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健 邓 晓
如果用时下流行的“成功=资源整合+个人优势”的创业观分析刘小桥,他几乎没有任何成功可能:一岁时因膝盖粉碎性骨折落下残疾;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
可今天,刘小桥不但跻身千万富翁行列,还养活了26个残疾人。
路边藤椅卖出第一桶金
刘小桥一岁那年,母亲把他放进摇篮下地做农活。刘小桥醒后哭闹弄翻了摇篮,摔碎了膝盖骨,这个还没来得及练习走路的孩子从此成了残疾人。
但厄运并未就此放过刘小桥,因家境贫困,仅上了三年小学的刘小桥就被父亲从课堂拉回家帮忙。
当年,父亲将他介绍给村里篾匠师傅当小工,希望他学会手艺将来好有个活路。这一年,刘小桥13岁,本应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却已开始体会生存的艰难。3年学成出师,师傅送了他一句话:“立业先立德,三百六十行,无论高低贵贱,先有德才成材。”多年以后,虽然刘小桥早已不做篾活,但启蒙师傅的这句话却成了他信守至今的人生格言。
1977年,“做生意”还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字眼儿,刘小桥就在进出武汉的公路边支起一个棚户,外边放上几把藤椅,自己坐在里面做藤活,没有任何标识证明这是个商铺,偶尔有一两个人花上几元买上一把椅子捎带进城。
当年,敢于走出这一步的刘小桥并非有生意头脑,而是被生活所迫。村干部见他太可怜,对他这种出格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提出赚的钱不能比村里的大工多。偏偏刘小桥做事实诚,做的藤活在当地小有名气,一个月下来,竟然收入颇丰。每月数着比几个大工还多的钞票,全家人惶惶不可终日。好在此后的社会风向已出现转变,刘小桥的经商行为也逐渐从地下转入公开。
财富顺着车流而来
上世纪90年代,有了些积蓄的刘小桥在水果湖开了一家藤器厂,还雇了两个伙计帮忙。为让伙计们吃好睡好,他亲自下厨给大伙儿做饭,隔三差五还搞点新菜,这给了天生爱琢磨的刘小桥在厨艺上露一手的机会。伙计们打趣道:“你烧菜的手艺比做藤椅的好,不如改行开餐馆。”
一句玩笑话让他动了心,当时正流行钢架折叠家具,传统藤制家具已略显老土。而街头巷尾的餐馆排档却正兴起。
开餐馆需要临街门面,而那时市区好门面月租动辄好几百元,刘小桥想都不敢想。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回老家蔡甸奓山镇最牢靠。1993年,已经成家的刘小桥回到奓山的乡镇公路旁开起了餐馆,五六张台子,夫妻两人一个在前招呼,一个在后面做菜,小店简陋得连个招牌都没有。
那一年可能是刘小桥最走运的一年。当时汉宜高速公路施工,为减轻318国道的压力,政府临时开辟奓山乡镇公路分流汽车,原本并不繁华的小镇一下变得车水马龙。一时间,刘小桥的餐馆门庭若市。
拄着双拐寻回“水煮财鱼”
刘小桥性格好、为人诚恳,后来热心的司机建议他赶紧搞几道特色菜,不然公路一修完就没人到这里吃饭了。
又是一句关键的提醒让刘小桥意识到了危机。武汉水产丰盛,物美价廉,广受湖北人民喜爱,当时整个汉阳还没一家以鱼菜出名的餐馆,这等于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刘小桥打水产招牌留下宝贵商机。
刘小桥顺势在顾客中做了一项特色菜排名调查,结果荆沙地方“水煮财鱼”因价格适中、口感好而成为小店最受欢迎的菜。于是,刘小桥拄着双拐吃遍当地财鱼菜,临走又从当地挖来两个烹鱼高手加盟,一个月后,以“荆沙水煮财鱼”为招牌的河鲜系列菜出现在刘小桥小店菜谱上。
不善表达的刘小桥,揣摩顾客消费心理倒是一猜一个准,“水煮财鱼”、“腌菜肉丝”、“财鱼豆腐”,从这些朴实的菜名到菜价再到分量,都跟老百姓居家过日子的吃法一样,一炮打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新菜和刘小桥的下巴上那撮胡须一起成了蔡甸一大美食特色。
乘胜追击,再跟车流掘金
1994年,汉宜高速公路竣工,刘小桥的餐饮生意告一段落。已经几十万元在手的刘小桥此时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学老乡盖一栋房子开家小餐馆,安安稳稳过完这辈子;要么易址再开餐馆,冒险博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刘小桥想选后者,但招至亲朋好友一片反对,都觉得他有今天已是不易,不如就地开一家小店,控制风险是第一位。
刘小桥最终说服家人选择了后者,“我已超额完成了父亲当年给我定的目标,现在该为自己奔一回了。”1996年,刘小桥变卖了奓山的门面,筹资40万元在沌口开发区汉宜公路出城路口买地自建了一栋4层私房,一二层建成餐厅,楼上自用,楼顶巨大的“一撮毛美食城”霓虹灯招牌占满整个楼顶。招牌制作成本占去酒楼装饰预算的1/5,招牌直指前方汉宜公路,一到晚上老远就能看见。很快,这个招牌已成了司机辨认进入武汉的路标。
往来的司机一看这个招牌,会不约而同地停下来问一声:“是刘老板开的‘一撮毛吗?”人还是那些人,菜还是那些菜,新店开张头三个月,刘小桥几乎没有一晚在12点以前睡过觉,没有一天不是陪这些朋友把酒叙旧。仅三个月时间,平均每天高达180辆的停车数证明:刘小桥的决定没有错,“一撮毛”的生意则从年销售额数十万元猛增至上千万元。(编辑/张科 插图/蔡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