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理想与职业定位

2009-05-21 10:09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7期

仲 懿

摘要: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职业定位是一个理性审视自我的过程,是在了解自我基础上确定自己职业的方向与目标,并制定相关计划,避免就业盲目性,走向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文章对大学生职业理想与定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业理想;职业定位;职业成功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1-0047-02

一、职业理想的定义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

二、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的导向作用。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职业理想来确立,并最终通过职业理想来实现。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同学们在现阶段的学习生活中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一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热情就会低落,学习的效果就不明显。因此,有了明确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理想,再经过努力奋斗,人生发展目标必然会实现。

2.职业理想的调节作用。职业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职业理想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职业理想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此外,如果一个人只把自己的追求定位在找过“好工作”上,即便是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职业理想,因为,这样的理想一旦实现,他就会不思进取,甚至虚度年华。总之,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无论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都会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3.职业理想的激励作用。职业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比现实更美好。为使美好的未来和宏伟的憧憬变成现实,人们会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行动去为之努力奋斗。12岁时,周恩来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表达了他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理想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理想的一般特征

(一)强调职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的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在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以前在职业选择中可以抛开经济因素,是因为不同职业的经济收益几乎是一致的。另外,社会的封闭也使职业选择中的经济因素在社会传统文化背景下处于不显眼的位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职业的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工资收入在不同职业、单位之间的差距被越拉越大。这就促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将职业的经济收益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许多大学毕业生将大公司、大企业作为择业首选,究其原因,经济方面的考虑是主要因素。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一些三资企业和公司,一方面能满足毕业生创业发展愿望,另一方面又能给就职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二)职业多选择在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

如今,大学生对大中城市的选择比例远远高于对小城镇与农村的选择比例。特别是大学生对经济特区或沿海地区的选择比例更高。沿海地区对大学生的诱惑力来源于改革开放后其与内地之间逐渐拉开的经济差距,这种地区间的差距促成了人才流动的单向性,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当然,这种单纯的经济动机绝不是促成大学生热衷于沿海地区的唯一原因。创业的心理、对竞争环境的需要,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职业理想的确立。从总体状况来看,沿海地区实行的种种优越政策和较为富裕的生活环境,都对当今大学生极具诱惑力。

(三)不在乎所有制的形式

现在不少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开始转变,多种经济形式的企业已被大学生广泛接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不太在乎用人单位的所有制形式,甚至并不想非要为自己找个有干部编制的工作单位。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干出一番事业,获取应得的劳动报酬就已知足。

(四)追求职业的稳定感

大学生的这种择业意识反映在对具体单位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从事科研、专业技术、教师、公务员等工作。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发现,选择去科研、技术服务、文教、金融等脑力劳动部门的人数占的比例较高;期望去国家机关、党政团体工作的人数也不少,可见大学生对行业的选择主要集中于政府部门、生产部门和科教、金融等风险小,稳定性高的单位和部门。

四、当代大学生职业定位

(一)认识自己,科学合理做出职业定位

古希腊德尔斐的一个神庙前竖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它表达了人们最朴素的愿望和渴求,具有耐人寻味的意义。职业定位的含义是一个理性审视自我的过程,是在了解自我表现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并制定相关计划,避免就业盲目性,降低就业失败,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民谚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可见择业对一个人的一生非常重要。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在适合自己,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工作,这样才能有所发展。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选择,而择业是其中重要的选择之一,因为它们将决定一个人今后奋斗的目标和人生的方向,每个人一生中都应有一个定位,定位准确是一生成功的前提和基础。把目光投向希望,把目标锁定未来,我们才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个贾宝玉满月抓阄的情节,他的面前摆满了各种物件,看孩子抓哪件?实际上这就是古代家庭父母对子女未来前途的一个预测。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给孩子将来的志趣和志向定位。

(二)霍兰德的人与职业类型匹配学说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从心理学价值观理论出发,经过大量职业指导的实例积累,提出了职业活动意义上的人格分类,包括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六种基本类型。由此产生了人与职业类型匹配学说。

