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注:作者简介:陈静(1981- ),女,汉,甘肃天水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西方当代文论,新媒体研究,文化研究。)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摘 要:网络文学十年发展,从文学的边缘走向主流,从精英话语走向民间草根精神,从自娱自乐走向了有意为之的职业写作,从个人的文学活动走向了商业化运作。网络文学以其“新”特质独树一帜。然而,网络文学的“新”特质恰恰在于计算机及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在再媒体化过程中对文学形成的影响,而其所具有的“新民间文学”精神也恰恰是在此过程基础上的一种大众文化指向下的传统回归。同时,文学体制与商业力量对这种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学;新媒体;再媒体化;去文本性;超文本性;文化;意义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
从1998年到2008年,网络文学①已经走过了十年风雨历程,从文学的边缘走向主流,从精英话语走向民间草根精神,从自娱自乐走向了有意为之的职业写作,从个人的文学活动走向了商业化运作。回顾十年,几番沉浮,当年以《第一次亲密接触》标志着中国网络文学兴起的痞子蔡也已经恢复了本名蔡智恒,成为了一名畅销书作家,而以写小资精致生活与都市情感开创网络文学写作新风格的安妮宝贝则转而成为一名印刷文学作家,宁财神的大名越来越多的以编剧身份出现在电视剧创作人员名单里,当年第一大文学网战的主力干将李寻欢则干脆下海,成为了一名书商。可以说,网络文学的“理想主义”时期已经随着这些网络写手的淡出江湖和“榕树下”被收购而烟消云散。而以天下霸唱、月关、血红、酒徒、江南等网络写手为代表的第二代网络文学则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在商业力量的推波助澜中,以起点文学网、晋江原创文学网、17k文学网等众多新兴的盈利性文学网战为平台,开创了中国网络文学又一次新的高峰。网络文学不论是在主题类型的多样化上,还是在销量和商业获利上,不仅超越了第一波网络文学,更是当代传统文学创作很难比及的。
与此相应的,是以印刷为载体和传播方式的传统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界为文学新生命的呐喊欢呼,近年来,不断传出传统文学体制对网络文学进行“招安”的新闻,有关网络文学的论文和专著也相继出版面市。对传统文学来说,网络文学的兴盛对在当代逐渐降温,甚至渐被遗忘的文学而言,不啻于一剂“强心剂”,使得文学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之中。文学理论界面对这一场新的文学浪潮也做出了回应,一时间,关于网络文学与文学终结的文章纷纷见诸于世。就目前而言,随着网络文学的声势日渐浩大、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应该说,网络文学的观念已经从初始的“网络文学”威胁论的恐慌中走了出来,人们关注的不再是网络文学取代或者终结谁的问题,转而去考察网络文学所体现的与传统印刷文学所不同的内在的合法性、本体性、审美性以及内在特征等等——越来越多相关论文、专著的出版也说明了这一点。②
但是,在网络文学以及为之摇旗呐喊的浪潮背后,却依然存在着一个悖论:人们越来越多的对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文学的身份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基于两点,一是网络文学大批量生产、粗制滥造,以及人们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不断的体验到了一种落差,从文学角度来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没有根本上的不同。二是随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合流和与印刷文学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网络文学似乎越来越不像网络文学。
如何理解这样一个复杂悖论的存在?其根本性的矛盾在于,网络和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媒体介入文学创作之中,以其再媒体化(remdiation)的过程影响了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恰恰是再媒体化效果在中国文化语境与文学体制中的具体表征,呈现出“新”与“旧”结合的面貌,这同时也是传统文学力量与商业力量基于这种再媒体化过程合谋的产物。
一、网络文学命名:作为媒体的网络与文学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无论是从创作主体、写作状态还是传播方式上,网络文学都呈现出与传统印刷文学不同的特质。而归根结底,这种“新”的特质源于计算机及网络,这种信息化浪潮下的新媒体介入文学生产活动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要理解网络文学的“新”特质,首先要从理解计算机及网络是如何与文学生产活动发生作用开始,体现在网络文学中,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网络文学”的命名上,即“网络”和“文学”是如何联系在一起。正如曾经有学者提出的质疑:“因此,网络文学的命名实际上是纠缠在了网络这一媒体上,而非文学本质的发展和变化。文学就是文学,我们从不刻意把印刷在纸上的文学称为‘纸质文学,也不曾把写在竹简上的诸子百家文章称为‘竹简文学,那么,‘ 网络文学命名的依据从何而来呢?”