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陈锡文:农民工返乡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1月11日,在“经济观察报2008年度观察家年会”上,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2009年我国农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民工的大量返乡。
陈锡文说,今年农村经济特别是增加农民收入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目前中国和全球的农产品价格都在明显地下行。第二个方面,就是农民工的失业问题。由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目前很多沿海的出口导向型企业生产减少,甚至是关停,所以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工失去了就业岗位,纷纷往农村聚集。
陈锡文介绍,2008年一项跟踪29个省市自治区的最新调查显示,到12月5日,这29个省市自治区返回农村的农民工是3000多万,有50%是提前回乡的,其中大概有40%到50%可能是由于就业问题提前返乡的。
陈锡文称,从这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民的收入中接近40%是来自于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所以非农收入对于农民的增收带来很大的压力。从2009年来看,农业的生产、特别是农民的收入面临着寒流的冲击。
邓美玲 来源:《经济观察报》
钟茂初:金融危机对农村有哪些冲击?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向各国各个领域蔓延,我国经济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冲击,不仅工商业以及城市经济受到较大影响,农村和农民也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民工减少就业机会,造成农民工返乡潮,既影响农民收入,也影响农村稳定;其次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的不景气,导致对农副产品需求的减少和价格的回落,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其三,由于整体上预期收入和购买力增长的放缓,导致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的势头受到抑制,甚至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价格回落;其四,由于各级财政收入可能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增幅减缓,而用于涉农的财政支出必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而直接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品的供给。这些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应对金融危机,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领域。
钟茂初认为,针对以上情况,在具体推进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村需求方面,应着力推动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要借中央财政加大投入的时机,加速全面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打消农民增加消费需求的后顾之忧。缺乏养老、医疗、教育等保障,是农民即使有一定的储蓄也不敢轻易用于消费的主要原因。
二、各级政府一直力图推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来带动全面经济增长,但效果并不明显,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民收入上升较慢,预期收入和收入增长的来源也不确定。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并实施有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农民收入保障政策,在粮食安全、耕地保护、进出口竞争、生态保护、农产品运输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补贴政策;在经营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民收入保障政策。在培育农业技术和农村人才、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等方面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保护财税政策。
三、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受到一定影响后,扩大农村内需市场,成为各类型企业的必然选择,也应是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的方向。日前,财政部、商务部正式下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如果能够顺利实施,通过几十亿元的财政补贴就可以带动几百亿元的内需。对于其他消费品,也可以比照这一政策,来推动农村消费市场需求。金融机构也应适时地形成适合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模式,既起到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也起到推动农村消费需求的作用。
四、要有效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还必须为广大农村地区提升和拓展需求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如电力及其他能源的供给能力和供给设施、交通条件、通讯设施等。政府和国有企业对于这些建设项目可适当地予以补贴,电力、能源、交通、通讯等企业也可以采取差别性定价策略,彻底改变目前农村电力、能源、通讯等价格明显高于城市的不合理状况,改变公用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的经营思路。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观察:
农民工提前返乡,减少了打工就业的岗位,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的一大问题。2008年的冬天,不仅仅是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的城市,似乎北方的许多地方也受到了当前最恶劣的经济气候——金融风暴的冲击。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数据,2008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共发送旅客117.4万人,同比增长了12.9万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增量就来自返乡的农民工。这一数据表明,以往在临近春节时才会掀起的民工返乡潮已经提前拉开了序幕。
短时间内大批的农民工返乡,在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是逆流而动,而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此,农民工的返乡问题,就引起了自上而下的关注。
返乡农民工牵动总理心
2008年12月21日,冬至,山城重庆的下午,天上飘着细雨,江津区破石村三社的村民们,迎来了到此考察工作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一户农民家中召开的座谈会上,温总理主要了解了经济危机中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情况。
座谈中,温家宝总理对农民工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看到大家没有多少怨言,我非常感动。政府不会忘记你们,也会支持你们学好技术、再创业,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你们所遇到的困难,政府会尽全力地帮助逐步解决,希望你们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
温家宝对大家说,今冬明春的1000亿投资中,有40%投向农村。2009年对农民的补贴要在2008年1028亿的基础上增加约180亿。原有政策不仅不变,还要更好。看着门外还在下雨,总理缓缓地对在座的人们说:“我总说这句话,冬天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太阳也总要出来的。我相信,渡过这个难关,我们一定会生活得更好。”
早在此前的2008年12月10日,温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会议指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对此,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尤其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就业,这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会议决定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流转收益。时隔十天后的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再次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
