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文本资源练好低段写话

2009-05-27 06:16林巧燕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门票生字识字

林巧燕

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生字词,既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笔者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

一、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让学生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让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日月明》、《口耳目》这两课时,我出示了学生在学前班接触过的几个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达到很好的识字效果。

二、利用游戏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通过“邮递员送信”这个游戏,让学生扮演邮递员,手中拿着生字卡,送到讲台上,带领其他学生来认读。“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游戏,就是设置道道关卡,每过一道需认识生字。若顺利通过道道关卡,就能夺取最后的红旗。这些都是很好的识字教学游戏,教师在课堂上可作一些尝试。在教学《口耳目》一文时,因为书中是以古代的象形字来引出现代汉字,于是我就让学生来玩“兑门票”的游戏。我手中持“象形字”门票,学生们手中持生字门票,老师一出示门票,学生就马上要拿出生字门票,对号入座。这种方式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另外,我还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如教学《蔬菜里》一课,在欣赏了菜园丰收的景象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菜园里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了!”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字宝宝”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我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低年级的学生最擅长形象记忆,让他们联系一些具体的直观形象也有助于他们识字。如学习“爱”字时,学生通过联想编出:“天冷了,用手抓一块布盖在朋友身上,表示爱护。”还编出儿歌:“一撇三点头,家住秃门楼,心中常思念,交个好朋友。”又如学习“怕”字时,根据这个字的结构特点,可指导学生进行联想记忆:“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小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提高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四、从生活中教学生自主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教学《春雨的颜色》一文中,有个要识记的生字“颜”,由于学生还不认识“彦”和“页”,在识记时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适时引导“在生活中你看见过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举着一双双小手,这个说:“我知道,这个‘颜是颜老师的‘颜。”那个说:“我也知道,这个‘颜是水彩颜料的‘颜”……学生的回答都十分精彩。

另外,在学校中,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也可以扩大识字量;还可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校外,各种包装袋、广告纸以及商店的招牌等都是学生认字的好资源。我经常鼓励孩子们给日常用品注标签以扩大识字量。总之,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注意收集,随时随地进行识字训练。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肯定会非常高兴,学生对识字就会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巩固生字的记忆,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更好地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门票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生字辨识大闯关
买门票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门票中的学问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