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贪胜

2009-05-30 10:48:04姜仲华
意林原创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棋坛才智吴清源

姜仲华

我很喜欢上网下围棋。这次上网,基础分1000分,我一心想打到1100分,可是越下越输,一直跌到800分。许多盘优势明显的棋,也莫名其妙地输了。我心浮气躁,急于求胜,可是输得更多了。

后来,渐渐想通了:取得优势的棋,只要我稳健一点儿,不多生事端,甚至吃点儿亏,不就稳赢吗?明白了这个道理,贸然出动的棋渐渐没有了,成绩渐渐地在稳定中增长。当然也输棋,那是对方水平比我高得太多,实在没有赢棋的可能,我已经充分发挥出了水平。

看来,不贪胜的心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围棋十诀”的第一条,不就是“不得贪胜”吗?

围棋十诀是宋代围棋大师王积薪总结的,即: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这“十诀”,至今还刻在中国棋院大厅的显要位置,被中外棋手奉为圭臬。

“十诀”我很早就看过,最喜欢的是后边几条,如“动须相应”、“势孤取和”等,都是围棋的技巧,而且富有哲理。而“不得贪胜”这一条平平无奇,我一直没有在意,还隐隐奇怪:其他九条都是技巧性的,唯独这一条不是,也没什么奇巧惊人之处,为什么作为首条呢?

现在想来,把一个与技术无关的话题摆在十诀之首,意义非同小可。它不是技巧,而是心法,具有统领各种技巧的地位。

悟出此理,我欣喜不已,遂不再下棋,细细思考“不得贪胜”的奇奥———为什么是否贪胜的心态,能够导致相反的结局?想想自己下棋太贪胜了,一开始就想快速获胜,导致不看自己的弱点就出击,结果自己的棋漏洞百出,被对手抓住弱点;有时已经取得了优势,总想下得更漂亮,结果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

不贪胜方可获胜,真是精微的辩证。

想起《吴清源传》记载的围棋界的一个掌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吴清源在日本下棋前,总要通读一遍《道德经》。结果,吴清源打

败了所有对手,登上了围棋的顶峰。他说:“我的对手全是日本棋坛的杰出之士,就棋艺而言,我与他们之间几乎没有差别,我之所以屡屡获胜全在于精神因素。”日本棋坛另一位顶尖高手坂田荣男曾坦率地说:“我不认为吴先生的棋多么高超。”可是,他总是败在吴清源的手下,弄不明白为什么。

是《道德经》的“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的思想,使吴清源排除了贪胜之心带来的干扰,心境澄明,发挥了最高水平。

下棋要“不得贪胜”,人生也是如此。那些贪胜的人,有几个获得最终成功呢?贪,导致心态浮躁,不求甚解;贪,导致迷失本性,误入歧途;贪,导致冒进妄动,利令智昏;贪,导致急于求成,脱离实际;贪,导致拉长战线,分散力量……

这道并不起眼的障碍,绊倒了古往今来多少才智之士啊。经过艰苦奋斗,胜利在望之际却功亏一篑的例子,政界、商界、军界数不胜数。

“不得贪胜”,其实是一种“训心”之术。一个人如果做不到“不得贪胜”,即使才智绝高,也无法承担重大使命。因为你要驾驭天下,首先要驾驭得了自己的欲望。

猜你喜欢
棋坛才智吴清源
天才胜负师
花言巧语
吴清源:200岁后到宇宙去下棋
GO GETTER
汉语世界(2017年4期)2017-07-31 19:07:03
欣慰
棋艺(2017年3期)2017-07-20 11:26:38
美丽的人
安徽文学(2017年3期)2017-03-27 16:09:42
2017“相聚长三角”海外高层次人才智汇侨梦苑活动在宁开幕
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26
2014年读者调查表
才智(2014年8期)2014-09-22 12:00:54
2014年读者调查表
才智(2014年9期)2014-05-30 14:03:02
吴清源轶事
读者(2012年2期)2012-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