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詹德斌 本报特约记者 罗山爱
朝鲜25日称“成功进行地下核试验”,让最近朝核问题的关注度达到沸点。美韩情报机构认为,朝鲜一直在努力获取可靠的核能力,但这个东北亚国家的神秘核力量究竟如何,却是各种说法不一。
可制造6-7枚核武器
关于朝鲜是否拥有核武器,长期以来各方说法相互矛盾。朝鲜自2006年10月进行核试验后,一直对外宣称已拥有核武器。但韩美两国认为,朝鲜2006年的核试验当量在1000吨以下,并非核弹试验而是核爆破装置试验,并且只取得部分成功。因此两国始终没有承认朝鲜的核能力,韩国联合参谋议长金泰荣表示:“朝鲜拥有可制造6-7枚核武器的钚,这一点可以肯定。但朝鲜是否制造了核武器,还无法确定。”美国外交领域智囊团在最近发表《美国核武器政策》报告中称:“朝鲜虽然于2006年10月进行了低性能核装置爆破试验,但应该尚不具备核武器部署能力。”不过,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里昂·帕内塔不久前突然表示,朝鲜2006年引爆的是核武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也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称,朝鲜已经开发了多枚核武器。
据美国“原子能科学家联盟”网站提供的数据,到1994年第一次核危机爆发时,朝鲜可能从宁边核设施中获得了58.4公斤的钚。韩国国防部今年2月23日发表的《2008年国防白皮书》介绍朝鲜的核能力时说,朝鲜拥有40多公斤钚,可制造6-7枚核武器。就威力而言,美国专家估计朝鲜核弹头的当量约1-3万吨,重量为500-1000公斤之间,离实战要求尚有一段距离。
3000人专门研究核问题
朝鲜在核能力上的突破,更多是得益于长期以来的人才培养和设备建设。据韩联社25日介绍,朝鲜与核有关的现役专门研究人员约3000名左右,而其中与生产核武器有关的核心人员约200名左右。朝鲜核物理研究的主要机构是金日成综合大学和金策工业综合大学。金策工业大学甚至将核电子工学专业和相关应用专业都转到宁边的物理大学。该大学共包括核材料、核电子和原子反应堆等3个系10个专业。据称,物理大学非常重视宁边地区大规模使用设备实际操作,最后一个学期大部分时间都派到现场进行实习。该大学隶属于朝鲜人民军,详细情况很难了解,其他大学的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该大学的存在。据称,朝鲜核工程的核心人物之一是71岁的徐相国。徐相国公开的正式头衔是金日成大学的系主任,但秘密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负责包括核试验和创新核政策在内的所有工作。韩国情报机构透露,徐相国几乎不讲课,而是在宁边核设施度过大部分时间,而且还独自前往俄罗斯旅行,依靠他在苏联留学时的人脉,购入与核有关的设施和零件。他住的公寓也由国家安全保卫部严密警卫。
除了研究队伍的培养外,朝鲜在国内18处建有20余座核设施,这些设施包括铀矿、精炼厂、核燃料工厂、核反应堆、回收设施、核试验场以及研究机构,具备完整的核武器研制和生产能力。其中许多设施功能显然是重叠的,但朝鲜基于保存战争实力的考虑,依然积极进行军事核工业的“备份”。朝鲜核试验的基地位于咸镜北道花台郡吉州以东15.4公里处的万塔山。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朝鲜军队的车辆曾长期从万塔山中运出土方,一纵一横的两条大型坑道初具规模,美国专家根据卫星拍到挖掘坑道形成的土堆图像,推测那条纵向坑道可能深达700米,几乎将整座山体挖空。
投送能力尚不足
尽管这次朝鲜宣称核试验取得成功,但可靠的核武器并不只包括核弹头,还必须拥有相匹配的运载工具。朝鲜拥有较强的弹道导弹研制能力,现有的“火星”、“劳动”系列弹道导弹都可携带500-1000公斤的核弹头。但美国情报部门认为朝鲜现在还无法对核武器进行小型化处理。韩国原子能研究所也宣称:“要将核弹装在导弹上,核弹重量需低于500公斤,朝鲜技术不足,无法将核弹微型化。”
除导弹之外,朝鲜还可利用飞机和潜艇发射核弹。朝鲜现有远程作战飞机为俄制伊尔-28轰炸机和苏-25攻击机,但这两种老旧机型很难穿过现代化防空网。美韩官员还怀疑朝鲜改装了“罗密欧”级潜艇,将鱼雷舱变成导弹发射平台,朝鲜海军可用它秘密将核弹运送到靠近日本沿海进行发射,但这种模式的安全更难以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