③提出这个问题原本是为了反对“网络文学”的特殊性,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介入到了问题的关键性所在,即“网络”作为一种媒介,在网络文学出现伊始就显示出了其对于“文学”以及传统印刷文学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进一步,对“网络文学”这个定义再进行具体考察,可以看到研究界对于网络文学的定义经历了从早期的五种版本到后来普遍流行的原创的、生存于网络空间的、借助计算机网络形成的的文学的转变。④而这也正是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最根本性区别所在。这种差异性的比较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在在《网络文学概论》一书中所总结的“媒介载体不同”、“文本形态不同”、“主体身份不同”、“创作模式不同”、“传播方式不同”、“功能价值不同”六种不同。其中“媒介载体不同”主要讨论“网络文学”“基于数码传输技术的互联网”的“数字化‘比特”媒介与纸介书写文学的“印刷”媒介的不同;“文本形态不同”则将网络文学分为五类,其中第一类“栖身网络的所有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的区别只在于文字文本的数字化,而第二类“网络超文本文学”、第三类“多媒体文学”、第四类“运用特定创作软件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作品”则更依赖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第五类则是在BBS、QQ聊天、个人博客、网络短信等中出现的“准文学”。就中国“网络文学”而言,多的都是第一种,即黄鸣奋在《超文本诗学》中所说的“本身虽非超文本,但却诞生在网络中、以网络为安身立命之地的作品,在国内广为人知的便是‘网络文学”⑤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和网络改变了文学的创作模式和生产活动。再进一步,我们从媒体发展和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新媒体的角度来深入的探讨这种改变。杰•戴维•波尔特和理查德•格鲁辛(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在《再媒体化——理解新媒体》中细致深入的探讨了媒体自身具有的特性。不仅从媒体发展的历史中对媒体的再媒体化历程进行的梳理和探讨,更重要的是将新媒体置于再媒体化的理论框架之内,通过对再媒体化的内在逻辑和最终指向的研究对新媒体的本质性特征进行了探讨。而再媒体化的两个内在的逻辑则是去媒体性(immediacy)和超媒体性(hypermediacy)。具体来说,去媒体性是一种视觉表征的风格,其目的是使得观者忘记媒介的在场,而相信他与表征的对象的在场。⑥而超媒体性是指“一种视觉表征的风格,它的目的是提醒观者媒介的存在。”⑦这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再媒体化过程,而这个再媒体的过程是伴随西方视觉文化表征开始一直影响至今的。其内在的根源即是对于从西方文艺复兴以降,“透视绘画,照片,电影和电视以至新数字媒体都在去媒介性和超媒介性,透明与不透明之间摇摆。这种摇摆是理解一个媒介如何使得它的前任以及当代其他媒体得到再流行(refashion)的关键。尽管每一种媒介都承诺通过赋予它的前任一个更去媒介的或者更真实的体验对之进行改革,但是这种改革的承诺不可避免将我们引至意识到作为一个媒介的新媒介。因此,去媒介性指向了超媒介性。”⑧
在新媒体中,计算机图像能够达到之前的媒体都无法达到的去媒体的效果,因为之前的媒体的表征都是以一定的视角达到特定的效果,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往往是为了某种寓言性的或者喜剧性的效果。计算机的程序员努力消除自身在人与计算机的互动中的痕迹,力图给程序最大的自动性,从而达到去媒体的目的。但是,新的视觉表征系统——Windows“视窗”的发明,“意味着计算机界面消隐入经验性的后台,而软件所依据的相似、类比则走到了前台。如果绘图相软件是“直觉的”,那它也仅仅是因为绘图箱是一个文化上相似的客体具有了直觉。图形界面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不仅仅是依据了文化上相似的对象,而且是涉及到了之前的媒体,比如绘画、输入和手写。创造了一套更为复杂的体系,在其中,表征的符号化的形式和任意的形式相互作用。”⑨这里所说的即是计算机视觉表征在努力去媒介化的同时,却因为在表征体系中包含了对之前媒体的借用,使得人们在使用这套表征体系的同时不断的重新回到使用之前的媒体的感受上来,从而在互动中意识到了媒体的存在。而数字媒体“能够在它的再媒体化过程中更加的积极。它努力使旧的媒介或者媒体再流行,保持旧的媒体的在场,从而保有了一种超媒体的感受”。⑩在此意义上,作者们认为万维网是最大程度上“包含”或者说“借用”了之前所有的媒体,也就是说,万维网使之前所有的媒体得以再流行。
二、 网络文学:文学在计算机及网络媒体中的再生
从波尔特和格鲁辛的理论可以看到,媒体发展是具有自身的内在逻辑的。而对于网络与文学的宁馨儿——网络文学而言,这种内在逻辑深刻的影响了网络文学的特质。网络文学作为“网络”(主要是互联网)这一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以一种新的去媒体化的方式让我们体验到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表征方式。计算机作为书写的工具,或者说媒介,以键盘、屏幕取代了传统印刷文学的纸笔书写方式,使得书写活动成为了一种符码成像的方式,而内在运作的机制却被隐藏在人机互动的背后。我们只需要使用软件,而不需要关心软件是如何在计算机内部运作。而图形界面对文字书写的重新编码使得文字的立刻呈现,以及网络传输的便捷、快速都使得书写本身不再如“印刷”时代那样大费周章。