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8月,我从吉林省梨树县委宣传部调入四平市委党员电教中心,开始了我人生至关重要的跋涉之旅。
作为电教工作者,政治理论、党建基本知识、市场经济理论是必修课程,政治上的成熟才是做好电教工作的基础。编制党员电化教材必须要精通业务。作为党建记者站的记者,要经常采访优秀共产党员。在采访他们的过程中,在挖掘他们灵魂深处闪光点的过程中,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每一次都是心灵的震撼。走近他们,不仅感到他们境界的崇高,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从事职业的崇高。
记得采访吉林省优秀基层干部、公主岭市凤响乡党委书记徐坦:他走一处红一处,走一地富一方,被当地群众称为“泥腿子书记”。富了一方百姓,而自己两个儿子没工作,爱人生病,一大家子人住着普普通通的两间平房,家中值钱的家电就是一个14英寸的彩电。我当时不理解他,和他在乡值宿室彻夜长谈。他说:“咱也行了,民办教员出身,初中文化,我家祖祖辈辈就属我官大,管这么多事儿、这么多人,有啥不知足的。当官一回,不能让老百姓在背后戳你脊梁骨。”他从不利用公款吃喝,可那天晚上他让通讯员到小卖部买了一瓶老白干,一包咸菜,一包花生米,我俩一喝就是天亮。我触摸到了他的脉搏,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我们拍摄的纪实片《爱民书记——徐坦》在全省被选为农村基层干部必学电教教材。
记得采访四平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省优秀共产党员籍亚芹,她的视力只有0.2,仅有一点光感,而身残志坚的她三十年来为四平市几百个残疾人办了无数件好事;自己生活都难以自理,却收养了两个弃婴,其中一个已长大成人。有一年元宵夜,籍亚芹组织北山区盲人开联欢会,盲人朋友用自编的节目歌颂党,歌颂四平市发生的变化,歌颂多年来他们的贴心人籍亚芹,我们被现场的场景感染了。在盲人的眼前,一切都是黑暗的,然而,在他们心中却充满着一片光明。在盲人的心目中,籍亚芹就是党的化身。回来之后,我连夜搞了一个新闻特写《党的光辉照我心》,第二天就在市电视台和《四平日报》头题发表。
电教是一种手段,又是一门综合艺术,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就要求拿出来的作品不仅要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还要求做到艺术精湛。这就逼着自己钻研电视业务、掌握艺术规律。没有现成的教材,更没有固定的教师,只能跟电视节目学,别人看电视是听新闻、看热闹,自己却是看镜头如何切换,语言如何表达,导语怎样进入,音乐如何穿插,同期声如何出现,一句话,看门道。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习惯,听到一段电视新闻,就反复推敲这个新闻的得失,从专业的角度听新闻、看节目,潜移默化中,自己的专业水平有了长进。于是便有专业论文在《新闻与写作》这样的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于是经常在《党员电化教育》杂志发表一些自己的粗浅体会,于是在省市级电视台播出的党建节目中经常出现自己的名字。在两年一度的全省党员北戴河电教培训班上,自己居然和省内知名专家同台授课。
为了给单位节省电话费,省里下发的电教教材每次我都是背个兜子,一个局一个局、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送。每次教材发下来,我就得步行送两三天。刚送时,人家门都不让进,以为我是推销什么的,时间长了,大家都认识了。开始大家不信,认为组织部这么大的机关还能送货上门?感到有些惊讶。当我报出姓名之后,他们说:“你就是电视台《党的生活》栏目的撰稿人贾洪涛啊!节目办得太好了。”听了这句话,我感到一切劳累都烟消云散了。作为一名电教工作者,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1997年,配合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的“学习孔繁森,争做好公仆”活动,我们拍摄了《东辽河畔公仆情》三集政论片,后期合成时,我担任文字撰稿和配乐。我在找音乐资料时犯了难,上百盒音乐资料,目录丢了,只得一盒一盒地听,连续听了三宿,终于配齐了音乐。记得为了找一个反映干部和群众鱼水情深的非常抒情的小提琴曲,只记得确实有这一分半钟的曲子,就忘了在哪本带上,听啊找啊,快天亮了,终于找到了。我们编辑组全体人人击掌相庆,为了这一分半钟的音乐,我们付出了8个小时。这就是电教干部的敬业精神。如果说忠诚,我们的忠诚就是把自己的点滴心血浇注在自己党建作品的一帧一秒;如果说自己曾经风光一时的话,这个机会是组织部给我提供的舞台;如果说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同行的认可,那么是党员电教为我提供了阵地。6年间,每年要拿出12期《党的生活》专栏节目。离开组织部时,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解说词,文字稿足足一尼龙丝袋,多少文字我没统计,估计出一本解说词专辑是足够了。
党员电教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党员电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猎社会各行业、各阶层,上到五个班子,下到平民百姓,工农牧副,党政商学,无所不及。采访的过程,学习各种知识的过程,每到一处都要虚心请教,否则就出笑话,在播出的节目中说了外行话,几多教训,几多纰漏,逼着自己涉猎多方知识,逼着自己写稿时慎之又慎。自己深感到这是一个炼狱的岗位,也正是这个炼狱,锤炼了自己。
2002年,我因工作需要调入四平市运输管理处任副书记,位置变了,与电教的缘分未尽。2005年,吉林省委组织部要拍摄一部反映全省实施人才兴省战略的四集政论片,省委组织部的老领导又想起了我,说只要不出吉林省把给他抽回来。于是我又成为这个片子的撰稿人之一。该片在吉林卫视多次播出。这以后又为四平市组织部电教中心多次担当撰稿人,摄制了《唠唠咱们村支部》、《家》、《九品官曹发》等多部党员电教专题片,有的还在省电视台获奖。就是现在每逢七一,还要回到部里为七一宣传担当节目撰稿。
当年为电教孜孜以求,现在为电教奉献余热,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飞霜,党员电教也经历了由破土而出到枝繁叶茂。一番风雨一片心,痴心难改电教情。最后发自内心地说一句:曾为党员电教人,无怨无悔;还是党员电教人,倍感骄傲。
(作者为吉林省四平市运输管理处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