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 仁
茅台酒被尊称为中国的国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也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
茅台酒产自茅台镇,而真正能酿造出茅台酒的,只有其中7.5平方公里的茅台酒原产地。这里独特的地理气候以及千百年的酿酒活动,形成了酿造茅台所必须且唯一的微生物环境。因此,仅从产地的限制上,茅台就是不可复制的“垄断”产品。
最初的烧坊
茅台酒最早的供应对象,是食不厌精的盐商。清朝时,贵州不出盐,所需之盐全部从四川运进,赤水河就是交通要道之一,而河边的仁怀县是当年著名的四大口岸之一的“仁岸”,水运至此的食盐全部堆积在茅台镇上。
茅台镇成了盐仓重镇,因此集聚了大批搬运盐的劳工和一批富有的盐商。当时,整个茅台镇仅盐工就达600多人。当地“善酿”的“滨河土人”所造的“烧春”酒成了盐工的钟爱。而那些盐商要喝好酒,于是他们改进了“烧春”酒的酿造工艺,由从前的发酵三四次变成了发酵九次,发酵周期是其他酒的数倍;取酒也极精,只取七道后再存放勾兑,终使这里产出了上等好酒。
1862年,贵州盐商华联辉来这里时,刚经过战乱的茅台镇已经一家酒坊都没有了。华的祖母彭氏年轻时路过茅台镇时,曾经喝过这里的酒,一直不能忘怀,嘱咐华联辉路过茅台镇时一定要买些回来。看到镇上的废墟,华联辉决定自己设坊烧酒,以遂老人家心愿。他寻访到了当地酒工,成立了近代闻名的“成义烧房”。不过,他一直把酒业作为盐运的副业。
1879年,仁怀县当地的几个地主联合成立的“荣和烧房”,因内部不合而不断诉讼,最后落到王家手中。这家烧房毗邻“成义烧房”,但是管理不如“成义”,酒的产量也不如“成义”。不过,这两家的茅台酒均属于精工酿造之物。
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
1915年,北洋政府以“茅台公司”名义,将“成义”、“荣和”两家酿制的用土瓦罐包装的茅台酒送到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展。面对外人的不屑一顾,一名中国官员情急之中将瓦罐掷碎于地。顿时,酒香扑鼻,惊倒四座,茅台酒一举夺冠。
茅台酒得了金奖,奖牌的归属却成了问题:两家都想要。最后,只能采用折中意见——两家都可以在酒瓶上标注“荣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字样。这个金奖对于茅台酒意义重大。现存最早的“荣和烧房”商标上,上面是两束麦穗,下面是“贵州茅台酒”和“荣获巴拿马国际奖”的字样——这也是茅台酒为更大范围内国人所知的第一个机会。
华氏在茅台酒获奖后开始扩大生产,年产量扩大到9吨左右。华氏几代在贵州经营,属亦商亦文之家族。抗战时期,大批文人来到贵阳,白寿彝、顾颉刚等人成立了开遍全国的文通书局。华家借助和文人的关系,把茅台酒运往各地的文通书局销售。茅台酒借此影响,开始获得更大的名声。
上世纪30年代,贵阳市的商人周秉衡费尽周折打通关系,终于在茅台镇获得土地,开办了自己的“衡昌烧房”。后他与贵阳的赖永初合作,改建成了出品“赖茅”的“衡兴烧房”。几个烧房的酒中,以此产量为最大,1947年已经达到30吨左右。但是按照当时人的品评,“赖茅”因年代短,产量高,在当时的几家茅台酒中质量最不稳定。解放后,赖永初的下场也最不好——他因盗窃国家资产而被没收酒厂,由人民政府作价后拨给了茅台酒厂。华氏后人华问渠则是将酒厂低价卖给国家,他也成为贵州省工业厅的副厅长。
不过,解放前贵州茅台酒在市面上流通很少。30年代的贵州省省长周西成每年都大肆购买茅台作为礼品赠送南京政府和周围几省要人,消耗量至少上千瓶,等闲人几乎见不到。直到抗战后期,大西南成为全国政治中心后,茅台酒才被工商界熟悉。1945年,毛泽东去重庆和蒋会谈,席上喝的就是茅台酒。至今,茅台酒厂还安放着毛和蒋共同举杯喝茅台的塑像。这座毛蒋合像大概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尊。
红军与茅台酒
1935年3月16日,红军攻占茅台镇。为了保护遐迩闻名的茅台酒生产作坊,军委政治部分别在生产茅台酒最多的成义、荣和、恒兴三家酒坊门口贴上布告:“民族工商业应鼓励发展,属于我军保护范围。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酒灶、酒窖、酒坛、酒甑、酒瓶等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从这张通告中可以看出,红军对民族工业、对知名产品的高度重视。
绝大多数出身贫寒的红军战士是第一次听说茅台酒。当时的工兵连长王跃南回忆,到茅台时,从遵义出来已经两个月了,一路上没有休整过,累得腰酸腿疼。他和另外几个战士跑到镇上的酒坊,用竹筒装满酒,准备连喝带擦洗伤口,正好遇见了毛泽东。毛问他们提的什么?王说是酒,去除疲劳擦擦腿。毛笑了笑说:“茅台是出名酒的地方,用它来擦脚太可惜了。”