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有人提出,“网络时代的许诺是:人人都可成为艺术家”珺11;其次,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的网络文学的文本表征以数字的(digital)生存状态使其看似成为了脱离了“实体性”(materiality)的纯粹文本呈现。因为“一个数字文件, 不论是文本,图像还是声音文件,都是用计算机代码写的一套有效的数学指令,即1和0的字符串。”而数字的“作为一个一般的词常用于指使用二进制代码的数据处理和编码信息,二进制代码即指在注册表中用数字1和0代表电路或者作为电子脉冲传输中两种不同的电压。”由此,数字媒介简单定义如下:“将离散单元创造成一个系统的中间代码。 数字代码将所有东西都分解成一致的可交换的比特(或字节)。而数字代码可以解释聚合媒体和创造新媒体中出现的大多数激进可能”。珺12由此可见,数字媒体以一种系统的中间代码,即二进制代码来表征对象。在这个表征系统中,不存在表象上的差异性——因为所有的代码都是1和0的字符串,也不存在“物质性”的差异,因为所有的二进制代码“还原”成为了“电路或者电子脉冲传输中的两种不同的电压”。也就是说,该表征系统对于其所生成或者创造的媒体,比如网络来说是“虚拟的”,因为我们并不直接看到或者感受到这种电子化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作为文本的承载媒介,所呈现出的特质是“虚拟的”,也是“去实体性”(immateriality),同时也是透明的;第三,“网络”,作为“一种通过TCP/IP协议交流的计算机全球网络。”珺13不仅是一个硬件(计算机,路由器,电缆或者无线的传输装置和接收器)和软件(提供用以不同机器连接的规则的协议)系统,在泛指意义上的网络(network)中创造了“网中之网”,“提供了一个规则的开放系统,以使信息能够得以快速方便的从一个机器传递到另一个机器。”珺14而且在抹平地理意义上的空间的同时,创造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为“网络文学”开辟了超越三维之外的“四维空间”。在比喻的意义上,这也就是“赛博空间”——“这个比喻同来描述‘一种社会设置的感觉,这种社会的设置纯粹地存在于一个表征和交流的空间……完全存在于计算机空间中,通过日益复杂和流动的网络散布。。”珺15在这个网络不断流动又同时相互交织的空间中,“网络”媒介本身不再成为关注的重点,甚至,在某些研究者看来,赛博空间中的文本——赛博文本(cybertext)“关注与文本的机械的组织,将纷杂的媒介定位为文学交换所必需的一部分”。珺16可以说,去媒介化在“赛博空间”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实现,文学成为了开放性的“文本之网”(the network of text)。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网络文学中的文学真正成为了德里达意义上的“文本之外无物”;第四,在这样的一个赛博空间中,网络文学的观者往往以一种沉浸(immersion)的直观体验面对“文学”表征本身。“文学”也因此成为了这种体验的最直接也是最好的表征方式之一。正如一位网络写手所说“我希望网络文学始终是业余而纯净的。不要让文学成为作者的物质生存支撑点,从而使写作本身成为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珺17
正是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学生产方式与生存空间以及感受成就了网络文学的“新”特质。同时伴随着对于透明性理想追求的还有另外一个表征逻辑,即超媒体性。在赛博空间中的网络文学又因为媒介自身的限定——网络书写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观者意识到了媒介的存在。伴随着计算机书写的虚拟性和主体的抹除,取代传统书写及印刷工具的是通过视觉文化的界面操作的人机对话。而这种对话要求观者必需掌握基本的对话能力,即掌握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技能,这使得人们意识到他们需要学习和接受一套新的媒介使用方法,而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人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将自身放置于媒介的挑战之下,比如超文本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P2P等网络技术的发展都使得人们难以停止追赶的步伐,这样的一种境地如何让他们漠视媒介的存在?在这样一个享受着“去媒体化”过程中带来的全新感受的同时,网络文学又以技术发展的不均衡性为自身划出了界线——网络文学的创作必须具备最起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而在当代中国,掌握这种技能的多是20世纪70、80年代之后的年轻一代,对他们而言,更容易也更顺理成章的接受和体验网络媒体的去媒体化所带来的自由空间和写作快感,同时他们所具有的理想、热情与强烈的情感诉求在体制内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转而成为了一种与体制的距离感和抗拒,从而也使得网络文学与以纸笔书写,印刷出版的传统文学区别开来。
三、“新民间文学”精神:网络文学大众文化
指向下的传统回归
“新民间文学”精神是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者提出的:“网络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的主要标志在于:它是一种文学回归大众的‘新民间文学,充分体现了网络虚拟世界的自由性,并且蕴含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珺18而这种精神主要则体现在网络文学的语言、大众化的文学空间、“粗口秀”的叙事方式和抵制崇高的精神姿态。珺19这一方面正与之前提到的网络媒体的去媒体化有关,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恰恰就是“赛博空间”所具有的特质,在“赛博空间”中游荡的任何话语中都可以体现出这样的一种特质,而并非网络文学所专有。因此,所谓的“新民间文学”精神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即向民间的回归。珺20这种民间回归指向的恰恰是一种娱乐精神至上的大众文化,而其所回归的归处则是传统文学本质观。
