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唱响国剧心曲的女博士

2009-05-26 07:31
中华儿女 2009年5期
关键词:女博士戏曲教学

刘 荣

女博士、女教授、艺术院校、戏曲学、齐如山剧学研究……这些关键词中的任何一个所体现的内涵及外延,所承载的分量与故事,都足以令人遐想万千,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的梁燕教授却将之集于一身——她是中国戏曲学领域的首位女博士,还是中国戏曲学院首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女教师,39岁就被评定为教授、校级学术带头人……

好好教书

1982年,梁燕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她,在学生时代就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对古代戏曲尤感兴趣,北师大的北国剧社深深吸引了她。在这个学生组成的剧社里,她写过剧本,当过导演。这样,当1987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她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中国戏曲学院当老师。

被誉为戏曲人才摇篮的中国戏曲学院,是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其时,该院戏文系刚刚成立7年有余,在教学实践中,梁燕深感进一步深造的必要性。1990年,正值下海、出国大潮,梁燕却选择了与许多大学同学截然不同的道路,她在校领导支持下考入国内最具权威的戏曲研究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为难得的是,那一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在一贯坚持宁缺勿滥的录取原则之下,正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仅梁燕一人。

那时,梁燕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紧张与辛苦可想而知。常常天不亮就起床,连早饭也顾不上吃,就从城南赶往城西北听课,中午随便在路上吃点东西,再赶回学校为学生们上课。

梁燕的硕士论文选题是孔尚任的《桃花扇》。为此,她收集了十几种地方戏改编的《桃花扇》剧本。在撰写过程中,她了解到孔尚任的朋友顾彩曾写过一出《南桃花扇》,结局一反悲剧色彩,以大团圆剧终。于是她跑遍了北京的各大图书馆,还托人四处打听,想找到这个剧本。得知山东大学的袁世硕教授写过孔尚任的年谱,便致信问询,袁教授回信说,《南桃花扇》确实演过,但剧本没有刊印,也就没有流传下来,梁燕这才作罢。

在这样的坚持与努力下,1993年,梁燕顺利取得了硕士学位,又马不停蹄地考上了戏曲美学方向的博士。

1996年11月,梁燕以十余万字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海峡两岸迄今为止研究齐如山最有份量的论文”,梁燕本人也成为中国戏曲学领域的首位女博士。

这一时期的中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影、电视等艺术品种日益兴盛,戏曲艺术却日渐走入低谷。当初与梁燕一起分配到中国戏曲学院的8名大学毕业生,多半出国或转行,梁燕却选择了留守与坚持。

作为中国戏曲学院首位具有博士学位的女教师,梁燕的勤奋与努力令人瞩目:1997年她被破格评为副教授,2000年任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评为中国戏曲学院首批学术带头人,2002年被评为教授。自1994年起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副主任,2002年升任主任,一度被列为校级后备干部。

针对艺术院校课堂污染、师德缺失等遭人诟病的问题,梁燕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大胆改革,净化课堂,改善环境,敢于处理棘手问题,在她担任系主任的几年,戏文系的教风、学风面貌一新。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梁燕恪于职守、弘扬正气的种种做法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嫉恨与不满,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打击、报复、诬陷她,一时之间,中国戏曲学院及其校园网上各种言论莫衷一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由清华大学原纪委书记叶宏开、北师大原党委副书记范国英等人组成的工作组到中国戏曲学院检查工作,在调查了解到梁燕的相关境遇后,范国英深情地对梁燕说:“你在师德问题上的坚持是正确的,作为北师大的老师,看到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坚守母校的传统,感到很欣慰!”

2006年底,梁燕从中国戏曲学院系主任岗位回归教学岗位。许多人为她鸣不平,有朋友特意作诗相赠:“正直有梁燕,侠义数红妆,权贵易腐朽,惟君气节香。”梁燕自己却淡然处之:“我从没将大学当官场,只想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有骨气的人,所有的是与非,都留待时间去考量吧。”

梁燕喜欢教书育人这个职业,从教这么多年来,她曾获得过诸多荣誉称号:1992年至1995年连续被学院评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1994年被北京市高等教育局评选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5年、1996连续两年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爱国立功标兵”……在中国戏曲学院,梁燕的课饱满、生动、幽默、深刻,深受学生欢迎。

从行政岗位回归教学岗位后,第一次上课时,梁燕身着黑色呢大衣、系红围脖,精神抖擞地登上讲台,朗朗的讲课声在教室内回荡。4节课后,学生们长时间鼓掌!课后回家,梁燕跨步格外高远,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动在心中激荡。许多关心她的学生后来告诉她说,梁老师,看到您的第一眼,我们就放心了,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坚强。

“您在我们心中永远一百分!”学生的反馈给梁燕带来莫大的安慰与喜悦。“我特别感谢我的学生,他们的无私帮助和支持让我振奋!他们对正义的呼唤、对知识的渴求,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与责任。”

