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巧
亲情,是难以言表的情思,总是让人无力割舍;亲情,是欲念与理智相互交织成的茧,总是将人束缚;亲情,是世间一切复杂情感的基础,总是让人悲喜交加。
——题记
他是我爸。
小时候,我不喜欢他。他懒,不像妈那样把我抱在温暖的怀里走很长很长的路。他丑,他的手臂和脸满是隆起的粉红色的让人害怕的伤疤。我受不了小伙伴对他的好奇,不管那是不是善意的询问。正因为这些,我讨厌他,我以我的方式远离他,但他依旧对我很好。直到有一天,我了解到他的伤疤是因公救火而留下的,开始敬佩他。当我接近他、认识他的时候,他又因事业而开始忙碌,这一忙便是十几年。
他忙,没有过多的时间来管教我,他对我说他为此感到内疚。我不怪他,因为他是我爸。他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
他会在结束了上午的工作后,赶很长的路回家,为的只是不让女儿草草应付自己的午餐;他会在出差的空闲时间,满城奔跑,为的只是满足女儿偶然间提到的愿望;他会在劳累困乏中,认真倾听女儿的牢骚,给她一个最合理的答复,为的只是让女儿的生活不要太压抑;他会尽力去满足女儿的要求,但这绝不是迁就,是爱。
他是我爸。
我承认自己不懂得用言语去关爱别人,其中包括他。他总喜欢在电话那头热情地问我想不想他,每次听到的都是我有些违心却又冰冷而坚决的“不”。他始终是我最熟悉的陌生人,甚至他在家里待的时间稍微长些都会让我感到有些许不习惯。尽管我曾差点失去他,可我仍学不会去珍惜,珍惜他对我的好。
当我看到昏暗、拥挤的病房中,将胰腺炎误诊为胃癌的他浑身插满的各种管子和看到我的到来而从苍白虚弱的脸上强挤出的笑容时,我第一次感到了恐惧,那种来自心底的、深深的恐惧——我怕我会失去他。他住院了,我内疚。但我并没有每天去看望他,安慰他,甚至在他被白大褂推进手术室的前一秒也没有在手术室门口等待。因为我怕,我怕见到他因疼痛而苍白的脸,怕见到他用无力的手去拿床头大堆水果中我最爱的那一种,怕感受到他对我的好。可我始终没有把我的内疚告诉他。
或许,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女儿。我曾一度让他为我陷入担心之中。我毫不知羞地让他在家长会上从优等生的家长掉到现在的位置,让他过去会在家长会上露出的笑容变成了现在紧锁的眉头,他不打我,也不骂我。相反,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启发我,鼓励我。我总是友人羡慕的对象,在他们眼里我有最通情达理的爸爸。可我却希望他能够恨铁不成钢地教训我一顿,好让我的内疚用眼泪的形式肆无忌惮地宣泄一次,可他没有。
我依旧在我的角落,望着他,望着他每天吞下大把药丸之后,去奔波,去做著一切需要他去办的事,其中包括关于我的一切事!
我用我的文字去讲述他,这是第一次。
他是我爸。
我只是希望,我能好好对他。
点评
这是女儿对父亲的心语,这是晚辈对长辈的独白。这里没有矫饰,没有做作;有的只是真情的流淌、坦诚的自责。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正是由于有了生活的历练,本文作者才读懂了亲情,认识了生活,走向了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