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经典

2009-05-22 11:31
山花 2009年7期
关键词:娱乐变化文学

张 炜

文学与社会紧密相联,是它的神经、它的晴雨表。从八十年代初到现在,文学已经发生了猝不及防的变化,文学写作、文学教育和文学阅读,与当年相比都有了极大的改变。这种种变化。如果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就会有许多感慨,有深入的理解。

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真正的文学阅读之难:今天,它在某一部分人那里几近消亡,几乎是没有。即便有,也远远不像过去那样深入和依赖了。看一本文学书,很多的时候不过是翻翻而已——这里指看印刷品,如果看网络作品,那就更草率,简直是一目十行。阅读在这些人眼里越来越成了一件苦差事,而不是莫大的享受。过去则不同,那是真正的享受。难忘的享受。为了找一本书而东奔西跑、夜不能眠的情景,许多人记忆犹新。

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是什么使我们变得如此不耐烦、如此行色匆匆?是我们自己的生命质地发生了变化,还是书籍本身?

当然是我们自己的变化。我们的生命被什么伤害过,以至于发生了至关重要的改变,这种改变的结果也许是可怕的,它将日益显现出来。

通常觉得可读的东西很少,就是说能够让人长时间坐在那里阅读的文学作品不多。现在出版的文学杂志让人失望,发表的很多小说也让人厌烦。翻译过来的大量欧美小说读起来也不过尔尔。包括我们现在出版的介绍外国文学的十几种杂志——它们常常非常及时地介绍世界范围内的新作品。可能任何一个民族都没有这么多翻译家、这么庞大的一个翻译队伍,总能把作品及时地译介过来。这些作品一般来说是经过挑选的,即所谓的好作品。但它们仍然没有给我们带来应有的阅读满足。

搜索记忆,可以确定大约几十种过去强烈吸引过我们、使我们陶醉过的文学名著。今天重读下来,会发现过去使我们无比感动的东西,而今大部分都不再让人有那种感觉了,它甚至会引起厌烦。当年和作者一块儿跳动的脉搏、心灵上同呼吸共颤栗的感觉,几乎没有了。

当年的阅读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本好书。看到最后一部分的时候,产生的不仅是失落感,还有一种类似于惧怕的感觉——害怕长期沉浸于其中的一个世界就要消失。我们随着主人公的生活感慨和激动,那种感觉无以言表。在即将从这个世界走出的一刻,有一种一时不知再到哪里去的茫然。

那时候读书不怕长,甚至越长越好。

我们的精神世界被深刻地影响了。很多年过去,忘记了多少东西,但总也忘不了在阅读中所经历的那种撞击、那种灵魂深处被射线击中的颤栗感。这是无法忘怀的。具体的内容可以忘掉,但忘不了那种壮怀激烈、真诚执着的人物和场景。人和人大不一样,有的人能为那些遥远的、更大的生命问题去思索和悟想,夜不能寐,陷入这样的一种苦境——世界上真的有这种值得我们景仰的精神、这种追究的力量——这样的作家和作品才称得上伟大。

我们回想当年读这些书的情景,仍然还记得起那种感动。可是今天再读一遍,感动虽有,但记忆中沉迷在其中的那种大感动却没有了。书没有变,阅读的人是同一个——我们自己的生命性质改变了,今天的我们已不是昨天,今天无论怎么专注于文学问题,专注于那种严肃的质询。身上还是落满了时代的尘埃。人一天天变老,但身上有一种最宝贵的东西,即感动的能力、关怀的能力,它们的老化才是更可怕的。

阅读与写作之间隔开了什么,这之间存在着过去所没有的一道障碍。这是怎么造成的?