如前所述,再媒体化过程中,去媒体化和超媒体化是再媒体化过程中的两条基本逻辑,而其根本的诉求则是力图达到透明化的效果。如果忽视了这个最终诉求,我们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个矛盾,一方面,很多网络文学写手和商业运营者都认为网络文学就是一种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没有区别;另一方面,大家又在呼吁网络文学不能用传统文学的标准来判断,而研究者也说网络文学是一种“新”的文学。其内在的根源在于,网络媒体的再媒体化过程恰恰是在让人们意识到网络媒体以一种新的方式介入文学的同时,又因其透明化的理想诉求使得网络文学回归到了“文学本质”观的问题上。而在不断追求“文学性”的过程中,网络文学回归到了“印刷文学”的传统之中。最具体也是最突出的体现在对“网络语言”、叙事以及文类所做出的各种尝试和突破。比如,对符号化语言、图像性语言的借用,某些学者从语言学现象上称之为词的“借贷”现象:“网络‘黑话在文学中出现,其实就是一种词的‘借贷现象。这种词的借贷现象是和文化的借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珺21再比如,对于叙事逻辑的打破,以戏仿、恶搞等原本就存在于印刷文学中的书写和修辞方式重新书写“经典”。这些方式并不是网络文学所独有的特质,而是从口头文学以来,经历漫长的书写、印刷文学所形成的文学表征方式。在这种意义上而言,超媒体性使得网络文学向传统的维度回归,这也就是如上提到的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称之为的“新民间文学”精神的回归。珺22
然而,必须要意识到导致这种回归的并不仅仅是网络媒体自身的力量。事实上,任何的文学生产活动都必须受到其文学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对于网络文学而言,想要“正名”,就必须要找到其内在的根基,即文学本质观:网络文学也是文学,与传统文学并无不同。这种非媒体化甚至去媒体化的“文学”的观念使得网络文学从诞生伊始就与传统印刷文学有着无法割离的血肉联系。而文学体制在面对新生的网络文学的挑战和威胁时,逐渐采取了一种“招安”的方式。2006年,长沙市作协一次性吸收了18名网络写手入会。2008年9月,30位全国各省市的作协主席、副主席参加了一场“作协主席小说大赛”,同年12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了第二届“媒介文化与网络文学高层论坛”,与会的不仅有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四十多名学者、专家还有红袖添香、晋江原创网、17K等著名文学网站的主编,而在同月,由中国作协指导,中国作家集团和中文在线共同主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对十年来网络文学的总结则体现了网络文学与主流文学最直接和最深度的对话。而在这次评点中,用传统文学的标准评选网络文学作品也成为了网上网下争论的热点。如此种种,恰恰说明了,网络文学正是以一种“新民间文学”的精神成为了传统文学体制在新的信息时代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而其根本就在于两者之间分享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传统印刷文学的本质观。而正是这种基于印刷文学传统的本质观影响了在文学体制与商业力量合谋下的网络文学却在另一方面促进了印刷文学的再流行。
四、印刷文学的再流行:传统文学体制
与商业运作下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向传统的回归,还体现在网络媒体的超媒体性上。麦克卢汉早在《理解媒介》中就指出,我们所讨论的当代的媒介,实际上都是对之前媒介内容的一种借用。“媒介的影响变强仅仅是因为它作为‘内容给了另一个媒介。电影的内容是长篇小说或者戏剧或者歌剧。电影形式的影响与它的程序内容没有联系。书写或者印刷的‘内容是口语,但是无论是印刷或者口语,读者几乎根本没有意识到。”珺23而这种无意识的借用恰恰就是媒体再媒体化的体现。对于网络文学来说,网络借用了之前的媒体,主要是印刷文学的内容,并使得印刷文学在当代得到了再流行。这主要表现在:一、通俗文学的繁荣与多种文学类型在网络中的再现。大陆“网络原创文学除了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体裁外,带有纪实性的心情告白、网恋故事、琐屑人生、旅游笔记、校园写真一类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珺24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日记、笔记、游记等更多涉及个人隐私、在印刷媒介中趋于衰落的文体却因为“赛博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文学的大众化得到了复新;二、促进了文学的印刷出版的再流行。 这主要体现在跨媒体出版上。网络文学跨过媒介的边界,以纸质媒介的方式走下网络,不仅促进了“网络文学”在非网民中间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纸质媒介的出版,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作为传统文学体制有益补充的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引起传统文学体制的重视,其原因恰恰在于商业力量的介入为网络写手提供了了不依赖于体制而在市场中生存甚至名利双收的机会和可能。