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奋
鬼屋让人失望。鬼屋也给人希望。毕竟,除了我,也还有人信鬼的,虽然是小众,但吾道孤欤?吾道不孤也。
最近有個白领热点:看鬼屋。
它的全名叫“上海梦魇”,据说一票难求,须得提前一星期网上预订,所以场场爆满。
去看了一下,连说“见鬼”!——不是因恐怖吃惊,而是为白领们的大惊小怪吃惊。
事先看报道,接受采访的男孩女孩一个个都说“想尖叫一下,上班太枯燥”、“生活平淡,释放压力”或者是“好奇,害怕但很开心”。
这样的心情本人完全认同,我自己就是个资深的恐怖片爱好者,最早从90年代初,街道录像租赁恐怖片开始,然后是VCD,一直到今天的DVD,柜中收集了上千部,每星期不看几部恐怖片,就像奶瘾来了没奶喝一样抓狂。
但是,如此低幼的鬼屋恐怖也能让人颤栗尖叫,当代白领的恐怖阈值也未免太低了。
在我看来,这鬼屋非但一点也不恐怖,而且还充满喜剧和搞笑的味道,让人轻松一下自无不可,要说恐怖还差远。
首先论鬼的资质。因为源自美国万圣节的“鬼展”,就像酒吧都是洋酒,鬼屋自然都是“洋鬼”,这洋鬼子最大的缺点就是直露,直白白的一个或者一副髑髅,最多饰以残腐的五官和器官,狰狞是直白的,诡异也是直白的,一切都是髑髅文化的延伸,有什么可怕呢,各大医院的标本室里司空见惯。
恐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氛围的不确定性和主体的模糊性,但一定靠受体的想象来完成,换句话说,没有我们的联想,则什么恐惧都没有,精神病人和酗酒者不怕死,就是他们的想象通道已壅堵。人类对陌生的、不可知的事物有天生的恐惧,这方面,“中国鬼”独具一功,“聊斋”里的鬼,都是若有若无的气体,飘忽不定,那面目,即令示人,也是人形,最多色泽青白,决不做髑髅状,纵有肌肤接触,也大抵“温润如玉”,就像中国诗画一样,贵在含蓄,贵在似与不似间,这就使人更加惊疑不定:人耶?鬼耶?附身耶?人鬼合成耶?
其次论心境。“洋鬼”靠髑髅和黏液近人,给人的哪里是什么恐惧,更多的恐怕还是“腻心”,腻心决不是恐怖,尖叫亦大抵出于厌憎,如同我们看到一只油漉漉的小强和一条黏嗒嗒的鼻涕虫。
记得我们小时候听《恐怖的脚步声》,那主体始终不出现,只有单调重复的脚步声——“哐、哐、哐……”,偶尔停顿或迟疑,又接着“哐、哐、哐……”,昏黄的路灯下,背靠着石库门,我们缩成一团,讲述者并没有具体描绘恐怖者的五官长相,全凭我们想象,往往想象力越丰富的越恐惧,和我们一起听的“猓猓阿四”(弱智)从无惧色,就是明证。
回想十年前,对于死从不细想,甚至以为自己是可以不死的,好像有谁发过“免死牌”一般。但最近有过一次濒死体验,对死才感到如此深切,除了相信猝死者其实临终不可能浮想联翩外,还希望这世界有鬼。
虽说从小受“无神论”的教育,但要说信仰自由,我是宁可相信鬼的。因为怕死。倘若有鬼,则死掉之后,我们虽已非人,却还不失为鬼,好比职务开除了,职业(籍)还保留着,人籍输脱了,鬼籍还在,总不至于一撸到底,一无所有吧,运气好的,还能参与轮回呢,混得得法,入人道,则果然“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一旦背得厉害,也还能混入畜道,虽不及人优越,若有幸做一次小小鱼或小小鸟,仍可笑傲人间,冷眼看红尘十丈,看烦恼万千,人类自命为生命最优级,但“子非鱼”,安知鱼乐或者不乐呢。只须防着钓钩,鱼际关系其实远比人际关系祥和。
我的电脑里,有着一组焚尸炉的照片,炉边钩、铲、锹、扒俱全,那是伺候我们遗骸的,虽然知道我们早晚都得面对,但我很少,或者不敢看,每看一次,就佩服一次无神论者:他们怎么可以如此勇敢,面对生的虚幻,死的虚空,居然不找依托、不寻后路、无须慰藉地“硬死”,人,一旦实事求是到这种地步,想不称他们为超人也难!
鬼屋让人失望。鬼屋也给人希望。毕竟,除了我,也还有人信鬼的,虽然是小众,但吾道孤欤?吾道不孤也。
信鬼的,尽管被斥“见鬼”,但毕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我就这么隔三岔五地欣赏着恐怖片,享受着生命的战栗和释放着生活的压力,期待着终有一天降级为鬼……
反正有“后路”,你相信死不可怕,死就不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