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李潇本报记者 黄培昭
近日,沙特阿拉伯新闻部颁布了一项针对着装的新规定:本国所有出镜播报新闻的女主播,工作期间必须戴面纱,否则将对其予以处罚,最严重的处罚将是被解雇。
“中东在线”网站25日报道说,作为“试点”的沙特电视二台已经接到新闻部的上述相关通知,并从本周开始,要求本台所有女性主持人一律戴面纱。沙特新闻部的一位官员说,要求女性电视从业者规范着装的正式规定将很快下达到各大电视台,各电视台必须严格遵守,认真执行,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按照新的着装规范,女主持人在工作时不得露出头发和面部等,同时必须保持端庄、自然和大方。但据业内人士说,电视台的女性职员在非“出镜”时间可以不戴面纱。
沙特国内有不少优秀的女主播,她们主要从事与新闻、体育、专题节目和对话类节目有关的主持工作。由于语音纯正,语言标准,沙特不少女播音员在阿拉伯国家非常有名,常被一些更前卫和开放的大电视台“挖走”,如著名的半岛电视台,就有来自沙特的女主播。事实上,沙特体育和消息类的女主播数量确实正在减少。
对于新闻部的该项规定,多数沙特民众表示赞同。在沙特“E—信息”网站中有当地网友评论表示,面纱的回归是对传统习俗的肯定和传承,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席卷各国的今天,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信仰者对各自独特风俗的有意识保护,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不过,也有部分民众对该项规定持保留意见,认为“解雇”的惩罚措施过于严厉。
在伊斯兰国家,按照教义规定,妇女出现在公共场合时,必须身着黑袍,以面纱遮面,同时必须有家中男性亲属陪伴,父亲、兄弟,甚至是未成年男童都可担当此任。在部分海湾国家的偏远地区,妇女要终身蒙面,即使是在家中面对自己的丈夫。此前记者的一位女性同行赴沙特采访时,因“单身女性不予入境”,险些滞留机场,后来通过沙特新闻部的协调才得以入境,而在此后几天的采访中,所聘请的当地华人男翻译就成了她外出必备的“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