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杰
不知是怎么分的班。净是男性。上课别提多难上了,怎么也叫这帮兵们打不起精神来。我的不满还没嘟囔完。班长法国佬欧特立刻接过了话茬:
“缺少激情。明确点告诉您吧,缺少激素。”
班长原来是学化学的,不知怎么阴差阳错又学了语言。现在说话还总忘不了化学分子式:
“我们是一群H(英语handsome“英俊”字头),就差氧分子啦。H2+O(氧分子)变成H2O(水分子)爱的小河水就哗哗响啦。老师给我们班调几个女生来吧。”
一
过了几天。还真巧来了插班生。在楼道就听见教室里热闹非凡。上课一进门,看见教室的后面多了三个女孩。课桌本来是两行两行地排列。她们却把三个桌子并成一排。三个女学生静静地坐在桌子后边。她们着装素朴,一样的白色圆领衫。一样散扎着的刷刷辫(可惜中国的女孩都不这样打扮了)。她们一样地大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看去真像三株待放的花蕾,又洒着晶莹的露珠,清纯、优雅,像一幅极美的油画。她们是日本梅花女子大学的学生,叫池永明子、柴田纯子、五十蓝哲子。
班里一下来了激情。一群男子汉个个神采奕奕。班长前几天还像玉米缨子一样耷拉的头发,今天喷了发胶。从两边向当中立着。问我像不像歌手猫王?
可惜三个女孩好像并不搭界。抱着团。打着捆。每天端坐,目不斜视。一起来,一起走。一群“旱沙漠”(handsome:英俊)只能望女兴叹。
一天下课,仨人已经出了教室,后来又返回了一个,是纯子。她委屈地对我小声说:
“老师。您今天没叫我发表讲话。”
哦,时间紧,没来得及,也忘了解释,于是连忙向她道歉。纯子不好意思地笑了。哈!三个人好缘在暗暗地较量着。
又有一次,发试卷,因为她们仨有一个不及格,我便轻轻地把试卷扣着,分别放在她们的书桌上。插一句,那是我的英语老师给我的启示。他发给我试卷的时候,总是无声地扣着放在我的面前(因为我的成绩常常不叫我光彩,当然是刚开始学的时候)。而我每次感动得都发誓:
“为老师,下次我也一定要考好!”
决不像我的小儿子(小时候),一边掉着眼泪,一边趴在桌子上飞快地划拉着,还一边发着狠说:
“我就不给你(老师)好好写!我就不给你(老师)好好学!”
唉!当老师的,实在需要许多心……
那天,我发现三个女学生都紧张地拿起自己的卷子,但眼却瞥在别人的试卷上(看分数)。哈!是好朋友,又在紧张的擂台上(日本学生常暗自较量)。有意思。三个女孩各有千秋:明子调皮,纯子胆小。哲子沉稳。
个别辅导时,我告诉了那个不及格的纯子,怎样学习才能赶上自己的朋友。我好奇,结束时我问。为什么不请朋友帮助?纯子神情一下冷了下来说,她们都是比赛的人。说完,她忽然翻了一下眼睛,把食指立在嘴唇上“吁”了一下,小声告诉我。这是我们师生的秘密。哦!三个女孩,坐在一排。心却好象各自开着自己的花……
学生的花总是美的,千姿百态,最先我看到一朵白色的芭兰花……
二
阶段考,上汉语讲演课。第一个上讲台的是池永明子。我觉得她好象年龄小一点儿。明子清秀的脸上带着一种诡秘的微笑,叫人觉得她有点儿嘎嘎的。她一上来。先是问起了大家:“女孩子最喜欢过哪一天?”
