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辛格
如果你拥有更多钱的话,你是不是会同时拥有更多的快乐呢?许多人认为是的。但是,多年来的研究显示,更多财富意味着更多快乐的现象,只存在于极低收入水平的人群中。例如,美国人从总体上来看要比新西兰人富裕,但他们并不更加快乐。更加戏剧性的是,奥地利、法国、日本和德国的人似乎并不比那些贫穷国家的人更快乐,比如巴西、哥伦比亚和菲律宾。
要在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进行对比是很困难的。但是,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一个国家的内部,除了那些收入极低的人(例如在美国年收入低于1.2万美元的人)。高于此收入水平的人,收入的增加对于人们的快乐并没有多大影响。现在美国人比起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要富裕多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更加快乐。今天美国的中产阶级(即家庭年收入在5万-9万美元之间的),其快乐水平几乎与那些家庭收入高于9万美元的富有的美国人一模一样。
许多关于快乐的调查,只是问人们对他们的生活的满意程度,我们对于这种研究不能抱太大的信任。因为这种整体“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也许不能反映人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对他们生活的方式感到满意。
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卡尼曼和几个合作研究者,试图通过在一天中多次询问人们的心情来衡量他们个人的主观快乐程度。《科学》上的一篇文章的观点是收入和快乐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联。恰恰相反,卡尼曼和他的同事发现,高收入者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负面情绪——比如紧张和压力相关的活动上。他们更多的时间不是花在休闲上,而是花在工作或是上班的路上。他们毫不隐讳地告诉研究者,他们更多时候的情绪是充满敌视、愤怒、焦躁和紧张的。
当然,钱不能买来快乐的说法并不新鲜。许多宗教也同样教导我们,迷恋物质占有会使我们不快乐。 然而,这其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为什么政府总是致力于提高国民人均收入呢?如果它不能使我们更快乐的话,为什么我们许多人还是努力地要获得更多金钱呢?
也许答案在于我们天性是有目的的人。我们的先祖依靠努力劳动来养活自己、找到伴侣以及把孩子养大成人,我们由此演化而来。
金钱积累到一定数目时可以确保人们安然度过困难期,但是,今天它自身已经变成了目的,一种衡量人们地位和成功的方式,以及当我们想不出其他理由要去做什么事情,但是不做事情又会觉得无聊时给我们提供的一个现成的目标。只要我们不去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挣钱会促使我们去做一些我们感觉很值得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可以对照一下美国投资家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生活。巴菲特几十年来一直努力积累巨额财富。然而,他节俭的生活方式揭示他并不特别喜欢大手大脚。即便他是一个挥霍无度的人,也很难把他财富的极小一部分花费掉。
根据这种观点,当巴菲特在1960年挣到几百万美元后,他积累更多金钱的努力似乎可以被看作是完全没有意义的。然而,巴菲特捐献了价值370亿美元的股票分别给5家基金会,其中,价值300亿美元的1000万股B股股票捐给了盖茨基金会。一个简单的举动,巴菲特给他的人生注入了目的。
也许,我们会根据卡尼曼的研究结果想象,如果巴菲特在上世纪60年代的某个时候停止了工作,然后完全靠他的财富生活,每天打打桥牌,那么他生活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正面情绪。但是,如果那样的话,现在就不可能体现出他的辛苦工作和杰出的投资本领,以及体会到通过盖茨基金会,最终帮助世界上数十亿最贫穷的人治愈会导致死亡和残疾的疾病的那种满足感。
巴菲特提示了我们,有比拥有好心情更大的追求,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快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