“2008年3月,以《鬼吹灯》系列成名的网络作家天下霸唱以年收入385万元入选‘福布斯2008中国名人榜,成为网络作家入选该榜的第一人。《明朝那些事儿》系列的作者当年明月则以225万的年收入也挤到榜内,位置在刘心武、石钟山等传统作家之前”。珺25这对当代的印刷文学作家来说,恰恰是文学体制所不能给予的。究竟是靠体制吃饭,还是在市场找饭吃?这对于印刷文学作家来说成为一个两难的抉择。而少数网络写手在商业包装之下的暴富为印刷文学作家开启了一条可能靠文学就可以通向掘金之路的大门。因此,这也致使得文学体制在吸纳新生力量、兼顾市场效应、获取大众认可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学作家纷纷“上网”。而商业力量对此乐见其成。一方面,网络文学的产业化经营初见端倪。从最初的文学网战收费,到以游戏起家的盛大网络自2004年至今先后以收购和战略投资的方式整合了三个国内著名的文学网站:“起点中文网”、“晋江原创网”和“红袖添香网”成立了“盛大文学有限公司”,以产业经济的方式将网络文学商业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珺26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商业力量以名利双收的诱惑推动了一系列活动促进传统印刷文学作家对“网络”的介入。而面对文学网站提出的文学网站将成为“写作明星制造厂、写作富翁流水线”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将文学变成了直接产生利益的资本。而另一方面,在促进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合流之下,商业力量采取了跨媒体出版策略,于是,传统文学网上连载,网络文学改变成电视剧、游戏都已经成为不算新闻的新闻。而其中,在利润蛋糕上分的最大一块的依然是印刷文学。从最早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到后来的《悟空传》、《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再到第二代网络文学写手的《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等等,面向市场的精心包装和宣传都将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从网上转到了网下。在各大书店畅销书的展台和流行小说的书架上,网络文学的纸质出版物都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阅读的受众也不再仅仅限于网民。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出版不仅仅促进了印刷文学的再流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得商业力量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但是,在计算机与网络中再生的网络文学尽管体现出了“新”的特质,但其“新民间精神”所体现出的大众文化指向下向传统的回归,使得网络文学的“新”显得不再那么新,而传统文学体制与商业力量的合谋不仅仅逐渐的抹杀了网络文学的“新”,更使得市场利益驱动下的受益最大化成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关键。这也难怪那些曾经为网络文学的新生欢呼的人们却越来越为此感到迷茫。网络文学究竟该往何处去?我们究竟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网络文学”?这已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此处主要指中国大陆的网络文学,不包括台湾地区及港澳地区。
② CNKI中国期刊数据库中2007年至今,篇名中包含“网络文学”的就有233条; 近5年,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的博士论文关键词为“网络文学”的有7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到的以“网络文学”为关键词的硕士学位论文共有113篇 ;相关论著的情况参见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③ 参见许列星《网络文学及其文化思考》,载于《当代文坛》,2002年第3期,第93页。
④ 参见国盛英《内网络与文学研究综述》一文,载于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⑤ 参见黄鸣奋《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7页。
⑥ Remediation——Understanding New Media,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p272-73.
⑦ 同上,第272页。
⑧ Jay David Bolter and Richard Grusin, Remediation——Understanding New Media,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The MIT Press, p19.
⑨ 同上,第32页。
⑩ 同上,第46页。
B11 参见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载于《文艺评论》,2000年第4期。
B12 The New Media Handbook,Andrew Dewdney and Peter Ride,Routledge,2006,p228.
