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无核化政策演变看日本核武器发展动向

2009-05-26 00:34孟鲁斌吴忆平
现代军事 2009年3期
关键词:条约核武器日本政府

孟鲁斌 吴忆平

《日本宪法》、无核三原则、《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制约日本发展核武器的三大制度。但是,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近几年,在国际核裁军停滞不前和日本国内政治的影响下,日本在拥有核武器问题的态度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约束日本无核化政策的依据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放弃了建立独立、完整军队的权利,只能保留自卫力量。既然不能有战争力量,那么就不能拥有核武器,这样就产生了日本无核化政策。日本的无核化政策主要受《日本宪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无核三原则”的约束,这是制约日本无核化的约束性文件和法律依据。

《日本宪法》是日本无核化政策的法律基础

1947年修改的《日本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虽然《日本宪法》中没有规定日本不能拥有核武器,但“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的精神实质就包含着不能拥有核武器。同时,在《日本宪法》的基础上,日本政府1955年制定了《原子能基本法》,该法阐明了利用原子能的目的,严格限定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范围,禁止研究、制造和拥有核武器。

“无核三原则”是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基本原则

1967年,日本前首相佐藤荣作提出了“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生产、不运进。这既是日本政府无核化政策的基本框架,也是以后日本历届政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为确保“无核三原则”落实和自己不遭受核打击,日本和美国签订了《美日安保条约》。在《美日安保条约》的庇护下,日本不需要拥有核武器,依靠美国的核遏制确保国家的安全,确保不再遭受核打击。在“无核三原则”和《美日安保条约》基础上,1996年以后的日本《防卫计划大纲》又明确指出,针对核武器的威胁,一方面,要以创建无核世界为目的,与国际社会一道进行核裁军努力,最终目的是消除核武器:另一方面,在有核的情况下,要依靠美国的核遏制力量,消除核战争,达到保存自己的目的。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日本无核化政策的约束性文件

1970年3月5日生效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家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日本政府一直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坚定拥护者,是国际核裁军的骨干力量,在推动国际核裁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是一个无核国家,必须遵守“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的准则。

日本无核化政策的变化

在日本右翼势力的影响下,日本的“不安全感”被成倍放大,加之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日显弱化,日本虽然受《日本宪法》、《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无核三原则”的约束,始终没有迈出拥有核武器的脚步,但无核化政策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日本民间对无核化政策的态度发生变化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打击的国家,二战后,日本人民在禁核的道路上,一直主张禁止和销毁核武器,反对核战争,在民间成立一定数量的反核组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方面由于世界核裁军停止不前,核大国更加依赖核武器,无核国家为了成为军事强国争相研制核武器的影响,另一方面,二战后出生的国民开始登上日本政治舞台,他们不了解战争的痛苦,对于核袭击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缺乏感受,而老的日本民众对二战历史逐渐淡忘,对“是否拥有核武器”这一问题变得麻木不仁;加上日本国内对拥有核武器的宣传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日本右翼势力控制的媒体,大势宣传“有核论”,民间的“无核化”思想渐渐发生着变化。

而在日本学术界对是否拥有核武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的保护下,不需要发展核武器。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日本承受过核武器的创伤,一直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支持者,如果发展核武器将令日本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破坏,影响日美关系,使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受到打击。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不可能有效地保护日本,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日本不可能永远受到美国的核保护,担心美国会在必要的时候割舍日本利益而保自身:此外国际上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执行越来越苍白无力,多数恐怖国家都在寻求核武器,相邻的中国,俄罗斯,朝鲜都拥有核武器,因此日本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而在朝鲜核试验后,原认为“不需要发展核武器”的部分学者观点也发生了变化,据称,已有50%理论科学家认为“日本有必要研究核武器”,他们认为在美国核保护下发展“有限核武器”是必要的。

日本无核化政策的法理基础发生变化

(1)加快了修改宪法的步伐把“防卫厅”升级为“防卫省”,虽然一字之差却发生了质的变化。防卫厅的权限很小,部队的一切军事行动必须由国会批准,防卫省则不同,可发布战争令,不须由国会批准,同时为“自卫队”改为“自卫军”创造条件。日本政府为实现“由经济大国到政治大国,再到军事大国”的梦想,首先要有宪法的肯定。因此,日本的“修宪论”者开始摇旗呐喊,公然叫嚣对《日本宪法》第九条进行修改,要有自己的陆海空军。一旦《日本宪法》有关条目被突破,日本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研究开发先进的武器装备,甚至发展核武器,从而使“有核化”具有了法律保障。

(2)逐渐远离“无核三原则”近几年日本政府时刻担心自身被笼罩在中国、俄罗斯、韩国和朝鲜的阴影下,认为自己越来越“不安全”。他们认为以前提出的“无核三原则”已经过时了,而且正是由于日本恪守“过时”的东西,才在国际上没有应有的话语权,不得不在多方“威胁”面前畏首畏脚。在军事上,日本对美国开始由“依靠”变为“配合”,不想在美国的保护下生存,想自己做主。

