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铁林 陈建国
[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通过纤支镜向病变部位注人一般抗生素,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73.5%。结论:经纤支镜的局部治疗能改善支气管阻塞,促进引流,提高病变部位的抗生素浓度,结合全身治疗,可提高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医疗费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09)11(b)-030-02
支气管扩张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是一种不可逆的支气管壁受损与变形引起的慢性肺支气管疾患,常继发下呼吸道感染引起支气管阻塞。由于本病易反复发作及抗菌药物泛用,导致病原菌种类的变迁和耐药性的增加,为抗菌药物的选择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临床治疗疗程较长、医疗费用高,疗效差。针对上述现状,笔者对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0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在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使用一般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经纤支镜在病灶处局部注入治疗,与单纯内科综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较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0月诊断明确的支气管扩张伴感染的住院患者68例,其中,男性38例,年龄26-81岁,平均66岁:女性30例,年龄32-79岁,平均63岁。68例病例均经过CT及高分辨率CT或支气管造影后明确诊断,68例患者均为不宜手术治疗。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在取得痰致病菌培养阳性及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有效抗生素静注,部分未取得细菌培养阳性者,根据经验合理选择抗菌治疗方案,同时给予祛痰、平喘、止血、体位排痰常规治疗措施;
1.2.2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主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加局部滴药治疗。将纤支镜插入至相应支气管内,吸净支气管分泌物后,在病变支气管开口处,将5%碳酸氢钠或0.9%氯化钠灌洗液,经纤支镜通道缓慢灌人病变支气管内,注完后随即经纤支镜抽吸出灌洗液,反复灌洗,每次灌洗量10~20 ml,每例患者灌洗液总量为50~100 ml,吸净支气管内灌洗液后,再经纤支镜通道注人适量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每周治疗1~2次。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2.1.1显效:痰量每24 h少于10 ml,咳嗽基本消失,痰性质白色稀薄,无发热:胸片可见由原来的肺纹理增粗、紊乱转化为肺纹理细小、清晰,或小块状或斑片状阴影明显吸收,或囊状扩张内的小液平消失,感染灶影像征范围缩小大于2/3。
2.1.2好转:咳嗽减少,痰性质变稀,但痰量仍多,无发热:胸片可见由原来的肺纹理增粗、紊乱转化为肺纹理细小。或小块状或斑片状阴影部分吸收,或囊状扩张内的小液平消失,感染灶影像征范围缩小小于2/3。
2.1.3无效:咳嗽仍多,脓痰多,见有不规则低热,偶有咯血,胸片无改变。
2.2治疗结果
2.2.1治疗2周后结果比较:治疗组显效24例(70.6%):好转7例(20.5%);无效3例(8.8%);总有效率为91.1%,均未发生纤支镜引起的并发症。对照组显效15例(44.1%):好转9例(26.5%);无效10例(29.4%):总有效率为73.5%,两组病例治疗2周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2疗程与医疗费用结果比较: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15.6 d,平均治疗费用2 860元;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20.8 d,平均治疗费用3 520元。治疗组疗程、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刘照组。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由于先天性毛细支气管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炎性感染造成的气道管壁破坏性疾病,由于细支气管及毛细支气管黏膜受损,细菌很容易侵袭造成感染,由于病变支气管、细支气管内膜及纤毛的损伤,分泌物不易排出,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亥脓痰、胸闷、气促,炎症递质作用引起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咯血,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反复感染,造成炎性分泌物潴留,局部管壁形成痰栓、脓栓加重病灶部位支气管的损伤,并扩大受损范围。由于支气管黏膜排痰功能受损,残留的脓性痰栓是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的主要原因,常造成全身用药不佳,其临床治疗效果较差,纤支镜肺泡灌洗的目的在于吸出大量脓痰和黏痰,改善气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