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重彩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9-05-21 04:04
中国文化遗产 2009年2期
关键词:墓葬考古遗址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日前在京揭晓,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河南新郑胡庄墓地、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等10个项目入选。从全国上千个发掘项目到61个初评候选项目,再到进入终评的25个入围项目,首次纳入政府评奖体系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胜出者不可谓不幸运。十大项目之中,杨官寨遗址、磨沟墓地刷新了学界对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的认知;周公庙遗址、海门口遗址等遗址在重大发现背后,凸显了新一代考古学者的积极思考与实践;此外,荥阳娘娘寨遗址、新郑胡庄墓地、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均在南水北调基建工程中发现,是对南水北调沿线作为中华文明腹地的再次注解;阖闾城城址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卓越项目,而成都唐宋街坊遗址是在现代化都市中心发现的又一处珍贵古代城市遗迹……对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来史说,毫无疑问它们都是浓墨重彩的。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主体遗存时代: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王炜林

遗址概况:

杨官寨遗址面积约80余万平方米。2004年以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长达4年多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逾17278平方米,发现各类房址49座、灰坑896个、壕沟9条、陶窑26个、瓮棺葬32个、墓葬45座、水井5口,出土各类可复原的器物7000余件。

在南发掘区发现了成排分布的仰韶文化半坡四期的13座房址和陶窑。房址基本是平面呈“吕”字形的前后室结构,前室一般是地面式,后室则为窑洞式,是目前所知关中地区最早的窑洞式建筑群。在房址和陶窑附近的灰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陶胚残片和疑似制陶用的轮盘等。在北发掘区发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期的聚落环壕。经初步钻探,环壕内面积24.5万平方米。在环壕西部发现门址一处。在其两侧的壕沟堆积中北出了大量陶、骨及石质器物,大多成层分布,保存基本完好。众多的出土器物中,镂空人面覆盆形器、动物纹彩陶盆、涂朱砂的人面塑残陶器等均为国内同时期遗址中所罕见。

从目前的发掘资料看,遗址南部为仰韶文化半坡四期居民聚居区,而北部则是庙底沟文化的聚居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段环壕内侧接近沟边的位置还发现有疑似墙基的遗存,由此考虑,该聚落很有可能是一座庙底沟文化的城址。

专家点评:

过去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环壕,比较完整的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姜寨的环壕属半坡期,比庙底沟期早一个时期,但规模小得多,只有1万多平方米。庙底沟期过去没有发现过较完整的环壕,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是在东西两条大冲沟之间,人工的壕沟只有南北两条,构不成完全意义上的环壕。而杨官寨遗址环壕内聚落的面积就有24万多平方米,明显是一个中心聚落,下一步就该出现城址了。所以它在聚落演变的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杨官寨遗址的西南部还发现有重要的仰韶晚期遗存,那里紧靠断崖有一排共14座房址,差不多每座房址旁边都有一座陶窑。显然这是一个制作陶器的作坊,这样大规模的陶器作坊在仰韶文化时期是十分少见的。陶窑旁边的一个窖穴内存放有两套共十几个完整的小口尖底瓶,应是放置陶器的库房所在,亦是仰韶文化中首次发现。

所以,杨官寨遗址对于研究仰韶文化的发展和仰韶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乃至文明起源的研究都非常重要。(严文明教授口述)

甘肃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

主体遗存时代: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时期

发掘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

发掘领队:毛瑞林

遗址概况:

