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伟
2009年初,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董事长王金山跟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欧洲时建言,应该把海外抄底人才和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否应该将“海外抄底”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暂且搁置不论,在中铝、五矿、奇瑞等一批企业纷纷挥舞大旗,投身海外投资并购之时,我们不能不思考,对于中国企业来讲,现在是不是海外抄底的好时机?在哪些产业领域存在这样的抄底机会?
先行者
中国宝贝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卞洪登宣称,越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越是存在好的投资机会,现金充裕的企业越应该介入其中。
卞洪登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今年春节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菲律宾抄底并购一个大型铁矿山。该矿山都是品位很高的精矿储藏量非常巨大。在这起价值3亿美元并购案的实施过程中,宝贝集团并没有全部以现金支付,而是以该集团在蒙古国的两个煤矿的矿权置换该铁矿90%的股权,另外用3000万美元的现金注入这个铁矿企业,支撑起日常运营。这样的安排,既可用矿权换矿权的形式来降低并购风险,又以很少的现金获得该铁矿的控制权,不给自己的现金流造成太大的压力。
另一个抄底并购的对象是韩国一家生产POS机的企业,产品主要用于个人银行支付,把手机缴费、水电缴费、税务支付等很多功能集中到一起,引入到中国来可以减少银行分理处业务人员的巨大压力。
卞洪登认为,金融危机留给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绝佳机遇不会太多,特别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几个行业领域的海外抄底要赶快行动,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可能的投资机会
如何从企业战略角度来考虑海外抄底行动?卞洪登的观点是,“中国企业在井购项目的选择上一定要非常谨慎,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一定要通过投资占领一些领域的战略制高点,获得一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
那么抄底的好机会究竟存在于哪些区域哪些产业领域呢?在SRC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高级国际商务顾问斯蒂史瑟瑞斯眼中,最好的投资机会存在于所谓的“第三世界”,比如亚洲的越南、泰国、印度等国。“比如印度在软件外包等方面是很发达的,投资的成本比较小,发展空间会非常大。”
《经理人》采访的几位企业家和投资、管理专家不约而同地认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最有可能、也最具战略投资价值的抄底机会存在于以下几大领域——
其一,蒙古、俄罗斯等国家的石油、煤炭等资源以及其他矿产资源。这些对于中国工业的未来发展都是战略性资源。卞洪登说,“中国以前最头疼的就是石油价格疯涨到147美元,那时,中国工业企业都认为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金融危机既然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就应该趁现在石油价格降到这么低,加快石油储备的速度。要不了多久,石油价格还会涨起来。”
第二,美国与欧洲的金融、汽车等危机重灾区相关行业的优质资产。譬如北美汽车业的经销商以及中小汽车生产企业,很多面临着破产倒闭,如果有投资者注入资金,帮他们熬过这段时间,未来会有很好的回报率。
第三,非洲的农场。非洲的农场以前都是欧洲人在那里经营的,金融危机后他们都想卖掉一些利润率不高的农场,这对于中国企业是一个机遇。虽然农业不是暴利行业,但却是非常抗风险的行业。
风险巨大
众所周知,100个企业并购案中可能有80个都是失败的,跨国并购的成功率就更低了。实质上,海外抄底如果是买矿产资源等资产相对好操作一些,买技术就比较难了,真正的核心技术人家未必肯卖给你,卖的都是落后的甚至淘汰的技术。因此,在选择海外抄底并购对象时,关键看企业本身的素质好不好。
另外,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海外收购是长远的投资,而不是短线买入卖出,这需要做深入的分析研究,需要看对方管理层的水平、业务发展的方向,以及其产品、服务未来市场前景等,而不仅仅是贪图便宜买进来。
对中国企业来说,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的教训值得我们铭记——当时,不少日本企业到全世界去抄底,结果大多亏损回家。为什么?因为他们看到便宜的就想买,没有考虑这个资产拿到手里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增值。实质上,再便宜的资产,如果企业未来没有收益能力,还是一文不值。
因此。企业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抄底时,要事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你到底有多大能力?抄底之后能不能把并购的资产运作得比过去更好?你是否了解当地的法律,包括劳资法?你对行业发展趋势是否有深入研究?并购后企业如何重组?清楚了这些问题,相信你就会有清晰的答案了。
洛克菲勒如何成功抄底
185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发现了石油,一时间,井架林立,原油产量飞速上升。洛克菲勒在实地调查且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是:此时不宜投资石油行业,因为现在的盲目开采只会导致油价的下跌。
在3年的等待之后,油价从最初的20美元狂跌到10美分,采油先锋们纷纷败下阵来,洛克菲勒和生意伙伴共同投资4000美元,成立了一家炼油厂。这就是后来的标准石油公司。随后,洛克菲勒又陆续收购了多家石油公司,事业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