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赴捷克特派记者 施晓慧●本报驻英国、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纪双城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钟玉华●汪析
中欧峰会20日闪电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当天飞抵捷克首都布拉格,并于当天傍晚飞离当地回国。这次原定去年底举行的峰会因法国总统萨科齐接见达赖而被推迟5个月。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周二把这次峰会称为欧洲与中国“寻求全球新秩序旅程中的里程碑”,但欧洲媒体这样高兴的不多。峰会之前,欧洲多国媒体上出现了类似“中国不再把欧洲当回事”的分析,提防心很重,这种危机感一定会让很多被“傲慢欧洲”去年挫伤的中国人感到意外。“中国是世界发展的最大变量,中国与日本在世界舞台上相对位置的变化引起了日本人心态前几年的反弹,现在这种心结又落在了欧洲身上。”一位学者20日对《环球时报》说。但无论如何,这次短暂的峰会代表了中欧重建关系的一次机会。
峰会举行,欧洲态度不一
中国总理温家宝20日抵达捷克首都布拉格,在这里同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捷克总统克劳斯、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等人会谈。俄罗斯《新闻时报》以第三者的视角报道这次峰会时用的标题是:“巨人会面”。
中欧领导人会晤当地时间下午1时50分开始,会谈进行了两个小时,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气候问题和应对金融危机是会谈重要议题。会后双方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签署了中欧科技伙伴关系计划等3个文件。当地时间傍晚,温家宝总理将返回中国。
与布拉格峰会的议题相比,欧洲媒体似乎更关注峰会本身的意义,大都突出了峰会本应去年12月举行,因萨科齐接见达赖而被推迟的背景。德国之声说,峰会举行表明,“欧中将怨恨抛在一旁。法国《费加罗报》20日题为“欧盟和中国庆祝重聚”的文章说,在一系列的幕后妥协后,周三在布拉格重开的峰会更多表现为一种欧中和解的象征。
路透社20日说,萨科齐去年接见达赖搞砸了当年的中欧峰会,由于欧洲批评中国人权纪录、北京对苏丹达尔富尔和缅甸的政策,加上双方的贸易争吵,中欧关系进一步紧张。但是,当他们在布拉格相会关注如何合作克服最近8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时,双方都期望抛开分歧。欧盟对外关系委员瓦尔德纳周二在布鲁塞尔说,“我们存在分歧是事实,但这次峰会将是我们寻求全球新秩序、应对全球衰退、增进和平以及挽救这个星球的一个里程碑”。欧洲媒体说,布鲁塞尔的高官将北京视为欧盟经济复苏的“核心”。
法新社20日说,欧盟和中国领导人将专注于应对经济危机,“但围绕达赖的紧张挥之不去,将给布拉格峰会蒙上阴影”。欧洲多家媒体在报道中欧峰会时流露出对这个“雷区”的担心。
《费加罗报》称,达赖5月下旬的欧洲之行,随时可能让稍显缓和的欧中关系重趋紧张。法国《观点》网站20日报道说,中国政府周二含蓄警告欧盟各国,不要接待即将访欧的达赖,这表明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愿意重启欧中峰会,并就一系列问题展开对话与合作,但“坚决不容忍涉及达赖的任何问题”。
德新社援引一名欧盟外交官的话说,欧中双方在气候变化,人权,与朝鲜、伊朗和缅甸关系等问题上仍存在争执,因此,峰会成果尚属难料。报道说,欧盟想让中国对缅甸领导人施压,要求缅甸政府与亲民主力量会谈并释放昂山素季,但中国坚持缅甸领导人已经与反对派进行合作,因此希望峰会只是呼吁“继续”谈判;欧盟希望这次峰会谴责朝鲜4月5日的火箭发射并敦促其在核计划上恢复和谈,中国只是希望峰会提到参与方“对当前的朝鲜半岛形势表示关切”。
27块木板组成的水桶
用多块木板修成的水桶,盛水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这在管理学上被称做“水桶定律”,在欧洲一些媒体看来,由27个成员组成的欧盟在跟中国打交道时就像这样一个“木板严重参差不齐的水桶”。英国《金融时报》20日题为“欧盟如何务实对待中国”的文章说,欧盟需要认识到,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欧洲却仍把它当做发展中国家对待。中国是一个世界强国,它的一些决策对于欧盟几乎所有迫在眉睫的问题都至关重要。欧盟需要一种全新的、从利益出发的对华政策,将重点放在经济危机、市场准入和气候变化等若干优先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