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锡林
语文教材在编排上尽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但由于使用的对象——中学生的素养存在着客观上的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要以教材为轴心,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延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不仅指出了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也应是语文教师在对教材做延展处理时的总原则。
这里的延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对教材内容做适当地补充。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如下需要纠正的延展倾向:
(1)漫无边际式。有些教师在延展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完全凭主观感觉和个人喜好选择延展的内容,使得语文课变成了“百家讲坛”,不懂得延展为次,教材为主。结果是南辕北辙,背离语文教学的目标。看起来扩展的知识很丰富、很深刻,却远离语文本身。
(2)搞笑戏谑式。为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讲与课文相关的笑话来调动学生,认为这是延展教材的唯一思路。从而使语文课充满了媚俗的气味,降低了语文课的人文性、文学性、审美性。
(3)个人表演式。不是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而是把自己当成了课堂的主角。尽情地展示个人的才学。如学习毛泽东的诗词,不顾学生的实际需求,将自己的研究所得全部呈现在课堂上,大讲毛泽东诗词的类别、风格、影响等。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根据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笔者认为,在延展中要把握好下面几个原则。
一、坚持以教材为主延展为辅的原则。语文教学延展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不论延展到哪里,不论怎么延展,都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色。延展到的内容必须为理解语文课文内容、化解语文课文重点、难点服务。
二、坚持构建语文知识网络的原则。语文教学延展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的语文视野,建立语文知识之间的有机的联系,完善学生语文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理解。延展内容的难易程度一定要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框架。
三、坚持以语文教学目标为中心的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运行的航标,语文教学中的延展也应当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抓住文本重点,突破内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四、坚持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选择延展内容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而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取决于他们是否形成了具有个性特点的“知识结构”。语文教学的延展,也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结构特点,确定延展的类型和层级、广度和深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总之,对教材适当延展的目的,是为了积极引导学生走进人文殿堂,汲取多方面知识营养,开阔眼界,从而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下面举例谈谈延展的艺术。
一、在动情处延展,化浅为深
对于本来就以情取胜的文章,教师还可以加上一把火。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不仅体现了生命的韧性,还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力量。门口母亲悄悄的张望,地坛路上母亲的脚印,母亲推车留下的辙痕,都深深打动了学生。适时推出史铁生的另两篇文章《秋天的怀念》《有关庙的回忆》,将母亲的脚印、母亲劝“我”去北海看菊花、母亲央“我”要“好好儿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母爱不同寻常的伟大。母亲用自己的隐忍、苦难的余生,教给儿子如何面对有残缺的生命。引领儿子走出生命的苦海,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关怀。(二)儿子如何领会好好活着呢?《我与地坛》将落日写得无比灿烂,雨燕的鸣叫无比嘹亮,孩子的欢跑充满活力……《秋天的怀念》这样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我们看到作者已经坚强地站起来了。(三)要读出自我,我们应怎样好好活着,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在发现自己,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
王国维说得好:读书须“人乎其内”,又必须“出乎其外”。读出文章的韵味是浅,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是深。
二、在熟悉处延展,化点为面
李清照是学生熟悉的大词人。大家都知道她擅长写爱情词,这是熟悉。但仅仅认识这一点却是非常片面的。了解她的浪漫优裕的爱情生活、中年的丧夫之痛、晚年的亡国之悲,才能全面的领会其作品的意义,这是不熟悉。所以,在学习李清照的词时,将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纳入课堂的学习,组织学生学习她的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学习她的诗《夏日绝句》,让学生看到诗人的另一面:思为国尽力而怀才不遇,感项羽生为人杰死为鬼雄的豪壮气概,愤只顾逃命苟安的南宋君臣的怯弱畏葸。这样,树立在学生心中的李清照就是一个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备受相思之苦的闺中女儿,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思国报家的慷慨志士。那么李清照的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品感人的社会意义,学生定会有全新的认识。
辛弃疾为豪放派词人,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情怀,这也是学生所熟知的。但古代大多数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为什么总是不得志,小人为什么总是当道,却又是学生不熟悉的。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时学习梁衡的《把栏杆拍遍》,相信下面的文字一定会深深地震撼学生: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三、在空白处延展,化远为近
有些文章与学生的距离相对较
远,学生对此类文章的相关内容的储存几乎为零,教学内容涉及到学生知识的空白处,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障碍。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领会文章的精华,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延展。
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果只是梳理文字、理清问志、述志、评志的思路,笔者以为只是登其堂,而未能人其室。笔者认为学习这篇文章,要达到两个目的:引导学生热爱《论语》,引导学生热爱孔子。为此,笔者作了如下的设计:一、你想知道孔子的形象吗?在此空白处,补充下面的内容。颜回眼中的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学问到底有多渊博,人格到底有多崇高,无法形容。)子贡眼中的孔子: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日:“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白量也。”众弟子眼中的孔子:“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泰而安。”(有庄严的温和,有自然的威仪而不凶猛,安详而谦逊。具备庄严、理性、温柔敦厚的理想人格。)司马迁眼中的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的自画像: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些内容势必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了解孔子的渴望,教师可顺势将于丹的《<论语>心得》推荐给他们。课文中孔子对于子路的言志“哂之”,也是一处空白。学生易误解为孔子批评子路的夸夸其谈。这时补充《论语》中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能力的评价: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可见,子路和冉有、公西华一样,对自己能力的陈述是实事求是的。那么,为何孔子单单不满子路的回答呢?子路的回答多的是急躁、卤莽,少的是沉稳、谦虚;而冉有、公西华在态度上就谦虚得多,因此,虽然都是客观地述志,子路被讥笑,而冉有、公西华被肯定。是啊,子路太年轻,不知世事的艰难险恶。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四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四处碰壁,无人理解支持,深知真正要做一件事,其实是很难的,而子路却将治理国家大事说得如此轻巧、简单,真是太轻狂了,太不成熟了,太不了解社会了。这一笑,更多的是提醒——实现理想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那么,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呢?这又是一处空白,可补充如下内容: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而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志是老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有安顿而稳定地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和谐相处;年青人都怀有远大理想——这是圣人的境界啊!
相信这样的延展既能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还能够使他们自觉地将课内的研读与课外的阅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