1.现实型,也称实际型。属于现实型人格。喜欢从事技艺性或机械性的工作。能够独立钻研业务,完成任务。长于动手并以技术高为荣。其不足之处是人际关系能力较差。属于这一类型的职业有:飞机机械师、机器修理工、电器师、自动化技师、电工、木工、机床操作工、机械工人、制图员、农民、火车司机、长途汽车司机等。

2.研究型或思维型。属于研究型人格者,喜欢从事思考性、智力性、独立性、自主性的工作。这类人往往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科研能力。其不足之处是不重视实际,考虑问题偏于理想化,属于该类型的职业主要有:科研人员、技术发明人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实验员、科学报刊编辑、天文学家、地质学者气象学者药剂师、植物学者、动物学者、物理学者、化学学者、数学家等。

3.艺术型。艺术型人格者,喜欢通过各种媒介表达自我感受,其审美能力较强,感情丰富且易冲动,不顺从他人。其不足之处是往往缺乏文书办事员之类的具体工作的能力。属于该类型的职业有:作曲家、画家、作家、演员、记者、诗人、摄影师、编剧、雕刻家、室内装饰专家、漫画家等等。

4.社会型也称服务型。属于社会型人格者,喜欢与人交往,乐于助人关心社会问题,经常出席社交场面,对于公共服务活动感兴趣。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机械能力。属于该类型的职业有:社会学家、福利机构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医生、社会科学老师、学校领导、公共保健护士等。

5.企业型。也称决策型或领导型。属于企业型人格者,性格外向、直率、果敢、精力充沛、自信心强、有支配他人的倾向和说服他人的能力,敢于冒险。其不足之处是忽视理论,自身科学研究能力较差。属于该类职业主要有:厂长、经理、营销员、采购员、饭店经理、政治家、市长、广告宣传员等。

6.常规型也称传统型。属于常规型人格者,喜欢从事有条理有秩序的工作,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踏实稳重、讲求准确性、愿意执行他人命令、接受指挥而不愿独立负责或指挥他人。其不足之处是为人拘谨,保守,缺乏创新精神。属于该类的职业有:记账员,会计、银行出纳、法庭速记员、税务员、校对员、打字员、统计员、图书资料管理员、秘书等。

显而易见,每一种类型的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也有一定的短处。社会中的人是复杂的,不能用一种类型来简单地概括,而是兼有多种性质,即一种类型为主,其他种类型为辅。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以及从人的心理差异的角度来看,无所谓好与坏,只是有与职业类型是否协调匹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批判地、全面地、区别地认识与评价上述人格分型,作为我们职业定位的参考。

(三)职业定位的原则及方法

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进行定位时,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依靠这些原则可以快速正确地缩小自己的定位选择空间,从而使职业定位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1.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定位首先要想到自己喜欢哪种职业,或者对哪种职业比较感兴趣。研究表明,一个对所从事职业感兴趣的人,能够发挥其才能,而且能保持长时间高效率,不疲劳。而对所从事职业不感兴趣的人,则只能发挥其才能的一半,且容易精疲力竭。一般来说,只有从事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工作,工作本身才能给你一种满足感,你的职业生涯才会变得妙趣横生。因此选择自己所爱的职业是大学生做好未来职业定位的首要原则。

2.选择自己所长的。在人才市场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必须善于从与竞争者的比较中来认清自己的所长和所短,亦即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择己所长、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具体的职业定位。要尽可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未来的职业定位在与自己所学有较密切联系的行业领域。

3.选择市场所需的。任何职业的兴起、发展、衰落及消亡均是由社会需要的变化引起的。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定位时,不仅要了解当前的社会职业需求状况,还要善于预测职业随社会需要而变化的未来走向,以便能使自己的职业定位具有一定的远见。否则,一味死盯在眼前热门的职业,可能导致长远的选择失误。可以预见,即使目前特别热门的许多职业也有可能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成为昨日黄花。

参考文献

[1]吴其.教育教学[J].2007.

[2]姚裕群.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李立国.气质、性格、能力与职业[D].社科广角,2000.

[4]庞晓雪.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职业定位分析[J].大学时代(下半月),2006.

[5]曹晖,莫利拉.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原则、方法和策略初探[M].2005.

[6]http://baike.baidu.com/taglist?tag=%D6%B0%D2%B5%B6%AF%BB%FA&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