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桥

2009-05-31 02:31陈偲迈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09年52期
关键词:老桥柳笛靶心

陈偲迈

每一个游子都是神枪手,故乡是靶心;无论这靶心多么遥远,多么渺小,射出的游子的心都不会有丝毫的偏差!

——题记

深夜里,电波中一曲《故乡的云》牵动着我的情愫,那累积的相思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夜不能寐,我临窗而立。窗外,月光如水,透过迷蒙的月色,在异乡求学的我仿佛又回到了故乡,站在了令我魂牵梦萦的老桥上……

那是一座在江南水乡随处可见的石拱桥:大理石砌成的桥墩,青石板铺就的桥面,两侧是雕刻着花纹的石栏杆。谁也不知道它有多久的历史,也许只有桥墩上岁月斑驳了的痕迹知道。

小河的两岸有身姿婀娜的垂柳。每逢春天,纤细的枝条上,青翠的绿叶间就挂满了如绣绒似的柳絮。春风吹过,洁白的柳絮在温暖的春光中随风飞舞,如白蝶般轻盈。儿时的我与小伙伴在桥上欢呼着,跳跃着,追逐着,去捕捉那飘忽不定、轻盈灵巧的柳絮,然后轻轻地放在手心里,靠近嘴边,用力一吹,那柳絮便在空中飘呀,飘呀……或落在水上,或没入开满油菜花和紫云英的田野里。我们偎在石栏杆上,头戴散发着清香的柳条帽,在桥上赛柳笛。清脆悠扬的柳笛声,滑过指尖,穿过枝叶,掠过水面,回荡在故乡的原野……

炎炎夏日,执一钓竿,我们静坐在桥头绿荫下。水面泛起美丽的涟漪,我们钓起一串串会心的微笑。晌午时分,我们背着大人偷偷地溜到桥下,叫醒了午睡的河水,激起一片欢乐的水花。回家后,母亲们总是疼爱地看着我们浸得发白的小手,然后喋喋不休地训斥一番;而父亲们看着我们手上那串串给他们下酒的螃蟹,怒气已消了大半,宽厚的手掌轻轻地拍在我们的屁股上。我们狡黠的双眼里会流露出会心的笑。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夏日月圆之夜的老桥。月上柳梢头,我们依在石栏杆上或躺在青石板上纳凉赏月。远山如黛,绿柳如烟,繁忙了一天的乡村,此刻正沉浸在如水的月华中,静谧而安详。桥下淙淙的流水和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鸣,如一首乡村小夜曲,轻柔而舒缓。在淡淡的稻花香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喜悦。无忧无虑的我们,用稚嫩的童音起劲地唱着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童谣“月亮巴巴,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卖菜,肚里坐个奶奶。……”唱累了,我们便扑到大人怀里,在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美丽传说中酣然入睡。或是大家兴致来了,桥上便热闹开了:笛、箫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地吹开了;二胡如泣如诉地拉开了;老人们那清越悲凉的京剧也唱开了……那热闹的气氛、欢快的笑声,惊羡得鱼儿也跃出水面,水鸟也引吭高歌……

“月是故乡明。”老桥,今晚的你又是何番景象呢?何时我才能再回到你身边,在稻花香里赏那月色,临那清风,听那蛙鸣呢?何时我又能偎依在你身边,去找回童年时留下的脚印,去寻回儿时的串串笑声呢?

哦,故乡的老桥,令我魂牵梦绕的老桥,我心中的魂!

点评

本文有两大与众不同的亮点:

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作者采用长短结合、整散结合的句式,使得行文语言如行云流水、错落有致、张弛有度;大量使用比喻、排比、对偶、引用等修辞方法,使得文章颇具意蕴,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2.细腻生动,感情真挚。作者细腻生动地刻画了在老桥的生活细节——捉柳絮、吹柳笛,垂钓、戏水,纳凉、赏月。这些都极富生活情趣、诗情画意,同时,也为作者抒发对老桥的思念之情张本铺垫,使情感自然喷发。

【指导并置评:陈忠泉】

猜你喜欢
老桥柳笛靶心
正中靶心
柳笛
柳笛
老桥
瞄准自己的“靶心”
乌鸦的警告
剑客
乌鸦的警告
吹柳笛
游乐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