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干任
今年二月,由台湾角川书店主办的第一届华文轻小说与插画比赛颁奖,据介绍,前来参赛者不仅有台湾的写手,港澳与海外华人也积极参与,得奖者之中也不乏来自香港的写手/插画家。
后来,有一篇评论,检讨为什么台湾轻小说阅读市场如此蓬勃,却高度仰赖日本翻译作品。有业者认为,如果台湾本土写手够多且能创造出大量优质作品,也许能形成和日本一样的漫画、动画、电玩产业链。
日本动漫产业复合化经营模式
日本的复合出版产业,有一套细腻的操作模式。文字/漫画创作人靠投稿杂志与文学奖/征文比赛,争取曝光机会。赢得杂志青睐获文学奖项的新人,除了奖金外,还赢得此后与报刊媒体合作撰写专栏、连载的机会(日本的杂志产业蓬勃,提供创作人足够的专栏发表园地),一批杂志可能共同供养一群创作人。等专栏连载完毕后,则在杂志所属的出版社(或另觅出版社)推出单行本。单行本推出后,由负责文艺评论的媒体推出专业书评评介,并接受市场考验,顺利通过考验的作者就能存活下来,就算作品未能大卖,也至少能够温饱有余。另外,日本还提供许多演讲机会给文字创作者。
少数作品能够大卖的作家,则有其他文化产业前来接洽改编作品的业务,例如小说改编成漫画在杂志上连载,连载完毕后发行漫画单行本;电玩产业接洽发行电玩,影视产业则来接洽发行电视电影版;其他文娱产业接洽发行作品主人翁的周边商品(例如垫板、铅笔、书包、抱枕、扇子、公仔等等),形成一套复杂而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以《池袋西口公园》走红的石田衣良,还有早些年以漫画《七龙珠》走红的鸟山明等等,都是循上述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师。他们得定期发表作品,因为其作品牵涉到文化创意产业众多从业人员的生计,压力其实很大。
日本的动漫产业复合体是经过长年的经验累积,加上愿意鼓励创作,砸钱投资一大批创作人,承受绝大多数的失败,才能从中觅得能替产业创造巨额获利的重价珍珠。
台湾出版产业的制约因素
然而,台湾的出版产业却不是如此运作的。日本培育作家的产业链平台,台湾一项也不具备。
先说观念,长年以来,台湾的艺文界与阅读圈太过忽略、歧视大众文学。由于历史的缘故,台湾对于文学创作的认知太过沉重,总是背负着五四运动以来救国救民,甚至中国传统文以载道的思想,使得文化人与社会大众对于能够被产业化的大众文学不够重视,甚至歧视,瞧不起(从各种文学奖奖项和得奖作品多半顾给纯文学而非大众文学,可见其趋势)。武侠小说可以从盛况空前搞到衰颓,言情小说长年存在却迟迟无法升级抬头,都是社会偏见与歧视使然。不够重视,自然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投入,自然难有精采佳作出现,自然也就难有机会和其他产业合作。日本的漫画产业也不是一开始就像今天这么蓬勃发达且各种漫画类型充斥,早年也有许多不怎么样的漫画。
其次的问题在出版社,台湾的出版社长年仰赖向海外购买已经在原出版地赢得销售好评的作品版权,改译成中文版后推出(另外,还有一些人则是在大陆设立写作工作室,以低廉价格不断编写大量的实用书),愿意砸钱长期培育本土创作人的出版社非常少,因而造成台湾出版界翻译书的业绩好过本土创作,内容生产弱而营销、代理强的产业现象。要知道,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强国,都是砸了大钱在培育创作写手上。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本身就是个需要大量生产且大量被市场抛弃的产业,只有少数作品、作家能被市场青睐,存活下来。
除了出版社不愿砸钱培育作者外,出版产业没有整合,无法共同打造一个能够养活写作人的产业环境,也是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创作源头(作品/内容/文本)薄弱的原因。
举例来说,每年台湾举办的各种文学奖与征文活动高达上百个,颁发的奖金也非常丰厚,甚至高达百万。然而,纵使有才能的写作人能从中脱颖而出,赢得奖金与出书机会后,却没有像日本能够继续提供刚出道的新人发表作品的专栏园地,创作人放下工作,无法专心从事创作,日子一久,生活的压力迫使许多有能力的创作人离开创作领域。
