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辉
摘要: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强调主动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结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学科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具体实践进行总结。
关键词: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教育领域中产生的一个世界性主题,在其他课程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使之与接受性学习的方式互补,使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因此加强在化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仅能以丰富多彩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而且因为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卫生、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密切联系,有利于点燃学生走进生活,品味化学的创新激情。因此,从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出发,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必然有利于学生在打好坚实学科知识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对化学研究性学习不要只重形式而不重实质
俗话说:“说说容易,做做难”。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观念转变。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两年,但部分教师的观念尚未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偏爱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倡“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只看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而未看到其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弊端,然而,这部分教师为了赶“潮流”或迫于压力又不得不向研究性学习靠拢,因此在形式上套用“类似研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结果不但未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且在传授知识上也未达到预期效果。
2不要夸大研究性学习的功效,盲目追从研究性学习
部分教师认为,既然化学课堂教学中提倡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那么不论是何种化学知识的讲授,都用这种方式进行。这种完全忽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优点,把研究性学习视为“万能”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这主要是由于未能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实质,而走人了一个极端。
3化学教学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科教材中知识有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说在每节化学课堂上每个知识点都要用“课题学习”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若是这样单从时间上就不允许。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并不是对传统化学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其初衷便是在达到知识传授目的的同时,能更多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研究性学习要因“材”制宜的开展,对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易达到良好的效果,那么就不必强求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于策略性的化学知识,则更易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更多的时候是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运用,不对教材内容作充分的分析,重新构思,就盲目追从“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是不科学的。
4通过化学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牵引力和加速器,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减轻学生的压力,还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本身有一些新奇的现象,如有的实验生成五颜六色的沉淀,有的实验生成犹如仙境般的烟雾,有的实验燃烧时发出五光十色的焰火,还有的实验伴随像鞭炮一样的爆炸等,这些新奇的现象具有极大的趣味性。教师通过各种探究性实验,将有助于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借助实验激发,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总之,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以期达到教师优教、学生爱学、高效绩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