有的说生日,有的说情人节……大家说一个。明子便得意地摇一摇头。那神情全然像一个得胜又卖乖的顽童。她说,她先介绍那天庆祝的情况。然后大家再猜。于是她有声有色地说开了。
那天。在商店里。家庭里都搭设起架子。在一层层的架子上,摆放起漂亮的偶人。那些偶人都穿日本古时的服装。然后给偶人摆上供品。供品一定有菱形的年糕、白色的甜酒、各种各样的小点心、还有桃花。她还非常高兴那些东西是为偶人买的,最后却是他们孩子们享用。而且那天女孩子穿上漂亮的和服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不干活。平日她事事都要让着弟弟,而在那一天,弟弟却要事事讨好她。这一条,明子说是她最开心的了。
明子把大家的胃口调得高高的。然后才叫大家猜。大家这回猜中了,是“女儿节”。
明子接着补充节日的历史:原来。女儿节最单在日本8世纪。只是流行在宫廷贵族女子之间。互相在纸偶人身上。换穿衣裳的一种游戏。到13世纪,统一在3月3日过节,直至16世纪江户时代,这个节目才在庶民之间盛行。女儿节的正式名称叫“雏戏”,因为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也叫“桃花节”。这就是现在家家户户过节仍摆放桃花的原因。
那时,人们要装饰一个铺着红毯,多层台阶的偶人坛,以此模仿古代宫廷的生活场面。最上面是宫廷的天子和王后,下面几层分别是女官、乐师、大臣偶人。现在的太子妃在婚礼上穿的“十二层领和服”就和王后一样。大偶人坛有七八层。除去酒、年糕和桃花还供上日用品。那天,母亲还要准备鲜艳的“散寿司饭”与“蛤蜊汤”。以此招待来庆贺节日的亲朋好友。吃蛤蜊汤是因为蛤蜊的贝壳只有一对,象征女孩子的贞操,忠贞不渝。
因为是女儿节。雏偶人通常是娘家外公、外婆赠送的。
由于偶人坛太占地方,现在家庭里摆设的大都简易了。而且不光外公外婆准备。爸妈也要送礼物或红包,当然没有男孩的。明子还忍不住说了她过节的一件憾事,那是妈妈答应给她的买的中国麻编帽,没买到。那个帽要日元七八万(相当于人民币五千多元)。
最后明子又设了扣子:
“你们知道吗?女儿节还有一个名字。大家猜,叫什么?”
说着,她把头向右侧过来。哈!她的耳朵后面,夹着一朵白色的芭兰花。明子的两个伙伴起身上前来。也侧过头来向大家示意。她们的耳朵后面都夹着一朵白色的芭兰花。三个女学生并排站在讲台前,啊,真的,这是怎样的一幅美的画面呀!我们的一群H们眼都直啦。
教室里开了锅一样,男子汉们争相表现。但谁也猜不出。明子更加得意地问大家:“今天几号?”
大家说:“三月三日。”
有人猜了:“三八节!”
明子一边摇着头,一边惬意非常地说:“不——对。”一边回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没耳朵的头,最后又把阿拉伯数字的“3”安在了头的两侧。
“耳朵节——”
全班几乎是一个声音。接着就是一阵开怀大笑。这帮秃小子们可是有了激情。
多好的启发式!我使劲地鼓掌。明子得胜还朝了。接着,明子一抹挑战的眼波向她的两个伙伴下了战表。
第二个上来的是柴田纯子。纯子和明子性格显然不一样。她的个子稍高。可她常藏在比她矮的明子身后,样子像一个受惊的小鸟。说话声音却很大,显然她想胜对手一筹。她的题目是《美国的女儿节》。新鲜!大家都不知道美国也有女儿节。明子还谈了美国文化的功利色彩。
这个节在4月25日,也叫“带女儿去上班节”。那是美国妇女基金会发起的,历史很短。从1993年开始。节日的旨意是叫孩子去体验父母上班工作的滋味,去了解父母的辛苦。纯子最后还说,在美国没有儿
子节只有女儿节,那是因为据统计美国女孩在理想抱负、信心和能力上明显不如男孩。
好家伙!班里的男子汉可得意啦。美得“呕呕”叫,可着力气鼓掌。我也肯首。
纯子一脸惊喜,一脸阳光走下讲台。她回到位子上和明子立刻传递了一个会心的微笑。两人几乎同时微微把头侧向哲子,那意思是说,看你啦。
