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尼日利亚、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殷淼 汤瑾 ●张依诗
最近关于各国或地区的电影产量统计数据陆续出炉。11日,欧洲影视观察组织称,2008年欧盟共产出电影1145部,创下近年来的新高。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数据总结了2006年部分国家的电影数量。位列前五的依次是:印度1091部,尼日利亚872部,美国485部,日本417部和中国330部。如果仅凭电影产量,印度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电影大国,然而,全世界更多的人感受到的却是美国好莱坞所向披靡的影响力。那么,谁才是真正的电影大国?
尼日利亚人在家看电影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电影业发展较晚的国家之一,有报道称,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尼日利亚电影已经从当初的一无所有发展成为如今拥有5亿美元规模的产业。尼日利亚电影产量多、发展快,归结为两个原因:一是电影拍摄制作及发行流通成本低。尼日利亚瑙莱坞的电影投资不大,大部分电影不是在专业摄影棚里拍摄,而是在租赁的宾馆、饭店、办公室等拍摄完成。平均每部作品的制作时间只需10天,花费普遍在1.7万至2.3万美元之间。电影拍摄制作完成后,通常被拷贝到录像带、VCD或DVD上,直接送往商场、街边甚至农贸市场等销售。二是市场需求直接推动了电影数量的增加。尼日利亚是一个拥有3大民族、约1.4亿人口的非洲大国,受众众多。采用尼日利亚当地民族语言制作的瑙莱坞电影占了56%,方言对白拉近了普通民众与电影的距离。尼日利亚另有44%的电影仍然以英语语言拍摄,这消除了尼日利亚电影在走向欧美主流文化市场时的天然语言屏障,拓宽了尼电影的向海外发展的渠道。
电影电视是尼日利亚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一。尼老百姓爱看电影,但并非每个人都进得起影院。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只有一家正规电影院,而其他一些州府甚至连一家电影院都没有。在阿布贾,看一场电影的花销为2000奈拉,约合100元人民币,这对于80%每天基本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尼日利亚人来说绝对是奢侈消费。而购买一张VCD的价格只需约6元人民币,于是在家看电影成为老百姓最现实的选择。
许多非洲国家以及非洲人散居点都有“瑙莱坞”影片的市场,尼电影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居非洲领先地位。日前,尼通社副社长奥卢塞贡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北京访问期间,同行的乌干达官员查尔斯·奥克罗和赞比亚警官祖鲁·奥克森分别与他聊起了各自在本国看过的瑙莱坞电影,还提到自己喜欢的尼日利亚电影偶像,这足以说明尼电影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
日本电影出口逐年增多
印度和中国人口众多,本国市场相对较大;尼日利亚是多语种国家,有不同语言的电影需求;美国大片针对的是全球市场。只有日本,算人均电影占有率,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2007年、2008年的电影发行量也持续在400部以上。
二战后,西方掀起日本电影热,黑泽明、沟口健二等导演的作品连续数年在威尼斯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获奖,日本的电影公司如东映、松竹、日活也活跃非常,高峰时期一年出品了547部电影。从那时候起,日本电影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出口的比例逐年扩大。如今,导演宫崎骏、北野武的作品几乎部部全球卖座,特别是日本动画片和恐怖片,在海外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虽然好莱坞大片在日本受追捧,但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忽视本国电影。据日本电影制作者联盟统计,2008年的票房收入中,日本电影占60%,外国电影占40%。在日本看一场电影票价约为1500日元(约合100元人民币),对工薪阶层来说不算贵。在日本很难看到盗版电影,在家租借录像带、DVD或者上网只能看到比较老的片子,要想看最新的电影还得去电影院。
中国要想成为电影大国,需要在民族性和国际化之间做出取舍
高产量就意味着是电影大国吗?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和清华大学老师孙萌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尼日利亚离真正电影大国的差距还很大。尼如今的高产出最主要取决于低投入、周期快的电影偏多,而这些电影很难产生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无法形成真正的产业链。对于尼日利亚本国电影而言,尚处在自娱自乐的初级发展阶段。
周黎明说:“电影产量本就不是考量一个国家电影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数据,如果要将电影大国的定义量化,那么最重要的两个数据应该是发行票房和观影人数。”孙萌则认为,一个真正的电影大国是由其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共同决定的,“尼日利亚的部分电影是以其本土特色:原始性和土著性著称的,满足了本地人的观影需求,也有希望如中国功夫片、印度歌舞片一样成为一种影响国际的文化品牌。但这一点他们因技术落后等桎梏还没有做到”。可见,富有潜力的本土和国际市场、成熟的商业体系和产业链、鲜明的文化特色、领先他国的电影技术以及较为深远的国际影响力———这些都是衡量电影大国的基本要素,而仅仅拥有产量的瑙莱坞与影响全球的好莱坞相比,离真正的电影大国还很远。
对于本土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品牌特色鲜明的中国电影的今后发展,两位学者都给予了乐观的期待。孙萌说:“这两年中国电影在技术上的进步有目共睹,本土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都是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创新和进化上具有一定困难。”周黎明认为:“如果中国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好莱坞,那么在民族性和国际化之间就只能有所取舍。要知道市场越大,文化差异就要越小,最终可能要达到无地域性,好莱坞是这样做的,而港片的北上以及冯小刚电影的变化应该会给中国电影人不少启示。”
香港电影在上世纪50-80年代经历了高产到高质,并形成自我特色的黄金时代,21世纪后因要进入巨大的内地市场,则减少了其地方性特色。至今不少影迷遗憾香港电影港味全失,但如今的港片却毋庸置疑地获得了更巨大的经济利益。同理还有极具北京特色的冯小刚电影。从最初的全部京腔京味的《甲方乙方》到取景至全国甚至到日本、故事锁定全球流行话题的《非诚勿扰》,后者的高票房证明,具有强大商业基础的电影需要牺牲的是一种过分本土化的品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