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超
自进入2009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表现得“牛气冲天”,近四个半月时间里,上证综指一直振荡上行,涨幅称雄亚太股市。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票市场的发展既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又真实地反映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预期。业内专家指出,股指的强势,成交量的温和放大,正是对中国经济已经走出谷底开始走上经济复苏这一事实的真实反映。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断好转,为A股的持续反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交量持续放大市场信心开始复苏
投资股市就是投资未来,因此,股票市场成交量的活跃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变化。
市场上常说,天价天量,地价地量。虽然有时候成交量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陷阱”,但在股市走势出现趋势性变化时期,成交量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投资者投资信心的变化。与2008年股市“走熊”,成交量屡创“地量”不同,牛年以来A股市场除了连续收出阳线以外,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屡屡放出巨量。最近一段时期,随着各种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出炉,市场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成交量也随着股指的稳步上涨呈现出逐渐扩大之势。有关数据显示,自3月以来,两市成交量基本保持在2000--3000亿元之间。
一家机构分析师告诉记者,自去年大盘“走熊”后,目前这种成交量只有去年“4·24”行情中曾出现过,而当时的股指在3500点至3700点一带。即便是在去年7、8月间,股指在2500点到2900点盘整的维稳行情中和“9·19”反弹行情中,两市最大日成交量以及自1664点反弹曾出现过的最大日成交量也仅为1200多亿元。他表示,A股市场牛年以来出现的这种温和放量、量价齐升的状态,表明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之中,成交量的持续活跃证明场外主力资金早已开始进入,目前已经开始表现。
虽然从机构观点看,主力机构多空分歧仍然较大,但与公募基金谨慎看多不同,对市场反应更为敏税的私募基金直呼A股已经走出了“熊市”,“股市见底”这一观点在私募群体中已得到了认可。上海睿信总裁李振宁认为,企业去库存化的过程基本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完成,经济也已见底。对市场而言,从1600点到目前2500点,A股从熊市转向牛市。目前市场已经处于牛市初期,中国会率先回到长期牛市。而有关资料也显示,与这种乐观观点相对应的是,今年3月中旬,多数此前清仓的阳光私募开始大规模加仓,这其中包括了去年取得正收益的部分私募。
偏股型基金持续加仓仓位逼近牛市水平
作为目前市场上绝对的主力资金,证券投资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的发行量的变化、持仓量的变化最能反映出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的判断。
2008年,伴随着股市大跌和基金;争值的大幅缩水,曾经备受普通投资者追捧的股票型基金销售进入“严冬期”,而保本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数据显示,自2008年5月起,偏股型基金彻底堕入谷底。而最近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扭转,股市的上涨重新燃起了基民购买偏股型基金的热情。
从基金持仓量变化上看,今年以来随着A股市场的反弹,基金的整体股票仓位呈现上升态势。根据长城证券测算,上周偏股型基金(剔除年内新发基金)加权平均仓位已经达到76.94%,股票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9.45%;股票型指数基金加权平均仓位93.38%;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0.51%。这意味着,随着股票市场的反弹,偏股型基金的仓位基本上达到了牛市中的股票仓位水平。
长城证券研究员阎红认为,基金进行增持或减持选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基本面因素。从2004~2008年之间,基金股票仓位的变化可以看出,基金仓位随着宏观经济走势的变化出现同步下降,上升。比如,从2005年二季度之后各项经济指标回暖,A股市场逐步进入大牛市,基金仓位显示为明显上升:2006--2007年间,基金保持了高仓位,在2008年二季度时随着经济不断回暖走强,A股市场正式步入牛市后,基金仓位也增加到接近80%的高位区域;在2006年二季度2007年三季度间,受多项内需指标增长带动,GDP同比增长速度加快,再加上受通胀预期影响,投资者入市积极,这一时期偏股型基金保持了接近和超过80%的高股票仓位,基本上是其股票仓位上限的比重。而在2007年四季度之后,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无论是宏观经济指标还是A股市场都出现了快速回落,基金仓位也快速下调到2005年牛市启动之初的水平。而2009年以来,A股市场展开持续反弹,基金仓位逐步上升至2006年水平。
“决定基金仓位增减的是实体经济基本面的改变。而目前股票型基金的热销、基金仓位的持续增加,又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我国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确实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上复苏的道路。”一家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这样表示。
A股强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经济走势
A股市场的持续走强,市场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传递出宏观经济已经呈现出率先走出危机、逐步回暖的好势头,更是为市场投资者提供了莫大的信心。而这些积极因素又逐步渗透到盘面上,从而导致机构开始“空翻多”,并逼迫场外资金入市,进而推动股指进一步上涨。
说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出谷底,有望率先复苏并非空口无凭,而是有着确凿的经济数据为证的。无论是发电量的上升,PMI指数连续4个月的回升,还是外贸进出口、房地产销售等数据的变化等,都为中国经济的触底反弹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表示,尽管今年_季度的各项指标不容太过乐观,但从目前陆续公布的数据看,均在市场预期之中。甚至一些指标好过市场预期,这令市场对下半年经济将持续恢复更加充满信心。
“股市永远是投资未来、投资预期的。实体经济一旦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对经济变化最为敏感的股市必定会最先作出积极的反应。”袁绪亚认为,从美国1955~2007年问的9次经济周期看,股票市场走势往往领先于实体经济运行,领先时间平均为7个月,最多提前17个月。另外,股票市场最低点与GDP数据最差时点(季度环比GDP由负转正)的分析显示,在这9个经济周期转折的过程中,仅有1次指数是滞后GDP一个季度见底,3次二者同时见底,其余均为领先1~3个季度见底。这意味着股市领先或者同步GDP见底是一个较大概率事件。若以此为依据,那么从A股本轮调整最低点——2008年10月28日至今,已经接近两个季度。从目前股指的走势看,A股市场应是早已经渡过了最困难的时候。
目前,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即将披露。市场普遍相信,宏观经济增速最低点在今年一季度将出现,之后将会逐季抬升。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于军表示,各种迹象显示,实体经济的困难局面已经开始扭转,实体经济在二季度将会更加趋于健康。从股市的表现看,于军认为二季度股市仍将振荡向上,市场可能由流动性主导转化为由流动性和业绩共同作用,出现估值和业绩预期的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