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009-05-22 02:18沈振新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邓小平

沈振新

摘要:改革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一切凸显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蓬勃活力和动人魅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09)02-0007-03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在南方视察时着重提出的一个论断。当前,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正确理解和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从而更加自觉地坚定改革信念,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邓小平同志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告示了人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力。关于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早就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原动力,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同志就曾多次倡导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更是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气魄,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和远见卓识,不仅再三强调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还为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模糊认识。邓小平同志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的含义就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体现在它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方面有某种忽略。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马克思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科学的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的真实关系,为我们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正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前已论及,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出发点,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力量。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选择了改革这条道路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的改革实践,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事实已经证明,我们改革的路子是完全正确的,这不仅表现在从农村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各个方面的体制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经济生活出现了生机盎然的活跃局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认识上,冲破了“左”的束缚,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另外,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离社会主义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改革和发展生产力上还存在一些不协调、不和谐问题。如:在发展理念上没有妥善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代价;在发展模式上没有妥善处理“发展经验”与“发展模式”的关系,片面强调“创造”而忽视自身产业改造升级;在发展路径上没有妥善处理“熟路”与“新路”的关系,片面强调“新路”而忽视老百姓“活路”;在发展方式上没有妥善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索取的关系,片面强调上项目、铺摊子而忽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处置;在发展目的上没有妥善处理发展与富民的关系,往往“见物不见人”,为发展而发展,忽视老百姓的发展需求和幸福感的提升;在发展的政绩追求上,没有妥善处理GDP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往往重GDP的增长,而忽视全面协调发展;在发展成果分配上没有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没有做到公平和效率的合理兼顾,过于注重一次分配上调动积极性,忽视二次分配环节的公平,更忽视社会弱势群体生活保障。这些,都是在改革和生产力发展中亟待克服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如何在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为我们开辟了新的思路。正确理解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什么是解放生产力?所谓解放生产力,是指通过某种手段,将束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消除,使生产力中的各个要素获得解放,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比如,生产力中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要素。解放生产力就是使其中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属于人的要素,是“活”劳动,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列宁说过:“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属于生产力中物的要素,是“死”劳动,它们只有在同作为“活”劳动的劳动者相结合时能发挥作用,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所以,解放生产力,最根本的是解放劳动者,使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革命解放生产力和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含义是什么?所谓革命解放生产力,一般来说或从其本意来说,是指通过革命这一形式,推翻反动阶级的政治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落后的社会制度,用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使生产力获得解放,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外,革命解放生产力还可以从广义上理解和使用,如历史上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教育革命、思想革命等,即凡是社会中一切领域内的重大进步和重大变革都具革命的意义,都能对生产力起一定的解放作用。所谓改革解放生产力,是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性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方面和环节,特别是克服原有体制中存在着的束缚或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僵化模式和种种弊端,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从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可以称之为革命,而且还可以说是一场内容极其广泛、最深刻的革命。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曾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最广泛、最深刻的革命”。这里的“革命”,实际上就是从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这种意义上讲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也曾在许多讲话中将改革看作是一种革命。如1984年10月讲到:“这几年进行的农村的改革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1985年9月曾说过:“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甚至还曾提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这些,都是从解放生产力的角度说明改革的重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它是为解放生产力而进行的重大变革,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具有革命的意义。

3、发展生产力和改革解放生产力的关系怎样?发展生产力和改革解放生产力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联系是指它们相辅相成,共同点一致,即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两者的区别是指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只讲发展生产力而不讲改革解放生产力,容易造成一种误解,似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不存在矛盾,它们基本上协调一致,不存在阻碍或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要发展生产力,只需通过其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即可起到促进作用。改革解放生产力则不同,它明确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矛盾,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或弊端,以致于不改革这些弊端,生产力就不能解放,就得不到发展。所以,它的侧重点是生产力发展的外在因素,即目标直接指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它意味着不进行改革,生产力就没有出路,生产力就不能解放,因而就不能发展。

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一论断投射到现时的政治发展层面上,就是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那么,如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呢?

第一,必须强化改革深入的紧迫性。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关于“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生产力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这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前提。

第二,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随着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一方面,改革触及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要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普遍提高,维护自己对改革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意识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做到理论准备更充分、政策思路更缜密、方法步骤更慎重。要树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观念,进一步完善改革决策的机制、规则和程序,推进改革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涉及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充分进行论证、反复进行协商;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改革,要认真组织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要建立改革决策失误的纠错改正机制,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效率。

第三,必须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我国的改革已经从个别突破发展到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改革的关联性、综合性、配套性显著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商同配合才能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局眼光和战略思维,在充分发挥各方面推进改革积极性的同时,加强对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统一改革思想、凝聚改革共识、协调改革思路、配套改革措施、规范改革行为,既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又努力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协调推进,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发展。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切实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进一步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系,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第四,必须推进改革发展的实践性。对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在发展理念上,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思路上,要突出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产业的选择,更加注重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更加注重彰显特色、提升综合竞争力,更加注重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优化、老百姓生活改善的多赢;在发展路径上,要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建设格局,优化体制机制,优化利益分配,优化社会管理,优化人文环境;在发展目标上,要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进改善民生从扶贫济困向注重保障民生权利转变,从抓好局部救济向普惠于民转变,从满足人民群众的生存性需求向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性需求转变,从重视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向注重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舒适感安全感转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第五,必须提升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坚持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所以,一切真心诚意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都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得到彻底的解放和进一步发展,才能实现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要有一种深厚的感情;作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共产主义事业要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在现阶段,无论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还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或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改革者,都应该以高昂的改革热情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去,为改革开放事业推波助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编辑:魏方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幽默邓小平
邓小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