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琼 王继萍 李凤莲
摘要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毒引起猪流产、死胎和呼吸异常症状,新生仔猪除有神经症状外还有消化系统受害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从发病猪龄、季节、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防控措施等方面作介绍,为同行及养猪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调查;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5-0238-01
2008年6月下旬石屏县某猪场母猪产下的仔猪先后出现重症腹泻、颤抖、神经症状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症候。为此,笔者于7月3日对其进行了调查诊断。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流行情况
该猪场自2007年8月初,先后从县内购入双月龄杜梅母猪86头及昆明某种猪场购入双月龄LY母猪46头,杜洛克公猪1头、大约克公猪2头进行饲养,其间进行了猪瘟、副伤寒、蓝耳病、W病的免疫。2008年2月开始母猪正常发情,用本场公猪进行杂交配种,同年6月下旬部分母猪开始产仔。到7月4日止共有18头母猪妊娠期满顺产,产仔206头,其中14头母猪所产的163头仔猪出现发病死亡现象,发病率占产仔母猪的82.4%,仔猪发病率为79%,死胎18头、占产仔数的8.74%,产后7d内死亡103头,致死率74.2%(包括死胎),未见木乃伊。猪的各日龄间的发病率死亡差异较大,与死亡率呈正相关,1日龄内死亡率高达100%,2日龄为80%,3日龄为60%,4日龄为50%,随着日龄的增长死亡率明显下降,7日龄后少有死亡病例。调查显示,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
2 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吃,迅速衰弱、昏迷,经过12~24h,发生败血症死亡,死亡率可高达95%~100%。新生仔猪出生后可见突然发病,叫声嘶哑,颤抖、神经症状明显,口角流出较多白色泡沫,或四肢游泳状,腹式呼吸,腹泻异常严重,粪便前期呈淡黄或黄白不等,后期呈蛋花色,口渴多饮。腹泻出现后数小时倒地死亡。少数病例口及肛门周围发绀,眼睑周围水肿。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行走不稳,常因极度虚弱倒地而被同群猪踩死。年龄较大的哺乳仔猪,体温升高至41~42℃。病猪极度萎顿、厌食,间有呕吐及腹泻,兴奋不安,乱跑乱碰,意识丧失,转圈,前肢或后肢叉开。呈阵发性痉挛,病猪侧卧,头向后仰,四肢痉挛,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定。随病程发展,出现神经不全麻痹或麻痹,不能吞咽、流涎、呼吸困难、失明,以后肌肉麻痹,步态不稳、斜行、卧地,经4~6d衰竭而死。少数康复猪有失明、头颈弯曲、左右耳不对称呈左前右后或右前左后等症状。
3 病理剖检变化
笔者对死亡的4头及频死期的2头仔猪进行解剖发现,脑、肾水肿,出血严重,有淤血现象,同时脑组织上有点状的出血;鼻腔出血性或化脓性炎症,扁桃体、喉头水肿,咽炎,勺状软骨和会厌皱壁呈浆液浸润,并有纤维素性坏死膜覆盖;肺水肿,上呼吸道有大量泡沫性液,喉黏膜点状或斑状出血。胃底大面积出血,小肠黏膜充血、水肿,大肠有斑块状出血;淋巴结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和下颌淋巴结黄染充血肿大,间有出血;病程较长者,心包液、胸腹液、脑脊髓液均明显增多;肝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有时出现白色芝麻大小的坏死灶。
4 诊断
根据病猪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分析,可初步作出诊断。在临床诊断时应与脑炎型链球菌病、仔猪水肿病、猪沙门氏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李氏杆菌病、断奶仔猪应激症、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猪乙型脑炎、猪食盐中毒等相区别。
5 防控措施
本病尚无药物治疗。7月4日分别对猪圈、场地、用具等用2%氢氧化钠或20%石灰水进行消毒。全群公母猪使用进口疫苗普注1头份,所有没有临床症状的哺乳仔猪进行滴鼻,每个鼻孔滴1mL,出现临床症状的哺乳仔猪除上述滴鼻外肌注1mL,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至7月8日未出现发病死亡现象;建议7d后普注猪瘟脾林苗1头份,1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进口伪狂犬病疫苗,以后公母猪每3个月接种1次;新生的仔猪每鼻孔滴1mL,自繁自养留作后备的公母猪在70~80日龄接种1头份。同时注意全场消毒及消灭老鼠,集中无害化处理病死猪。
6 体会
本病的发生虽然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猪作为自然宿主隐性感染(潜伏感染),其既是该病的原发感染宿主,又是病毒的长期贮存和排出者;生长育肥猪及成年猪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胎儿和新生仔猪则表现临床症状大量死亡,给养猪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同时,因为猪是自然宿主,传播途径多样化,猪场一旦发病就难以根治,净化较困难。因此,只有采取严格的免疫、监测,对带毒及病猪进行淘汰,培育健康幼猪、猪群,最终建立无病猪群等综合技术措施,才能对该病进行有效控制。
7 参考文献
[1] 吴世龙.仔猪伪狂犬病诊治一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0(3):27.
[2] 郭宇,孙丽君.猪伪狂犬病的诊断与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2):109-110.
[3] 刘建华,马文才,康剑文.仔猪蓝耳病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5(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