首先是文学写作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这种变化遵循着一个规律,即越来越迁就当下的读者。这样一路下来,作品变得更机智更俏皮,更现实更狭窄,也更单薄,可谓极尽娱乐之能事。还有就是,我们生活在高科技时代,越来越多地束缚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没有机会也没有勇气面对真实客观的世界,生命里的勇气和冲动也就萎缩了。

比如战争,古代在马上用冷兵器、近距离地刺杀,这样把敌人杀死,自己身上也不会干净,会沾上沙和血。甚至两个人要格斗、肉搏,要面对被征服者和死亡者的眼睛,要面对烫人的鲜血,那个时候的感触,迫使一个生命死亡的感触,会多么复杂深刻。后来发明了枪,几百米就可以把人杀死,死亡的现场感就会减弱。问一个老战士:你打了一辈子仗,打没打死过人?他说似乎打死了一个一向那人瞄准后,对方晃了一下再没有出现,应该是受伤或打死了。可见最终是否打死都不知道,都不敢肯定,对生命死亡的感受又会怎样?一个生命的消亡给他构成的刺激又会怎样?

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场战事可以像做电脑游戏一样,根本看不到敌手,人在千万里之外按一下按钮,敌对组织就会灭亡,整个战役也就结束了,而且它惨烈的现场只变成了发射过来的那一张电子图片。这样的事情与儿童都能做的游戏相近,花几秒钟按一个键就行了。这又从何而谈纠缠一生的现场感?

从战场谈到文学,道理都是一样的。现在的人们越来越热衷于用第二手、第三手甚至是第四手的材料去构筑自己的经验,表达自己的看法,认识周边的生活;靠一个冷冰冰的电脑屏幕、电视荧屏去认识世界,而且当成了我们的全部世界。然而这是一个伪装的世界,是用灯光和摄影家的镜头去选择过的一个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生活、思考,然后再去创造,这样的文学怎么会不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虚假、越来越游戏化娱乐化?

面对真正的血与沙、真正的大地、真正的高山峻岭的那种感觉没有了,所以文学的情感力量和浓度肯定要大大降低,这种降低使我们今天的文学越来越走向渺小、内向、游戏;其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学巨人,包括真正的经典之作要产生当然很难。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水和空气。

阅读在变化、创造在变化,整个精神的水和空气都在变化,于是不可能有产生伟大作家和伟大读者的那种机制。我们已经丧失了那样的一个时空。所以说书与人之间的障碍,是更长的时间里一点点形成的。

有人甚至不明白,说现在有那么多电视网络小报,每天有大量信息铺天盖地而来,为什么还要读文学作品?可见他们把文学阅读简化成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或者直接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文学阅读首先给予的是语言的快感,是领略和洞悉人性的奥秘。从一个杰出的文学家那里获得的感受与认知,是从其他方面难以获取的。文学作为一种生命现象,对它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雅文学的主要功能当然不是娱乐,它既有诗性的深邃又有科学的缜密,需要一种学习探索、一种对生命深层的诸多好奇才能进入。一些社科和自然科学书籍,人们不会带着娱乐的心态去阅读,从一开始的心理设定就不是。而文学书籍比较起那些书籍,同样深奥或更加深奥。它需要读者的虔诚和探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深入,并最终收获巨大的回报。

如果我们这个时期的相当一部分人都隔在经典之外,就不是一般的文学问题了。文学不仅仅是一个专业,它始终是与生命和灵魂紧贴一体的。诗性是一个民族的核心隐秘,它不仅体现了人类追求完美的一种本能,还包含了更多的不可思议的能量。有一句话说得好: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当文学在这里成为一小部分人的事情,成为一个专业内的一部分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而并非整个民族的向往和爱好的话,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是非常野蛮的。这实在说得精当而准确,它可以引起我们的诸多回忆。小到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即便物质并不丰裕的时期,可是只要他们的人民仍然热爱着文学,就不至于野蛮。一个所谓的诗书之国丧失了读书的风气,这比什么都可悲。而中国的传统实际上是能够读书的,这个民族尊敬诗,尊敬经典,连不识字的老百姓都代代如此。文学在这里从来不是一个专业、一个小圈子谈论的事情。

然而事情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实在令人深长思之。我们痛心的是相当多的人隔在了经典之外,我们担心的是世界从此走向野蛮。

猜你喜欢
娱乐变化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从9到3的变化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这五年的变化
娱乐眼
鸟的变化系列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