我们没有像日本漫画周刊Jump或其他专门提供给创作人刊载连载小说/漫画的周/月/季刊杂志,一般艺文/时事/八卦/专门杂志,也极少有愿意提供版面给新人写手发表专栏(专栏在华文媒体圈,是知名作家或名人才有资格享用的),杂志不愿释出版面帮忙培育写手,写作人无法专职地写作,作品的累积速度自然就慢。
如果不愿意培育本土创作人,又怎么能拿到进行产业复合化发展所需的内容(文本)。放眼台湾,只有九把刀、弯弯几个零星个案(且其窜红背后也非由文化产业建立的平台培育而得,是靠自己努力打拼的口碑赢得市场青睐),根本无法大规模产业化。
台湾大众文学如何产业化
其实,长年以来,台湾的大众阅读市场都显得相当蓬勃,从过去的盗版时期,读者窝在昏暗老旧的租书店中啃读来自日本与香港的漫画与武侠小说,到近年来明亮宽敞的连锁租书店崛起,店中挤满了寻找漫画、武侠、言情等大众文学作品的读者。
可惜的是,阅读在台湾从来是精神分裂的,阅读教科书与学校所认可的文学作品的读者,可以被称为好学生、好用功、爱看书,然而,若是放学后窝在漫画租书店看漫画与武侠小说的读者,却被当做爱玩,甚至被学校老师,教官抓到还会被记过或处分,大众文学作品长年被污名化与打压,使得在此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也不自觉地对文学创作抱持两种的态度。
这也造成了长久以来,台湾的文艺评论界对于“文学创作”的认定相对狭隘,能够登上主流媒体的只有精英文学(纯文学为主导),所谓轻小说,乃至漫画、言情小说、武侠小说(除了金庸、梁羽生之外那些作品),大多被文化精英以不人流的简单评价忽略。从每年台湾举办的各种文学奖奖项与得奖作品不难发现重纯文学轻大众文学的倾向。
加上早年出版产业的主事者多半出自同一个圈子(也就是来自纯文学创作的文化人),直到解严之后,出版才显得多元起来(不过,主事者依然是阅读精英/纯文学为主长大的那批人)。不过,由于阅读氛围与历史脉络的特殊性,基本上,台湾的俗民阅读与精英阅读被一分为二,能够登上媒体版面被推崇或介绍的只有精英认可的作品,其他不被认可,甚至经常被嘲讽对待的大众文学,只能默默在市场间流通。
举例来说,台湾的言情小说早已产业化,10多家每周固定推出作品的言情小说出版社,培育出一批忠实读者的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对文字创作有兴趣的作者群(许多作者早年都曾经历过写言情小说的那一段日子)。
可惜的是,台湾艺文评论界以及社会主流舆论对于言情小说的忽略与不自觉的贬抑(认为是满足女性情爱幻想的不入流作品),让其终难认可。其实,言情小说就是欧美的罗曼史小说,日本的爱情小说,更是近来相当流行的都会小说的前身。
言情小说原本是台湾最有可能被产业化的文学类型之一。只可惜长年被社会与文艺舆论贬抑,只能停留在出书与销售,无法透过媒体评论等辅助建立完整的阅读类型(一个完整的阅读类型要能够出现,除了要有作品与读者外,还必须有媒体愿意评论、介绍、追踪,有单位愿意主办文学奖活动征选优秀创作人,这些在言情小说界全都付之阙如),更别说与其他产业整合、合作。
在台湾,能够从入行一开始就专职写作的创作人少之又少,不是得身兼其他工作(例如编辑。教师或者兼差当Soho族),就是窝在学校当学生(例如九把刀当年刚开始创作还没走红时,就是东海社会所研究生;另外,台湾的文坛不少年轻创作人都就读于写作与中文方面的研究所),靠着抢下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奖奖金或者密集出版书籍,勉强维持。
不被重视,自然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自然难有精采佳作出现,自然也就难有机会和其他产业合作。不是武侠小说就可以改拍成电视电影,金庸不断被翻拍,但却有某些作品始终默默无闻。大众文学不一定都很差,不入流,好的大众文学也能做到雅俗共赏,可惜的是,对于文艺创作的认知局限圈禁了台湾创作人写作大众文学的意愿。
如果不能早刚抛弃文以载道的想法,进行产业整合,建立起足够让创作人得以无后顾之忧发表创作的专栏园地,恐怕想要孕育出大批的优质创作人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于走上日本的动漫产业复合化经营模式,更是比登蜀道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