哲子胸有成竹,一副决斗的架势。上讲台的脚步“咚咚”地。声音也铿锵有力。讲演题目《中国的女儿节和文化的渗透》。哈!立题新颖!哲子大有老师风范地大讲中国文化。
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女儿节只流行于广元一带。相传,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母亲,在广元游河湾时,遇到一条黑龙而受孕。后来,在农历正月23日生下武则天。那时,百姓们就在这天成群结队到生泽寺、则天坝和嘉陵江畔游玩。女孩们穿新衣服戴上饰物,在河湾畅游嬉戏,以此祈求幸福吉祥。
中国的“女儿节”起源于公元8世纪。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哲子最后补充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源渊影响。日本女儿节最早叫“雏祭”也叫“流雏”。古时是作一个纸偶人。上面写上生日,把自己的不幸转到偶人身上。再冲到海里或河里。这种驱邪的祈祷活动是从中一国传去的。后来演变成宫廷“雏戏”。现在日本鸟取县仍保留“流雏”活动。偶人穿的和服也是受中国唐代服装影响。演变形成的。
可见文化渗透,无论东西方都是源渊流长。
三
我先鼓掌了。三个女孩不愧是欧亚文化专业学子。不过我们是语言技能课,但只就学子的词汇,语法以至修辞的运用来说。她们真学得也无可挑剔。只可惜我还没宣布,班长又有了新请求。什么都是见棱见角的西方思维学子们,要分个冠亚季的选美。
反正是技能课,练吧。一群男子汉巴不得各显英姿。评选结果:发言顺序123;冠亚季顺序321。结果一揭晓,坏了,教室里的温度一下降到0度。三个女学子的眼睛里都是冰碴,谁服谁呀!说也是,西方人的思维真是叫人弄不懂。那天,要不是我们的班长有重要事通知,还真不好收场。
班长仍是一脸悠然自得貌,只是他在黑板上写的通知叫谁都望而生畏。
“同学们:星期六早上9点半,去北京大便馆见大便……”
我这个专门研究语言的老师竟也糊涂了。一问。才知是叫大家去各自的大使馆打什么预防针。教室里一下升温100度,差点笑破肚皮。下课了。
三个女学子可是第一次没有打着团走。一群。英俊”们倒像是得了彩奖。各自包围着他们欣赏的氧分子,真像欢乐的小河水流出了楼道,流到了校园。
星期六到北京,三个女学子还没坐到一起。看来冷战没结束,我有些不安。要不是一件突发的事,真不知怎么派维和部队。
去友谊商店出来集合,竟少了一个哲子!
大家立刻紧张。明子、纯子相偎着。时间在大家心上一分一秒地切割着,过了半小时了。要知道,这些年轻的老外们都是第一次来中国。还不到一个月。领队决定留下等,叫我带学生先走。我想留下,班长和两个女孩也要求和我在一起。正在这时,哲子赶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麻编帽(那是给明子买的)。一边赶,一边向大家鞠躬,一边喘着大气地说:
“对不起,对不起。我买帽子,转丢了路。”
两个女孩冲了过去。散了捆的仨人一下抱在了一起。年轻人还是娃娃脸,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车上的H们也又雀跃。又鼓掌。
班长要照相,我也奇怪,三个女孩站成一排,都戴上了麻编帽。一个白色,一个淡蓝色,一个玫瑰色。想起了明子过节时的那个遗憾(想买麻编帽)。我心里也涂满了幸福的颜色。
要开车了,班长站起来又要通知什么,多亏被人拽着坐下了。我赶紧给大家出了个谜语:我叫大家看戴着三个麻编帽的三个女生。我还没来得及说要猜什么。车上一块喊:“三三,女——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