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治平
摘要:笔者在几年来的通识课教学实践中,认为在高校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文中就此提出了几点认识,以供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通识教育;选修课
我校自2004年启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来,现已陆续开出一批高水平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好评,我在通识课“河流概论”、“中国江河防洪”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在综合性大学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校要求学生跨学科修满一定的通识课学分,是很有必要的。我对此有以下几点认识。
1有利于学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我认为,在综合性大学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在主修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走出专业圈圈,突破学科壁垒,有机会在外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去遨游、领略和感知其他学科的领域空间、思维方法、研究手段和基本知识,有利于开阔视野,启发心智,萌生灵感。这无疑对学生快速成才,极有帮助。
2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通识课不是专业课,也不同于一般科普课。在通识课教学时,教师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与贯通,而不应简单地向外专业学生推广本专业知识。
我在“河流概论”中讲授“河流观测”一章时,问学生知不知道长江的河床地形啥样?怎样观测长江的河床地形呢?尽管有来自测绘专业的学生,但都只知道陆地地形测量方法,却不懂得水下地形如何测量。于是,我告知测量原理其实一样,只是使用仪器、方法有所不同,测绘专业的学生听后懂得了,只要掌握了陆地地形的测量方法,将来也可承担河道水下地形的测量任务了。
在课上,我常常从水利水电工程视角讲到长江三峡工程的效益。对此,总有学生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或依从其他途径获取的资料信息为据,提出一些不同看法,这主要与他们的专业知识背景及其所了解的情况有限有关。对于工科学生,可能主要看重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等工程效益;而文科学生,一般主要关注移民、社会民生、长江文化、生态环境、自然地理;医类专业学生,则看重公共卫生、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出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三峡工程的看法的不一致很正常。我总是认真听取,充分肯定并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同时又注意积极引导和做出必要的解释,不与学生争辩。
3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识课教师多数是专业课教师。由于生源对象不同,通识课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都与专业课不尽相同,不同专业的学生,各自的知识基础和文化素养不同,对课程、对老师的要求与期望不同,对课程知识的接受能力与欣赏水平也不同。因此,那种认为通识课简单易讲的说法是欠妥的。
对学生说来,凡是学无收获、没有吸引力的课程,他们在教室门前是有权进出自由的。因此,对老师而言,除了要通晓本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花些时间去了解其他一些学科的学科性质与基本知识。要想成功开出一门通识课程,并立于不败之地,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认可,老师不下工夫是不行的,尤其要在“通俗易懂、触类旁通”方面下工夫。教材要反复简化、修改,课件要不断更新、优化,师生间要经常的、多途径的沟通与磨合。老师在授课时,专业课的惯用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在课堂上,老师要留意学生的情绪与感受,专业语言要尽可能地运用通俗讲法,时尚而幽默的实例不可缺少,甚至连讲课发音都要努力去锤炼。
此外,我还在武汉大学课程中心建立起课程网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拓展学习与师生交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这都需要用心去管理和维护。
由此看来,通识课的教学并非易事。一名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不一定就等于是优秀的通识课教师。通识课老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探索与自我提高。
4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没兴趣的课程,很难学好。学生在较长时间里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的学科性质和基本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此时很容易产生兴趣疲劳。在学习上,追求新鲜,寻找刺激,变点口味的想法油然而生。学校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通识教育课,则正好能迎合与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特点与兴趣要求。
我在开课之初的课堂调查中,发现确有一些学生有这种想法。他们大多来自非水利类专业,是想来找点新鲜,了解一下水利水电类专业学生学些啥?将来干些啥?水利人是干什么的?
学生们在初次走进课堂之时,脑子往往一片空白,对课程揣有种种猜想与预期:如这门课程到底讲些啥?难不难学?学后有用吗?各种问号都有。当然,也不乏纯奔学分而来的学生。一旦老师讲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并对课程产生第一好感之后,他们的学习兴趣随之而来。
5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
尽管学科门类众多,其实,很多专业的原理与知识是相通或相近的。学生只要学好本专业知识,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
例如:流体力学有水位、水流、流量、阻力等;电学有电位、电流、电量、电阻等;人体医学有身高、体重、胖瘦、血压、血管、血流等,以及健康、生命问题;河流工程学中,河流有长度、宽度、深度、水位、流量、阻力、干支流,健康与生命等概念;如此等等。
在课堂上,我注意到学生们很关心的是“学习这门课有用吗”,我肯定地告诉学生,无论什么专业学生,学后都有用。
例如:测绘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到流域部门从事河道观测工作;新闻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当记者,能以最专业的语言(河流)报导我国江河治理成就和防汛抗洪消息;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帮助水利部门调解水事纠纷;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在维护河流健康与生命方面,有用武之地;史学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研究水利史、河流演变史、长江史、黄河史等;学医的学生,在抗洪救灾时,救死扶伤,可大显身手;等等。
我还号召各专业的学生,将来可以到水利系统单位读研、就业。这么一讲,学生更加明白,原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在水利领域和水利系统,还真有用处、真有作为,从而大大激发了学习这门课程的信心。
6有利于学生思维之门的开启
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老师所讲的一些新知识、新思想,往往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对比,甚至产生种种奇异联想。这是学生思维之门开启的表现。
例如,有学生在听我讲过河流弯道环流的知识后,在讨论发言中告诉学生们,今后在长江游泳时,要特别小心顺应河道环流的运动规律,以免发生意外,又如,有学生在听讲到黄河下游“地上悬河”问题,思考其解决途径时,大胆地提出再挖一条新黄河的建议。这与有些专家的设想不谋而合,再如,在听讲江河防洪知识之后,有学生认为,现在防洪是在地上防,洪水来了被动防,将来可以到天上去防、主动防,让洪水发生到别的地区去。如此等等,这些例子说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在思考、在动脑,而这不正是我们的教育目标所希望的吗?
我在讲课时,曾提到两位伟大的科学家A.Einstein与H.A.Einstein,其中,A.Einsmin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世人周知。而H.A.Einstein是A.Einstein的儿子,世人知之不多。他也是一位世界级科学家,即著名的河流泥沙工程专家。他的博士论文即是河流推移质泥沙输移规律研究。在我国,也有许多大师级的河流泥沙院士、专家。听我这么一讲,学生们惊异过后,一方面钦佩这些科学家们的学术成就,更为感慨的是,原来在河流泥沙领域,还有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和研究价值。河流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真的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与关注。
[责任编辑: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