城市里的边缘人
著名社会学家曹锦清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新三农问题”说,他认为,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三农”问题主要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进入新世纪以来,“新三农问题”出现,主要是是农地、农产品和农民工。对大部分的农民工而言,虽然进了城,在城里工作,有了一份收入,但他们终究只是城市里的边缘人。
这些在城市里打工的农民工,大多没有固定的住址,而是居住在简陋的宿舍或者临时搭建的工棚里,常年的辛勤劳作,他们的身体健康得不到有效的保证,状况堪忧。农民工生病时一般能撑则撑,撑不过去再到药店买药吃或者是到医疗费较为便宜的个体诊所看病,正规医院高昂的医疗费用用常常让那些每个月只有千把块钱收入的农民工们望而却步。
这些农民工在城市里生活和工作,但是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之中,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休闲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娱乐活动。另外,农民工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也一再困扰着这些已经和即将身为人父人母的农民工们,虽然社会各界,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现行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不相适应、不够协调,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就地接受教育需要支付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一般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就学都只能选择价格稍低的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弱,流动性大,办学合法化问题很难解决,即便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收效甚微。
即便如此,进城务工农民的收入,普遍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出很多,外出务工是其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民工在城里工作生活,除了维持日常开支外,其余的基本上寄(带)钱回家乡,成为留守孩子、老人的基本生活来源。
现在看来,农村富余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形势没有改变,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的改变,经济危机下农民工的大量返乡,再加上村子里原本的富余劳动力,给农民工的家庭和社会,乃至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有理由担心,习惯了苦活累活的农民工们,为了能再找到一份工作,會不会降低薪水要求、降低对劳动保护的要求?面对“你不做,有人愿意做”的心理优势和经营成本的相对制约,部分用工企业会不会失去改善农民工工作环境的动力?农民工的生存境况会不会发生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变化呢?
农民工返乡,政府做好准备了么?
从理论上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流动是正常的事。农民工返乡与农民工进城一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中国“三农”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具体来说,返乡农民工们的未来无非是有以下四种选择,一是留乡务农,二是留乡创业,三是留乡在当地企业就业,四是寻机继续外出务工机会。弄清楚了这四种选择,引导农民工留乡发展经济也就有的放矢了。
目前,中国各级政府均已形成共识:化“危”为“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农民工返乡,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侵犯,并增加各种就业机会,出台创业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工再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应,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民工返乡对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是有利的。提高城市化水平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城市要有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要为农民进城创造就业机会,城市要为农民提供一定社会保障,城市要能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等实际生活需要。如果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工作,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工作,要努力稳定农民工现有就业、广开新的就业途径。要积极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稳定农民工就业。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引导其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等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带动农民工转移就业。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一技之长”是农民工就业的本钱。当前就业受影响最大的是缺乏文化和技术的农民工,要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就要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提升培训。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多选择用工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的职业岗位工种,实施定向、订单式培训。要在农民工自愿的情况下开设“适销对路”的培训专业,充分利用经济调整的机会,解决我国农民工供给市场长期存在的技术断档难题。
做好当前农民工就业工作,要大力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门槛,搞好金融服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符合规定的给予财政贴息。鼓励返乡农民工参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证明,农民工返乡创业,做致富带头人,是我国劳动力转移中一个积极现象。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特别要及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解决农民工创业的资金短缺困难。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中国拉动内需是正确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正是顺应了政府拉动内需并缓解就业压力的愿望。此外,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工经过城市工作与生活的“洗礼”,他们获得了现代社会的理念,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方式,学到了一定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经验,他们返乡后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这些东西融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去,这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无疑也是意义深远的。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姜长云认为:“中国政府目前加快进行的安居工程、医疗文教、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建设以及对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支持等,都将为农民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经济危机下的农民工返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和较为妥善的解决。
(贾丽君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