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丽媛
2009年3月23日至26日,第46届意大利博洛尼亚书展在博洛尼亚小城如期举行。这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专业的少儿国际书展。本届书展展场面积21500平方米,韩国为主宾国。
我已经是第12次参加该书展了,既没有最初几次来的惊喜,也没有发现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也许是审美疲劳的缘故,也许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书展明显缺少了往日特有的竞争味道。带着明确的任务,逐一与约好的出版商见面、谈判,乃至签约,收获自不必说,然而书展留给我的思考却代替了那份收获的喜悦。
思考一:我们的出版物与世界优秀出版物的差距
1应更加注重挖掘、培养、打造新作者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原创文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下,国内的一些出版社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付诸行动,但与国外出版社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如法国的GaRimard出版社,用几年的时间,培养了一大批作家、插图画家,这种资源当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属于该出版社,有的作家甚至一生为一家出版社服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的编辑是否具有这样的识才慧眼?我们的出版商是否有这样的用才之能?我们是否能在培养作者方面下大力气?我们的出版物是否考虑了文化具有传承功效而不仅仅是赚钱?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有多少位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中国少儿出版之现状并不乐观,跟风现象不仅仅表现在选题上,还表现在作者上。一个作者走红,几家出版社竞相追捧,缘何?我以为还是经济利益使然,因为从发现一个作者到作者走红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打造、让大家接受并认可。不想在这一过程中支付任何成本,只想直接获利,当然会造成时下的这种局面。从本次博洛尼亚书展设立插图画家新人奖,专门奖励35岁以下的青年画家的这一做法中就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作为从事多年出版工作的编辑,我想借此机会呼吁大家: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台湾同胞学习,向国外出版商学习,为了我们的子孙踏踏实实地进行有价值的文化积累。
2儿童图书中语言的成人化倾向
与国外出版物相比,我们目前出版的一些少儿读物不太重视语言的儿童化,代之以较长的欧化句子,内容受成人视角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导致了以成人的心理特点代替儿童的个性特征的缺失,孩子自然读不懂,更谈不上喜欢。台湾出版商及国外的出版同仁在这方面要比我们下工夫,他们能够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注重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语言特点,这一点我们从他们的出版物的读者定位、市场细分、编辑方式、封面及版式设计等方面均能体会到。
3倡导不留痕迹的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书必须有教育意义这一理念,同样是关于品德教育的一个故事,我们的编辑往往会给一个结论,讲一个道理,不经意中散发着灌输式的教育气息。而国外出版商倡导的做法往往是只讲故事不做总结,留给孩子想象、总结的空间,更多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悟出其中的道理。
4装帧设计精美,童书形式各具特色
从图书的开本看,我们的童书略显单调,而国外的图书开本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设计得相当灵活多样。此外,还有形态各异的异型书、立体书、电动书,更有玩具书、有声书、触摸书、游戏书、壁挂书、幻灯书、洗澡书、布书、儿童礼品书等形式,可充分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小读者的需要。
思考二:书展新动向
1外商对我们的画手越来越感兴趣
一则因为我们的画手的报酬相对国外的画手要便宜得多,二来他们的画作的确具备了较高的水准。遗憾的是,这些高级画手正在不断地外流,有的还被外商买断。Bologna每年都会举行插图画展,目的是让插图画家们一展才华,这里既有已经崭露头角的插图画家的作品,也不乏刚刚人道者的新作。慧眼独具的出版商大多在这里寻找中意的画手,而画手们也会从这里走向成功。
有鉴于此,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能组织这些画手参展、参评?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登上国际舞台,堂堂正正地以我们的名义、按正常价格与外商签约?
2香港、深圳多家印刷厂厂商亮相展场
这里,我可以很骄傲地说,展会上最少有5W0的图书是在中国印刷的。越来越多的外商对中国的印刷品感兴趣,越来越多的外商愿意与中国的印刷商合作,因为我们的印刷品的确物美价廉,品质精美。我个人认为可以将此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点,也有必要组织有实力的中国印刷商参展。我在中国展台驻足的半个小时里,就遇到了一位德国出版商,拿着北京科技出版社的图书,询问怎样跟该书的印厂联系。
3中国作家与购买其版权的外商面对面沟通
随着中国图书版权贸易不断拓展,作家也开始尝试亲自走出去,与版权购买方紧密合作,共商国际范围内的营销大计。这是一个图书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作家们不仅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作者进行文化交流、开阔眼界,而且可以学到国外出版商的一些成熟经验。这是值得关注、且应当给予指导的一个领域。
思考三:版贸工作ABc
我从事版贸12年了,也真诚地希望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一下这些年来的经验教训,探讨一下其中的规则或潜规则。
A发现好童书
在Bologna的展场里,好书太多太多了,但要发现一本(套)适合我国读者阅读的高水准童书也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认为我国的一些参展商在参展之前就带有盲目性,以为像买东西一样可以在这里现看现挑,结果一定是一无所成。其实,功夫应该下在参展前,充分做好备展工作才能观有所获。这里我想谈6个关注:关注亚马逊排行榜;关注各类获奖人;关注各同驻华使馆文化处的特别推荐;关注欲选书在其国家的销售业绩;关注童书作者的影响程度;关注图书出版商的炒作力度。
B拿下好项目
拿下一个好项目,跟我们出版社的品牌有关又无关,主要看我们能否找到突破口,在自家的优势上狠下功夫;有没有锲而不合的顽强精神;能不能真诚、及时、高效地与对方保持密切而亲和的联系。谈判工作说到底就是说服工作,其中当然有经验和技巧。金字招牌固然重要,但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高效的工作节奏,以及洋尽可行的策划案必然会赢得对手的尊重,也是拿下好项目的必要条件。
c维护中国出版商的整体形象
我认为在与国外进行版权贸易洽谈时的重中之重,是维护中国出版商的整体形象,在与外商谈判时,应本着平等互惠、相互尊重、诚实守信的原则,切忌哄抬版税、预付金。我不否认财大才能气粗,但不切实际地抬高版税、预付金,不仅不会维护中国出版商的形象,也会被外商看不起,更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不卑不亢、精打细算才是生意场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也是我们这些版权贸易工作者应该遵守的行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