成仿吾的《长征回忆录》也写道:“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许大家进这些酒厂和作坊。”可是面对奇香熏人的茅台酒,大家还是忍不住喝了几杯,又不敢多喝怕影响行军。结果很多人用来擦脚,恢复行军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实有奇效,大家都在称赞。这也成为国民党报纸后来攻击红军用茅台酒洗脚的缘由。”
同样惋惜大家用酒擦脚的还有懂酒的周恩来。据红军女将军李贞的回忆,大家纷纷用酒擦脚、治疗腹泻或喝酒以舒筋活血的时候,周恩来问她们知道不知道这是什么酒?告诉她们“不要浪费圣人(酒的别名)”,并且告诉她们这是获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的茅台酒,极其名贵。“我们才知道用那种喇叭形土罐盛装的居然是世界闻名的茅台酒”。而周恩来是一滴酒也没有浪费的,多年后,他告诉来访问的尼克松,他那天喝了25杯茅台酒。“周用一种烈酒推销员的眼光看着我,在长征途中,茅台酒是一种万能灵药。”
被尊为国酒
正是由于这次特殊的因缘,茅台酒在解放初就受到党中央的关注。1950年2月茅台镇解放,而此时,各个作坊已经停产很久了。仁怀县委接到党中央来电,要其赎买老厂之后,尽快组建新厂,尽早恢复茅台酒的生产。
第一任厂长张兴忠是来自解放军的一个转业排长。他是山东人,随部队转战南北,多次立功。在他半军事化的管理作风下,茅台酒的质量从建厂开始就控制得很严格。
茅台酒被尊为“开国第一酒”显然是因为它对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贡献;但是,它那中国“国酒”的称号,却是在全国性的评酒会上被专家评出来的。
1952年9月,周恩来主持了全国首届酒类评选会。茅台酒先于汾酒、泸州老窖特曲和西凤酒,位居榜首,而茅台酒特供的历史也就此开始。因为解放初年产量才75吨,所以就规定了特供标准,至少是省级部门才有资格获得特供酒。后来又被指定为国务院宴会招待外宾的专用酒——就此成为新中国的国酒。其后,在历次举办的全国性的评酒会中,茅台一直是评比之冠。
由于特殊的历史,军队也和茅台酒关系极其紧密。军队将领中,最喜欢喝茅台的是许世友。他的女儿回忆,当时许世友的宴会上,所有参加者必须喝茅台,旁边站有士兵监酒,谁不喝他就哼哼连声,旁边站的卫兵就开始灌酒,于是到他家喝酒成为军队将领最害怕的事情。
除了大跃进那年茅台酒达到了912吨的产量,整个60年代,茅台酒产量一直没超过300吨,直到1978年,才首次超过千吨。这样的低产,导致了茅台始终在市场上难以见到,关于茅台的传说也越来越神秘。
走上现代化之路
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茅台这家国字号企业拉出了计划经济的象牙塔,前所未有的严峻现实,最终促成了茅台人观念的全面转变。“以市场为中心,生产围绕营销转,营销围绕市场转”被第一次不仅仅作为“口号”而是行动指南提了出来。
自1998年步入市场经济后,茅台连续1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2007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91亿元,比2006年增长46.09%;创造利税61亿余元,同比增长51.17%。2008年,堪称国酒茅台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梦想变为现实。当然,这并非赛道的终点。如今,对国酒茅台的市场需求仍然一路高歌,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茅台酒在年产量达到2万吨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年产4万吨的规划将在短期内付诸实施。
茅台传承千百年的酿酒工艺和原产地特殊的微生物环境、茅台当地的气候、赤水河的河水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民族品牌,更难得的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洗礼下,我们恒久地坚守住了一个民族品牌生存发展的一些固有的东西,并将之发扬光大,树立了国酒应有的市场地位和品质保证。
对于一些垄断性行业来说,销售上百亿不足称奇,而对于酿酒行业而言,特别是工艺异常特殊复杂的茅台,实现百亿确属不易。从1952年产量只有78吨的作坊式企业到今日跻身“百亿元俱乐部”行列,意味着茅台这个成长于中国西部的著名酿酒领军企业,将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向更高的目标快速推进。(编辑/若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