在外面受了委曲哭着回家来时,请对孩子说:感谢让你受委曲的这个人吧,是他让你知道了什么叫委曲,也让你明白了大度和宽容是立身社会的资本和财富。
当孩子第一次在学校被老师批评时,请对孩子说:感谢老师吧,是他让你知道了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让你明白了做错事要承担责任的道理,让你多了一份责任感。
当孩子第一次……
人世间要经历的磨难太多了,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去经历这些磨难,并接受“痛并感恩着”的教育,那么站在我们面前的孩子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坚强、勇敢、大度、宽容、孝顺、感恩……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海骆驼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