B13 http://what-is-what.com/what_is/internet.html.
B14 The cyberspace handbook,Jason Whittaker, Routledge 2004,万维网是互联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B15 Slater, Don,‘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Identity Online and Offline', in L.Lievrouw and S.Livingston (eds),The Handbook of New Media, London:Sage, 2002, p533-46.
B16 Espen J Aarseth,Cybertext: 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Balto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p1.
B17 参见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一文,http://dept.cyu.edu.cn/zwx/jiaoxueziliao/wdewangluowenxueguan.html.
B18 参见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3页。
B19 同上,第103-113页。
B20 参见李寻欢《我的网络文学观》一文,http://dept.cyu.edu.cn/zwx/jiaoxueziliao/wdewangluowenxueguan.htm.
B21 参见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B22 欧阳友权《话语平权的新民间文化》,《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第132页。
B23 Mcluhan, Marshall,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Times Mirror,1964,p23,24.
B24 参见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载于《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以及欧阳友权主编《网络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B25 参见李想《网络文学写手冲出“山寨”主流开始“招安”》一文,原载《中国新闻出版报》,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8482391.html,2008年12月9日。
B26 参见钱亦蕉《文学,“梦”开始的地方——盛大文学公司CEO侯小强专访》一文, 载于《新民周刊》,2008年10月27日。
参考文献:
[1]吴功正.重塑文学精神.[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8.
[2]黄鸣奋.艺术与混合现实[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74-78.
Traditional Recurrence as a kind of New literary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predica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CHEN Jing
(School of liberal ar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Abstract: During the past 10 years' development, Internet literature moves towards the mainstream from margin to the centre and counters the elite discourse with a kind of new folk spirit. Meanwhile, the writing was transformed into a profession from the personal hobby. It's not only an individual activity but a commercial operation.As the most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the "newness" of the Internet literature should be seen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ocess of remediation of the computer and Internet as a kind of the new media on literature. In this process, directed by the mass culture,the "new folk spirit" of Internet literature implies a movement returning to tradi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literary institution and the commercial power.
Key Words:Internet;Internet Literature New Media;Remediation Immediacy;Hypermedi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