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光
佳能一向推行影像公益,力图将自身的影像优势延续到文化保护的公益行动中。
亿万年前青藏高原抬升并向东挤压,在川西制造出一条“皱折”带,这是汶川地震发生的地方,也是30万羌民的家园。
羌族的来源至少可追溯至商代,古代羌人辗转于陇西、湟中,越过蜀道,其中一支便是今天的羌族。羌族以放牧为生,以羊为图腾,舞蹈着美妙的莫恩纳莎,在云朵深处放歌,他们曾经逐水草而居,如今却因在崇山峻岭间垒石为室,而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然而,這样一个历经风雨的羌寨,却在汶川大地震来袭时遭到毁灭性重创:号称最坚固的羌族黄泥房倒塌了,矗立上百年的羌石雕损坏了,无数羌族文化遗产遭到毁损。
在这种情况下,佳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组”参与到了羌族文化抢救性记录和保护的行动中,积极推行影像公益,用影像推动保护,保护和抢救濒危的羌族文化遗产。
2009年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启动,项目组成员一行18人,从成都出发踏上了“寻羌之旅”。他们亲临羌族腹地,通过佳能影像的强大能量,接近这个遥远、古老的西南民族,捕捉他们日渐模糊的身影,记录他们行将消失的记忆。
在随后的半年多时间里,项目组成员横跨六省,考察了汶川、茂县、理县等14个县市,65个羌寨和村落,访问130多位羌族文化持有人,寻访6位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及3D动态捕捉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羌笛、羌绣、羊皮鼓舞、瓦尔俄足节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整理,同时,所有的成果物也将向公众展示,以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为将来羌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社会基础。
2009年11月5日,“感动羌魂云影共生——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佳能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国家大剧院隆重开幕了。该展览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独特的羌族表演、传承人现场互动等诸多形式,向公众完整诠释濒危的羌族文化。
影像的力量
佳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统筹马占宇告诉记者,“我们在羌寨的每一天都是惊心动魄和十分难忘的,时常会遇到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情况。虽然条件艰苦,我们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羌族文化非同寻常的感染力一直感动和支持着我们,相信这种文化能感动我们,也一定能感动更多人,如果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岁月的长河中就这么遗失了,那将是无可挽回的憾事,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尽快、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下目前仅存的部分,用影像的力量把这种感动传递出去,让更多人传递给更多人,让大家一起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
数字化保护方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非遗保护技术(PIMC),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非遗保护信息化手段,是继图、文、音、像之后的第五种方式。佳能在运用数字化高科技为后世保留珍贵文化遗产的努力中已作过大量的成功尝试,比如,澳大利亚博物馆内展出的“亨比之旅”,而伴随“羌族”项目的启动,佳能也将努力通过技术手段最大可能地保留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让千百年后的子孙也能欣赏到来自远古的文明之光。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企业沟通部副总经理鲁杰女士说,佳能一向推行影像公益,力图将自身的影像优势延续到文化保护的公益行动中。在本项目中,佳能通过摄影、摄像和3D技术对羌族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和记录,并通过后期加工,形成内容丰富的影像数据库。此外,佳能还将从当地招募志愿者,对其进行摄影摄像技术培训,由志愿者从文化持有人的角度主动记录其文化表现及生活状态,强化其自身的保护和传承意识。而这些影像资料最终都将捐献给国家非遗保护机构,并在国家大剧院等大型文化展馆向公众展示。
影像传承文化
在此次的项目原始数据采集过程中,佳能使用了世界先进的影像数字技术,首次对覆盖羌族文化、羌族音乐、羌族手工艺和羌族传统节日等四个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采集、系统整理,形成了《羌族非遗动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静态影像数据库》、《羌族非遗3D动作数据库》三大影像数据库,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完整、系统和深度记录羌族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数据库。在本次展览开幕之际,佳能(中国)将这三大影像数据库完整捐赠给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机构,用于未来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
为了唤醒公众对濒危文化的保护意识,为将来羌文明的传承与弘扬提供社会基础,佳能利用先进的影像输出设备,将精选出的206幅羌族特色大幅图片,以及羌绣、羌族服饰、从民间收集到的清代至今有羌族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等近百件实物一起,首次集中展现在公众面前。此外,展览还邀请到8位来自四川汶川羌寨的文化持有者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让观众在现场亲身感受羌文化的魅力,积极关注并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列。
羌笛制作和演奏传承人王国亨告诉记者,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茂县三龙乡合心坝,在他心中,羌笛手艺重于一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不得不遗憾地表示,现在愿意学习制作和吹奏羌笛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复杂的工序、讲究的选材以及吹奏技法难度高、耗时费力等诸多因素正成为羌笛技艺濒临失传的主要原因。但作为羌笛文化传承人,他始终以自己的方式孜孜不倦地守护着这些古老的瑰宝,例如他从不肯为降低成本而简化制作工艺,却愿意分文不取地将它们赠送给真正理解羌文化的有心人。同时,他也希望佳能的影像记录能够帮助有心学习的后辈们学会这门手艺,不要让它失传。
阿坝州羌绣协会副会长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羌绣是羌家女子传统,一般从七八岁就开始跟从长辈学习,绣品通常是做给自己和家里人的,每逢五月、中秋和羌历年,未婚女孩还要绣礼物给男朋友。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羌绣是一针一线用感情创造出来的,不仅体现了高超的技艺,也是羌家女子智慧和劳动的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业的介入,这种传统手工技艺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机绣代替了大多数的手绣,简单的复制与截取使羌绣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不过,我相信,佳能的这个活动一定可以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羌绣,一起参与到保护羌绣的活动中,帮助羌族把这门古老的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数字成就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能宪副院长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需要认识上的提高,更需要新的方式方法的探索。科技的进步,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便利和新的契机。希望有更多企业和社会团体像佳能(中国)一样,运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及技术,积极参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探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途径,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邓启耀一直在从事新媒体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告诉记者,羌民族的文化是主要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传统文化,一旦传承行为断裂,其文化连“遗产”都不是了。即使它所依附的物质载体依然存在,也失去生命力了。怨断杨柳的羌笛谁听过?颤动魂魄的羊皮鼓舞谁看过?无论是天灾人祸,还是更新换代,一个老人的去世,或者一个“发展”项目的上马,往往就是一座博物馆的消失。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经常面临的问题。
他说,为了不要让那些曾经感动过多少代人的东西成为千古绝响,佳能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项目”应用全数字技术,通过影、音、图、文及3D虚拟现实等手段抢救性地全面挖掘、整理、采集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可在较大程度上还原的数据库,这是一个功德。它的意义,将在未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