好好写书

提及京剧,不可不提梅兰芳;提及梅兰芳,则不可不提齐如山;提及齐如山,则不可不提梁燕。在当今戏曲界,梁燕是当之无愧的齐如山研究专家。

梁燕是中国大陆第一位将齐如山研究作为博士论文选题的青年学者。早在十几年前,她就在导师苏国荣先生的指导下,开始关注齐如山剧学研究这一选题。那时,苏老师考虑到梁燕服务的中国戏曲学院是一个以京剧教学為主、实践性很强的单位,且戏曲理论界有关齐如山戏剧学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这与齐如山在京剧史上的突出贡献是极不相称的,于是鼓励梁燕做这个题目。

然而,这个论文选题却是有相当难度的。齐如山著作等身,活动范围极广,要写好这篇论文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在研究齐如山的过程中,梁燕翻阅了台湾出版的十大厚本《齐如山全集》,又从解放前出版的报纸、杂志中寻找史料、线索,在故纸堆里找到了30余部专著、40余种剧本及发表在报刊上的大量文章。为了写齐如山活动年表和著作年表,她还到京城各大图书馆、资料室查找资料,终于作出了完整的齐如山年表。

博士毕业后,梁燕在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做了十余年副系主任、系主任的工作。出于对岗位的忠诚,她不得不放慢个人的学术步伐,把大部分精力用于戏曲文学系的教学建设和集体成果的推出上,主编《戏海飞鸿》、《跬步集》等,参与编撰各类文学辞书、教材及戏曲文化丛书20余部,做了大量戏曲知识的普及工作,体现出一位知识分子对民族艺术尽其传承弘扬的责任心。

与此同时,梁燕并没有放慢科研的脚步,20余年来,她辛勤耕耘、笔耕不辍,先后在《文艺研究》、

《戏曲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个人专著《寒窗三叠》。在承担大量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之余,她逐步深入对齐如山的研究,在《齐如山剧学初探》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广度扩展、深度开掘,先后发表涉及齐如山的30余篇学术论文,1998年她的《齐如山剧学初探》荣获第十二届田汉戏剧奖,2008年她的《齐如山剧学的科学意识》荣获第四届中国海宁杯王国维戏曲论文奖。

不再担任中国戏曲学院行政职务后,梁燕身兼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所通讯评议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多个社会职务,被邀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科研院所、知名院校、党政机关举办讲座,在教学、演讲、著书、评审等诸多事务中,充实而又忙碌。

“过去为了本职工作,牺牲了很多属于个人的机会。”对于自己所遭遇的起伏与曲折,梁燕显得通达而又坦然:“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不会因为一点挫折就放弃了奋斗的信念,不会因为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对待而放弃了善以待人和仗义执言。”曾有人将这世界上的人分为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世人对女博士的微词与偏见由此可见一斑。现实生活中的梁燕丝毫没有女博士的狂狷与不近人情,相反,却是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她真诚、热情、好客,喜欢烹饪、郊游,得闲时全家人一起去看电影、逛公园,再平淡的生活也争取过得有滋有味。

不再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主任后,有朋友安慰她说:“上天垂顾你,让你有时间照顾儿子,这是好事。应该为你祝贺。”梁燕自己也不禁感慨:是啊!这10多年来,出于对岗位的忠诚,一直忙于各种行政、科研、教学工作,对儿子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可一忙起来,她还是一头扎进书海中,以至于儿子向她抗议:“妈妈,您整天都是齐如山、齐如山的,我可不喜欢齐如山!”尽管这样,懂事的儿子还是很支持妈妈的事业,写完作业还会帮妈妈打字……

提及家人,温馨与感动洋溢在梁燕的脸上。“多年来,他们全力支持我的事业,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亲情的强大热力使我倍感温暖。尤其是我的爱人,与我风雨相契二十载,他总是默默站在我的身后,为我遮风挡雨,成为我最坚强有力的后盾,使我能够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风浪。他为我所做的一切远远超过了我为他的。”

当梁燕把即将付梓的《齐如山剧学研究》书稿送给学界泰斗郭汉城老先生指正时,年逾九旬的郭老欣然提筆作序,并一再叮嘱她好好教书,好好写书。郭老相信,梁燕一定能够做好这两件事情!

2008年岁末,倾注梁燕十余年心血的《齐如山剧学研究》问世。这本书全面梳理介绍了齐如山的剧学贡献、剧学特征和剧学实践,被当代著名戏曲史家周育德先生赞誉为:“是我所看到的海峡两岸迄今为止有关齐如山研究的最为系统、最为完备的一部著作”,“它的成就使得梁燕在海峡两岸对于齐如山的研究队伍里居于领先地位。”该书甫一上市,就在市场上热销,短短时间内就在业界引起轰动。

这些年来,梁燕于撰写《齐如山剧学研究》的同时,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倾注很大心力收集、整理、点校、勘正几百万字的《齐如山文集》。1962年,齐如山病逝后,台湾曾出版《齐如山全集》。梁燕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部全集其实尚未将齐如山的著述收罗穷尽,她多方搜求,又有新的发现。她所编校的新版《齐如山文集》暂定为11卷本,被列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即将付梓,成为学术界尤其是戏曲界的期待。

“一个把尊严不当回事的人,将来永远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一个把尊严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的人,是不会永远默默无闻的。”梁燕的故事印证了这句至理名言。

猜你喜欢
女博士戏曲教学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女博士的休斯敦记忆(二)
娶一个智妻
女博士的“反击”!脱口秀《娶妻当娶女博士》走红网络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