陈旗磨沟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范围内发现有仰韶中晚期、马家窑、齐家和寺洼文化遗存。其中齐家墓葬区约8000平方米,2008年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共清理齐家文化墓葬346座。以土葬为主,也有少数火葬墓。已发掘清理的墓葬共计16排,排列整齐,东西成列,但也存在略呈弧形排列或错位现象。墓葬方向基本为西北方向。墓葬结构可分竖穴土坑和竖穴偏洞室两大类,其中以竖穴偏洞室墓数量居多,约占70%左右。偏洞墓又以单偏室居多,有部分双偏室或多偏室墓。单偏室以左偏室居多,有少数为右偏室。双偏室墓数量相对较少,还有少量上下偏室、内外偏室者,个别偏室口发现有木板封门痕迹。埋葬方式以多人合葬为主,单人葬较少。合葬墓少则2~3人,多则10余人,成人、儿童皆有。根据人骨出土状况来看,合葬墓中合葬有一次葬和多人多次葬,有些墓葬发现人骨被扰动现象,系在多人多次埋葬时入骨被随意聚拢成堆或部分移位。原因是继续埋入死者时偏室空间不足,便将先期埋入的人骨聚拢或向内推挤以腾出足够的空间。多数竖穴墓道设有头龛或脚龛、侧龛,多为一龛,极少同时拥有头龛和脚龛、或拥有上下两个头龛者,龛内放置随葬陶器,有些墓葬还有以侧龛埋葬死者的现象。少数墓葬还存在殉人、殉牲现象。殉人1~4人不等,一般置于墓道之中,或在墓道底部再挖一浅坑埋人,然后填平踩实;或直接置于墓道底部。多人者或直接相互叠压,或分数层埋葬。墓道人骨的头向或与墓葬方向一致,或者相反,且多俯身或屈肢葬,其中侧身屈肢有双手掩面者,似为活埋所致。也有少数人骨放置较为规整。殉牲仅个别墓葬发现,有完整的狗、羊等动物。有些墓葬的墓道填土中发现有牛角或羊下颌骨等,以及一些完整或被打碎的陶器,可能与埋葬过程中的祭奠活动有关。墓地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随葬品2600余件(组)。

专家点评:

陈旗磨沟墓地共发现300多座齐家文化的墓葬,分成两区,排列非常整齐。这么大规模的齐家文化墓地,是第一次发现。最重要的是,该墓地内发现有多种埋葬方式。其中比例最高的是竖穴偏洞室墓,葬俗奇特。偏洞内有单人葬,也有合葬和叠压埋葬,一座墓内往往多次埋葬,墓道里还有殉人。这种埋葬方式是第一次发现。除此之外,还第一次在齐家文化的墓葬中发现了火葬。这些多样的的葬俗,为研究齐家文化的埋葬习俗和社会性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崭新资料。磨沟墓地还是齐家文化中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墓地,并首次发现了工艺先进的金器。

此外,磨沟墓地中属于齐家文化晚期的墓葬中,有的陶罐与寺洼文化同类器物十分接近,明显有向寺洼文化转变的迹象。这就把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的关系,第一次明确地联系起来,并肯定地表明寺洼文化是齐家文化的去向之一。一次发掘能有这么多重要的发现,十分难得。(严文明教授口述)

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

主体遗存时代:商~西周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

寿光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王守功

遗址概况:

从2003年开始,发掘单位在寿光市羊口镇双王城水库周围3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钻探和试掘工作,发现古遗址83处。其中,龙山文化时期遗址3处,商代至西周初期76处,东周时期4处,宋元时期6处(宋元遗址多与商周遗址重合)。从出土遗物分析这些遗址大多与古代制盐活动有关,是目前在渤海南岸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盐业遗址群。2008年4月开始,联合考古队对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中的07、014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014A主要为商代晚期的制盐作坊遗址,面积约4000平方米,发现了卤水井、盐灶、储卤坑等重要遗迹,基本上可以弄清制盐作坊的基本布局。014B遗址主要为西周早期的制盐作坊遗址,面积近6000平方米。本次发掘主要对作坊中部的盐灶、储卤坑及相关遗迹进行了清理,其布局与014A基本相同。发现的遗物主要为盔形器,多集中分布在盐灶及储卤坑内。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还邀请有关单位就遗址的年代、环境、动植物种类及分析、测试;对各种遗迹、遗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相关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

专家点评: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是近年来围绕南水北调工程考古调查发现的80余处古代制盐遗址之一。2008年对编号07、014的两处遗址的发掘,发现了商周时期(有的晚至宋金)与制盐有关的卤水井、卤水沟、储卤坑、盐灶、灰坑等遗迹和大量煮盐用的陶盔形器,规模大,年代早,内涵丰富,如此完整地揭露整个古代制盐作等遗址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次。(李伯谦教授)

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

遗址概况:

自2003年以来,周公庙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全覆盖式的地面调查、重点区域的详细钻探和有针对性的发掘,发现了商周时期7处千余座墓葬、多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1700余米长的夯土墙,以及铸铜和制陶作坊遗存各一处,出土商周时期周人甲骨文近500字。基本建立了该遗址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与文化谱系,大致探明了该遗址商周时期的布局结构。2008年,周公庙考古队在在庙王村(ⅢA1区)发掘地点,共清理商周时期灰坑等遗迹近百座,龙山时代房址、陶窑和灰坑等各类遗迹近座,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一处客省庄二期文化晚期的窑洞式院落遗迹;在折树棱(ⅣA2区)发掘地点共清理墓葬73座、殉马坑2座、房址2座、灰坑9座。墓葬均为中、小型墓葬,年代从西周早期延至西周晚期。最重要的发现来自祝家巷(ⅢA2区)地点的发掘,在一条东南-西北走向的大沟(ⅢA3G 2)中出土了1片西周卜甲,其中有刻辞者片,可辨识刻辞字数约1600字。根据卜甲刻辞的内容及字体特征则可以初步确定这些卜甲的年代为西周早期。卜辞内容比较丰富,大体可以归纳为人物、地名、祭祀、战争、纪年历法、占梦、数字、卜辞格式等八类。