(3)摆脱《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约束日本国内的右翼人士长期以来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耿耿于怀。他们认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束缚日本手脚的枷锁,如果没有这些约束,以日本自身的实力,必定能很快建立一支高科技,信息化的有核国防力量。正是由于这些条条框框,才造成了日本目前面临的困境:空有超强潜力,无法将雄厚的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为国防实力。在右翼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日本国民认为,就连朝鲜都拥有核武器,日本怎么能落后。

日本政要拥有核武器的思想发生变化

近几年,很多日本政界人士认为,美国在美日同盟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日本防务缺乏自主性,害怕美国会在必要的时候,为了自身利益舍弃日本只有积极发展自己的军

队,拥有核武器,才能确保自身安全。因此,1999年,时任日本防卫厅长官的西村真悟就发表了“日本不考虑拥有核武器使得日本在国际体系中任人宰割”的言论。2002年,自民党党首小泽一郎就表示“日本制造核武器非常简单,我们的核电厂里拥有足够的钚元素,足以制造三四千枚核弹头,日本一夜之间就可以拥有上千枚核弹头。“虽然言论比较夸张,但足以说明日本在制造核武器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小泉上台以后,在日本政界,认为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的言论不断升级。安培晋三和福田康夫在2002年都发表了“拥有核武器”的言论,他们不但没有因此受到影响,相反都先后做了日本首相。2006年9月,时任首相的安培晋三就表示“不应该死守无核三原则”,10月,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后,时任日本外相的麻生太郎即宣称日本应对“是否拥有核武器”进行公开讨论。就连老前首相中曾根康弘都忘记了二战日本受到的核打击,他在2006年12月25日日本保守派月刊《正论》中刊文指出:日本不能完全依赖美国。他认为“拥有专守防卫的核武器并不违反宪法”。以上政客们的言论就足以证明在日本政界同意拥有核武器的人不是少数,他们的言论直接影响着日本的核政策发展方向。

日本核武器发展动向

从核武器的实战性看,成功研发核武器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核原料储备、尖端核技术和核运载技术这三大条件。日本拥有世界经济强国头衔,掌握全球尖端科技,虽然承诺“无核三原则”,但实际日本已经具备了拥有核武器的条件。

核原料大量储备

日本的核电技术在全世界是屈指可数的,所以,日本利用民用核电需要为名,大量储存核原料,其钚的储存量和储存的增长速度都是惊人的。从核原料的储存方面看:国际原子能机构从日本内参信息得到:截至到2004年12月,日本钚的储存量已达到43吨,可以生产5000枚核弹头。据联合国专家预测,到2010年,日本国内钚的储存量将达到60吨,如果加上从英国和法国引进的40吨左右,2010年前日本钚的储存量可以达到100吨,这足以生产10000枚核弹头。二是从核原料的增长速度看。现在日本每年有近8吨的钚储存,如果按照这一速度增长,到2020年日本钚的储存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钚材料的储备国,成为世界第一。虽然日本政府1997年曾书面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承诺,保证遵守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的“无过剩钚”原则,小小的日本国怎么能需用这么多钚?如果有“过剩钚”,这些钚将会用到哪里?这是世界人民所关注的问题。

具备尖端核技术优势

日本政府一直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借口,打着民用的旗帜,不断加大对核技术的研究投入,核技术已经成熟,多项技术甚至已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在核技术方面,日本拥有全世界唯一的大型螺旋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唯一具备能够从乏燃料中分离出钚的无核国家,是世界上唯一具备浓缩铀再处理工艺的无核国家。从日本核技术看,日本核技术水平现在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已具备生产核武器能力。日本知名原子能专家高木仁三郎1999年所说的“日本如果决心制造核武器,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星期就可以制造出来,日本实际上等于已经拥有核武器了。”在资金投入方面,日本政府对核能研究投资不断加大,仅以2006年为例,日本政府在核技术方面的投资就高达2万亿日元,占当年日本政府能源研发资金的64%,现在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从以上资料可以推出,日本想拥有核武器,半年之内制造出核武器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拥有核运载技术能力

日本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究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后在美国的帮助下,1970年2月就把卫星送入太空,成为第四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特别是近几年,日本的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发展迅速,现在已基本掌握了研发洲际导弹的基本技术。例如日本M-5型火箭,它可把2吨重的卫星送入250千米太空,M-5型火箭虽然主要用于发射卫星,但是经过技术改进,足以把2.5-3吨重的核武器送到10000千米以外。

总而言之,在日本政界的纵容下,右翼势力更加猖狂,认为拥有核武器是军事大国的象征,鼓吹有核的言论不断升级,加之日本国内民间对拥有核武器观点发生了变化,日本有核的道路不会太长。无论怎么说,日本拥有核武器都不是世界、特别是亚洲的福音,只会为今后的世界局势增添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猜你喜欢
条约核武器日本政府
俄宣布退出《开放天空条约》
美不续签俄美仅存军控条约?
网络黑客比核武器更可怕
《马关条约》原件
日本防卫费或超2000亿日元
瑞典智库:全球现有1.63万件核武器
《里斯本条约》有望通过
受伤的相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