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岩
最早知道贵州,还是小时候读柳宗元的《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那时凭着这段简洁的文字,硬是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与思考的羽翼,对于黔地至少得出了三点认识:一是贵州山高林茂,二是外来的驴子很无助,三是土著的老虎很狡猾。
山林、驴子、老虎这漫画般的印象让贵州蒙上了童话的色彩。直到有一天,当我真正走进它,走进它的山水,才感受到这片传奇之地真切的心跳和热烈的生命。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峡谷里奔腾不息的湍流、鬼斧神工的山川林木、点缀在绿水青山间数不清的村寨以及随风飘荡的乐声歌声,不由得让人卸下了紧张的面具,融入了自然的怀抱。在午后的暖阳里,沿着青岩古镇曲曲弯弯的街道慢吞吞地走着,迎面陆续飘来了炸豆腐、酱猪脚以及玫瑰糖的香味,淹没了所有的不快,那时的我像一只酒足饭饱的猫,在阳光下慵懒地翘着尾巴。存在就是幸福,活着就是快乐。倘若路易十六在场,面对如此祥和的人间福地,也许还会重复那句名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如此,读了九九八十一遍的《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都不如到天星桥实地一游细看端详。而我能如此地走进贵州,愉悦地欣赏、玩味这片土地的秀色胜景,还要感谢《当代贵州》。
这是与一般意义上的省委党刊迥然不同的一本杂志。在它那里,你很少见到教条、刻板与僵化。形式上,它是时尚而精致的,浓郁的时代气息与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互映。内容上,它是鲜活而丰富的,严谨的理论探讨与生动的故事描述相得益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也许是对《当代贵州》最恰当的概括。
说到《当代贵州》,不能不说那群热爱《当代贵州》并一厢情愿为它奉献了青春与智慧的朋友们。这个群体豪放、快乐、勤奋并自由着,洋溢着牛肉粉与茅台酒的味道,女人泼辣鲜香,男人浓烈醇厚,正如高原上烂漫的山花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令人艳羡。
当我在雪落无声的春夜,在恩雅沉静的歌声里,写着这段文字时,想到四千里外《当代贵州》那些真诚可爱的朋友们,嘴角不禁浮起了淡淡的微笑,心里不由得充满了温暖与感激。感谢《当代贵州》给予了我那么多美好的记忆,当岁月一点一点过去时,我还可以从那一个一个难忘的片段里,找到一些温暖与快乐。未来的日子,真心祈愿《当代贵州》继续温暖、照亮着每一个爱她和她爱的人,一如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