专家点评:

周公庙遗址是一处先周至西周时期的重要聚落遗址。从2004年开始发掘以来,先后发现了大中小型墓葬区、居住区、铸铜作坊等遗迹和零星刻字甲骨及大量遗物。2008年的重要发现,是在大型宫殿基址前面倾倒垃圾的灰坑中发现了7651块卜甲,且多有刻字,字数是以往发现的先周西周时期有字甲骨的2倍,其中亶王、王季、叔郑等周人先王和西周初年重要人物的名字为首次出现,对研究周族历史和先周至西周早期周人的社会结构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李伯谦教授)

卜甲出土区

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

主体遗存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发掘单位: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剑川县文物管理所

发掘领队:闵锐

遗址概况:

海门口遗址位于云南省剑川县甸南镇海门口村北的剑湖出水口南部,曾于1957年和1978年进行过两次发掘。2008年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揭露面积1395平方米。在遗址的层位序列、遗存内涵、聚落形态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发掘区域内的文化堆积可初步划分为三期。第一期属云南新石器时代晚期,年代大致介于距今5300~3900年间;第二期属云南铜器时代的早期,年代大致介于距今3800~3200年间;第三期属云南铜器时代的中晚期,年代大致介于距今3100~2500年间。在已探明的50000多平方米遗址范围内,木桩柱分布密集区面积约20000平方米。本次发掘共清理木桩柱约4000根及少量横木,其中可明确编号的房址两座,同时发现的遗迹还有火堆、成组灰白色石块、人骨坑、柱洞等。出土的遗物极为丰富,其中包括各时期的农作物标本,如一期发现有稻、粟,二期发现有稻、粟、麦等,三期发现有稻、粟、麦、稗等。

专家点评:

海门口遗址过去作过两次发掘。2008年的发掘,面积大,出土遗迹、遗物丰富,地层叠压关系丰富,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直至青铜时代的大型水滨木构干栏式建筑聚落遗址。出土的铜器和铸铜石范,以确切的地层关系证明该遗址为云贵高原最早的青铜时代遗址,滇西地区是云贵高原青铜文化和青铜冶铸技术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遗址中稻、粟、麦等多种谷物遗存共出的现象,为研究粟作农业向南传播和稻、麦轮作技术起源的时间和地点,提供了重要的物证。而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陶器的类型学研究结果建立的该地区由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分期、年代标尺,对于我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贵高原考古的深入开展更具有深远意义。(李伯谦教授)

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

主体遗存时代:西周~东周

发掘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发掘领队:张松林

遗址概况:

娘娘寨遗址于2004年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文物点复核调查时发现。2005~2009年发掘面积1 5000平方米,最为重要的发现是发现了西周晚期到东周时期的古城址一座。遗迹主要有内外城垣、城门、护城河、夯土基址、道路、陶窑、水井窖藏、祭祀坑等。出土遗物多为陶器,另外还发现了一批精美的铜器、玉器、骨器、蚌器、石器等。

勘探和发掘表明,娘娘寨城址由内城和外郭城两部分组成。

内城平面近方形,城垣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90米,城壕宽48米,深12米。西周时期城垣夯筑方法为棍夯,东周时期修补城墙使用圜底平夯。城垣四面各设有一城门,分别与城内“十字形”交通主干道相接。内城中部发现有8座两周时期的夯土基址,组成一组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东北部分布有较多的陶窑,为作坊区。通过对内城垣结构解剖,内城垣分两次夯筑,一期夯土时代为西周晚期,二期夯土时代为春秋时期。

外城平面为长方形,城垣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50米,面积102万平方米。城壕宽20米,深6米。外城垣始建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对其进行加宽,战国末期废弃。

专家点评:

河南荥阳娘娘寨两周城址,经过多年发掘,特别是2008年的工作,已基本弄清楚了其范围、兴建过程和功能分区,根据对内、外城墙和大型建筑基址解剖呈现的地层叠压打破关系以及出土遗物,已判明内城始建于西周晚期,外城始建于春秋,至战国均有增筑修补,是一处两周时期重要城邑。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有可能与西周晚期郑国东迁道居之处有关,是研究西周晚期郑国及郑与虢、桧等国关系材料的新发现。(李伯谦教授)

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

主体遗存时代:春秋时期

调查单位:无锡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

领队:张敏

遗址概况:

阖闾城遗址现存东城和西城两个小城,两城共一隔墙,两座小城的北墙已不存,南垣和隔墙皆保存较好。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最宽处约500米,原保护范围约0.5平方公里。

2007~2008年,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普查队对阖闾城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考古调查。调查通过钻探发现并确认了阖闾城春秋晚期的城墙、城内的高台建筑、陆门和水门。再通过物探对考古钻探的结果进行叠加验证,对城壕、水门和城内水道情况进行探测和推测。最终明确阖闾城遗址的大城、东城、西城和高台建筑的年代均为春秋晚期。完整地复原了文献中伍子胥修筑的阖闾城。

此外,在阖闾城北面临太湖的龙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发现与阖闾城遗址年代相同、长大约20公里的龙山石城,推断应为“吴长城”。根据阖闾城遗址的等级规模、年代布局和历史文献,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为吴王阖闾的都城。

专家点评:

江苏无锡阖闾城,1950年代曾发现由东、西二小城组成的内城,并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几十年来未曾再做工作。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勘探,局部地点还作了试掘,除进一步弄清内城东、西二小城内建筑基址的布局、道路,还发现了已全部掩埋于地下的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400米,面积约2.94平方公里的外城,在城的东北龙山上还调查发现了一条蜿延曲折的石城。根据考古资料和有关文献记载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应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的都城。这一发现,无疑是吴越考古乃至东周考古的重大突破。(李伯谦教授)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

主体遗存时代:春秋时期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蚌埠市博物馆

发掘领队:阚绪杭

专家点评:

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由出土编钟铭文知道是见于先秦文献记载的东周钟离国一位名字叫“柏”的国君的墓葬,这是钟离国国君墓葬的首次发现。该墓的奇特之处在于,由黄、灰(青)、黑、红、白五色土颗粒混合堆筑的封土和墓室填土、圆形墓穴、封土下墓穴口外的白色垫土、墓穴上部填土中由深浅不同五色土构成的20条放射线状迹象、放射线遗迹层下沿墓穴周边堆置的土丘与土偶遗迹、墓穴二层台内缘堆筑的土偶墙、墓底呈“十”字形的埋葬布局等。这些奇特迹象在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墓葬中从未发现,它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令人遐想,发人深思。(李伯谦教授)

遗址概况:

双墩墓葬位于蚌埠市淮河以北3公里的双墩村内。墓葬形制独特,遗迹现象复杂。

墓葬封土堆高9米,底径60米,未夯筑。封土和墓坑内的填土均为黄、灰(青)、黑、红、白等五色颗粒混合土。封土堆底部墓口外的生土层之上有一层厚20~30厘米的白土垫层。

墓坑为大型圆形竖穴土坑,直径20.2米、深7.5米。墓坑2米下有生土二层台。正东向有14级阶梯式短墓道,长6.3米、宽3.2米。

圆形墓底直径14米。在墓底形成十字型埋葬布局。在二层台以上的填土层中发现三层不同的由五色填土或“土偶”构成的遗迹现象。填土层中,沿墓坑一周有深色填土带围绕着中间“放射线形状”遗迹现象。叠压在“放射线形状”遗迹层下的填土层中,用填土构筑的“土丘”迹象,土丘沿墓坑一周构筑18个。同时在该填土层中放置1000多个泥质“土偶”。叠压在土丘与“土偶”层下,在二层台内缘上,用3~4层“土偶”垒砌成高34~40厘米左右墙体形状。

随葬品丰富,有大量的青铜器、彩绘陶器、石器、玉器、硬纹陶器以及海贝饰件、金箔饰件等400多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编钟正部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鹿(钟离)君柏作其行钟童鹿之金”的铭文。在青铜篮内底发现“唯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鹿(钟离)君柏择其吉金作其食簠”铭文等。

河南新郑胡庄墓地

主体遗存时代:春秋~战国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马俊才

遗址概况:

胡庄墓地是东周时期郑韩故城西面的重要墓地之一,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呈南北向从墓地的中部和西部穿过。2006年~2009年3月,考古队在该墓地发掘了36座春秋时期中小型墓葬、284座战国时期中小型墓及2座特大型战国墓。

