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

2009-05-25 03:32曹仕煜周文燕陈永峰
广西教育·C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解剖学护理学医学教育

曹仕煜 周文燕 陈永峰

[摘要]针对目前中等医学护理专业的解剖教学存在的问题,应对护理解剖学课程结构进行适当改造,重点突出护理专业所需求的解剖学知识,并与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互相穿插渗透,全面推行问题解决型教育。以促进对学生整体护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中等医学教育

目前中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为:大幅度精简和压缩医学基础课,较大比重地增加人文社会学科课程,突出护理,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在这种趋势下,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课时大幅度减少,由原来的150学时左右压缩到不足70学时。为了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应借鉴国外先进的护理教育模式,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作相应的改革。

美国是世界上护理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护理教育绝大多数以护理学士课程为主,而且经过护理学士课程后的护生还需要经硕士课程培养才能成为专门化的儿科、麻醉护士。学生的起点高,素质好,基础扎实,可以适当缩减基础课程课时,如人体解剖学的课时一般只有50学时左右。

我国的护理教育主要以中专教育为主,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普遍不够扎实,特别是人体生理结构知识严重缺乏。虽然目前大力提倡基础教育,但实际上还是“应试”教育占主流。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学新生不知道心、肝、肺、肾等这些人体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位置。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古老的形态学科,其知识点均来自解剖学实践和临床实践。中学虽然设有人体生理卫生这一门科目,但学校不够重视,有时甚至要求学生只需学好主要科目(即考试科目)。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时普遍感到困难,对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例如学习矢状切面模型,仍有不少学生表示弄不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大幅度压缩解剖学课程课时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时也难以通过几十个学时的解剖学教学让学生学习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从另一方面来说,突出护理教育与解剖学教学并不是相矛盾的。突出护理并不一定是需要减少解剖学学时,关键在于如何改革现有的解剖学教学,并使之与护理教育密切地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学习,才会有切身体会,才能学以致用。

从课程体系和结构上看,现有的中等医学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本科“压缩版”,无专业结构层次特点。在课程安排上追求专业化、基础化,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点主导地位,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是知识被动授受者,其动手能力、创造性较差。面对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中等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围绕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

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为:加强综合教育的因素并与劳动结合,对个体的全面发展目标不仅是重视名次发展,还重视情感、意志、思想道德的发展;课程内容日趋合理。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医学教育改革也在朝着综合、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作为医学中等教育。更应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特点,以及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趋势,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等医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应围绕面对21世纪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第一,应抛弃那种过分基础化和专业化的倾向,取消那些知识已老化的课程,不断增添具有新知识的课程;第二。在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打破学科间界限,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性和融洽性;第三,应遵循认知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强学科间的有序连贯性。基础学科是专业的基础,改革基础学科如不断加强优化组合,势必影响护理专业课的学习。因此,优化基础学科应从系统、科学、整体的观点出发,加强学科间的广泛联系,删去那些重复、繁杂的内容,增强实用性内容,改革前后课程分离、基础与临床脱节的课程结构,应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社会;第四,应增设人文学科和文献检索等内容,以培养学生从事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卫生宣传教育及自学等能力。

护理解剖学已成为临床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现代护理学的基础,目前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护理教育的特点,内容跟本科教材太多雷同。课程结构倾向于“学院型”,强调系统知识学习,教学内容过深过细。如脑干的内部结构,大纲安排的内容包括脑神经运动核、感觉核、薄束核、红核、黑质的位置和功能,内侧丘系、网状结构的概念等。这些内容既深奥难懂,对临床护理又无多大实质性用处。应针对护理专业所需要的解剖学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应紧密结合护理专业特点,既要保障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系统性(较系统掌握人体基本的形态结构),又要突出其应用性,适当增加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利用立体断面来显示平面形态结构,如用脑切面来显示脑的内部结构等。同时适当增加与注射技术相关的解剖内容;常用的浅静脉注射的穿刺位置、肌肉注射的部位、层次、结构、毗邻的关系及肌肉注射定位的髂前上棘、髂嵴、股骨大转子、肩峰等骨性标志;与导尿有关的男、女性尿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灌肠有关的直肠、乙状结肠的位置、形态结构;急救时的动脉压迫止血点、气管切开的位置、层次、毗邻关系等。而对那些与护理专业暂时无关联的、过细的、过于理论性的解剖学内容可以暂放一边,待毕业后继续教育时再行学习。这样在护理人员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之后,再回过头来学习这些,相对护理人员来说更加容易,而且也是护理人员自身迫切需要加深学习的理论内容。

在实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使解剖学与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互相穿插渗透,通过大体解剖学的形态结构来阐明其机理,如注射操作中可能造成的神经损伤等。程田志等进行了系列的静脉穿刺、肌内注射的应用解剖研究,阐明了这些神经损伤的原理和预防方法,填补了护理解剖学领域的空白,从而加强了临床应用,缩短解剖学与临床学科的距离。通过全面采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基础理论课,以临床为引导促发学生参与,投入教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融会贯通所学的基础课知识,这对因各学科分别授课而带来的忽视人体学整体的缺陷,是一种很好的弥补。目前,我国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远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实际应用的需要。护理专业具是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而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实现正是建立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的。

解剖学教材可以缩编、精简,做到少而精,突出护理专业的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才是主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将解决病人问题的方法作为学习的基础,推行以问题作为引导,以能力的培养作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各种护理操作(如胃管、导尿管、支气管镜、膀胱镜、结肠镜及灌肠等)应用解剖内容;如结合胃插管鼻饲技术的操作难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何在插管时容易引起病人恶心、呕吐以及鼻腔出血?如何能使插管顺利地进入食管而避免误入气管?由此而导入鼻咽部的局部解剖学习:鼻腔的结构及鼻粘膜的血管分布、咽的结构及其神经分布、喉的结构特点,气管和食管的位置关系等。进而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这些结构特点,将导管顺利插入胃内?引导归纳出插入鼻腔时,应轻、快,以减少刺激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导管插入喉咽部时,应嘱咐病人作吞咽动作。这样导管就能顺利进入食管,避免误入气管。这种建立在对人体解剖结构理解的基础上所学到的技能,才能巩固,避免了单纯的机械记忆和操作的盲目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得到不断提高,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容易做到心中有数,少犯错误,能较快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实践证明,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将护理教学有机地融入基础教育中,是提高护理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尊重科学,遵从医学教育规律,结合临床护理、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完善,为培养出“实用型”的护理人才为最终目标。

猜你喜欢
解剖学护理学医学教育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