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阳
【摘要】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着前未有的大好形势,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重要条件,是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新时期给农业技术广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农业科技;培训;新农村
1.良好的发展机遇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其内容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其目的就是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福利水平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是要通过强化科技的支撑作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产业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正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现化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发展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入口。
2.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
我国正处于由劳动密集的集约农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靠科学技术。生产者(农民)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因此,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和普及。决定着对市场经济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与采用。农民盟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更是农业增收的主体。建设现代农业,是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才能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发展,因此,抓好农民的科技教育培训至关重要。
2.2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随着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目标:提高质量.提高效益.提高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原则:市场导向.协调发展.因地制宜.保护生态.效益最佳五项原则。中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原则,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优化支柱产业的发展,农业龙头企求业的逐步形成状大,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好农业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1-2门农业科技新技术,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优化与发展的道路,适应国际竞争能力的主要措施。
2.3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积极发展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求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者的培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养新型农民,使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这就要求对农民抓好科技培训。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股入,全面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保障。所以,努力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科技素质,把广大农民培养成为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经营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2.4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是推广高新技术的需要
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布局。我国加强农业优良品种改良和训化,养殖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并产生了在量科技成果。这此科技成果的转化,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最终使用者是农民,因此需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3.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的思路
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应全面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为主线,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从而培养一大批中青状年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有力的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
4.抓好农业科技培训的措施
4.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各级政府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新的农业革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结合当地实际,实事求是,找出存在问题,明确目标,把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技培训摆上重要日程,并把全面实施现代农业教育工程枘入到新农村建的总体规则,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加大投入,搭建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的平台
农业科技培训是科技兴农的基础性工程,是公益性事业,必须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扶持,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和科技援助。
4.3 优化,整合培训资源
将农、牧、林、科委、科协的技术服务推广部门有机结合起来,组成综合的培训机构,建立和完善培训保障体系,切实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通过现有高层次培养学历教育,农大.林学院不同学制取得不同学历;中等农职业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泛召农村农业人员学习中等实用技术培训;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依托,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推广绿色证书制度,使每个农村劳动力都能掌握2-3门现代先进种养技术,全面提高基层于部和农民接受农业科技教育的程度。
4.4 拓宽培训领域,培育新型农民
4.4.1 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培养骨干农民
“绿色证书”作为农民职业技术资格来推行,通过“绿色证书”培训,为农民培养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和骨干农民,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农业科技成果辐射到千家万户,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
4.4.2 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结合当地实际,采用集中培训,田间咨询,现场指导,科技下乡赶集等方式,培训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广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品质为重点,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入为目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方式,重点面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向他们提供培训资料。援课人员采取进村入户.田边地头.举办专题讲座,现场解答和技术咨询等形式,实施整村推进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4.4.3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绝大多数仍集中于第一产业,限制高新技术和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并阻碍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目前摆在中国最大问题就是农民失业,最困难问题同样是“三农”问题,因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开发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外;扶持与引导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就业容量;加快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应同状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人口发展的能力。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好途径就是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安排部分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要不断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培训对象重点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后未能继续升学人员,贫困农民和复员退伍军人。
4.4.4 加大乡土人才的选拔及创业培训工作,培育农民企业家
乡土人才是科教兴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富民强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重要队伍。因此,要把乡土人才的开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加大选拔和培训力度。要选拔一批有一定产业.文化和经济基础的种植养殖大户,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取得一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退伍军人和大中专学生,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村组干部等人,通过集中培训,生产实践和跟踪服务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水平,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拥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和技术能力的农民专业队伍人才。
4.4.5 将农业科技培训与农业产业革命化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持续农业
发展持续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农业和集约农业为模式,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革新来武装农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技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农业标准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重点培训农业标准生产技术,高新技术应用,科学使用农药生物防治等。因此,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挖掘资源的生产潜力,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生产力,实现低投入.高产出。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天堃,陈仙林.农业经济管理[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2]高启杰.农业推广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