春秋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排列有序,是典型的郑国家族墓地。

战国墓基本为中小型,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和空心砖墓两种。中型土坑墓单棺单椁,墓内有形态多样、位置各异的壁龛,是韩国墓中的新现象。空心砖墓分为竖穴式和洞室墓两种,此次发掘证实了空心砖墓是战国晚期韩国小型墓流行的葬俗。

两座特大型战国墓,为南北向近“中”字形竖穴土坑墓,南北总长78米左右,墓室宽36.5米和21米,积石积炭,规模之宏大国内罕见。另外发现了由3道近长方形环壕、1座曲尺形墓旁建筑、中字形墓冢和冢上建筑组成的陵园形态。墓道使用了单面版筑技法先行夯筑土台的现象,极其罕见。1号墓中还发现有临时建筑使用后复拆的迹象。两墓的墓道壁、墓室壁上发现大面积涂朱涂白涂草泥等精装修迹象,墓道底也经过夯打处理。且两墓均发现了由整层草泥、椽木、廪木、棚木和夯土组成屋顶形的椁顶结构,证实了《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棺有翰桧”的记载。葬具均为木质“工”字形双椁双棺。1号墓为夫人墓。已在出土的90件铜器上发现刻铭,内容多为方向序号。其中在铜鼎、戈、樽和银箍扣上发现的多组“王后”“王后官”和“太后”刻铭,与“少府”“左库”等韩国官署名称,可以确定这是一组战国晚期韩国王陵。

专家点评:

河南新郑胡庄东周墓地,迄今已发掘春秋时期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中小型墓葬三、四百座,而最重要的是对一组战国晚期韩王及王后陵墓的完整揭露,从而再现了当时王陵从选址、挖掘墓穴、置棺、构建椁室、积石积炭、夯筑封土、兴建墓上建筑到开挖环壕、规制陵园的全过程,两面坡屋形椁室、中字形封土及墓上建筑、三重环壕等均为战国王陵考古首次发现。王陵虽被多次盗掘,但余下的青铜构件、青铜兵器、金器、银器、琉璃器、玉器以及一些錾刻文字仍是研究该墓墓主身份、战国晚期金属工艺等课题的第一手资料。(李伯谦教授)

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主体遗存时代:唐~宋

发掘单位: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谢涛

遗址概况:

2007年10月,为配合香港九龙仓集团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市江南馆街遗址进行文物勘探工作。发掘面积4800平方米。大量的遗迹现象中,以唐宋时期的街道、房址和排水设施最为重要,其中唐、宋时期大小排水渠16条、铺砖面路4条、泥土支路4条、房址22处。

道路保存状况良好,其中L2(道路编号,下同)为铺砖主街道,路面使用特制的细长条形砖竖砌而成,有“人字形”和“回字形”两种砌法。L2、L3、L5交叉形成“十”字路口,道路两侧房子错落有致。各房子大小不一,均面向街道开门。排水系统也十分清楚,与街道、房址相配套的大小排水道16条,形成十字形地下排水管网。

唐宋时期的遗迹分为唐末~北宋和南宋早中期两期。以道路为例,二期道路较一期变窄,而且由一期的碎瓷、瓦片铺路变为用长方形砖铺路,体现了南宋以后街道向长巷制发展的过程,为探讨唐宋时期成都的里坊布局变化提供了宝贵材料。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富春坊”所在的位置吻合,当处于富春坊的东北隅“大区”内。至今,成都市内环路内的东部、北部依然可以隐约见到当年里坊的方块格局,有如棋盘。

江南馆街唐、宋时期街坊遗址充分反映了唐宋时期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水平。此外,江南馆街唐宋时期街坊遗址发现纵横交错长达数十余米的铺砖街道在中国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见,在现代化都市中心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唐宋时期重要遗存堪称独一无二。

专家点评:

自晚唐~宋以来,中国主要的地方城市都以商业繁盛而著称。其中尤以扬、益两州最为著名,其城市规划代表着地方城市的典型。能在现代化都市中心发现古代城市遗迹,而且街道、布局清楚,保存较好,实为难得的重要发现。

发掘工作本身也很仔细,对成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是个促进。成都市政府下决心对遗址进行保护,表现了对自己家乡城市的爱护。(徐苹芳教授口述)

猜你喜欢
墓葬考古遗址
三星堆遗址
神秘的地下遗址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三星堆考古解谜
墓葬中的女人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