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祝福与希望的玩具

2009-05-11 03:59
上海工艺美术 2009年1期
关键词:人偶样式陈列

王 冰

日本的玩偶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便是女孩节玩偶。这种特有的节日玩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不同款式并且超越了传统上对于玩具的定义,有着复杂的视觉象征意义。

女孩节与女孩节玩偶的来历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一年一度的女孩节。女孩节的一大风俗便是摆放“女孩节偶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孩节又被称为“偶人节”。通常偶人的摆设工作从3月3日前一至二周的吉日就开始了。3月3日一过便要把摆放的偶人收起来。

据传最早时人们用自制的人偶装饰家中,女孩节过后将其放入水中,随波而去,以此象征偶人带走自己身上的病痛和晦气,保佑新的一年。后来,这种习俗慢慢演变成了如今女孩节上陈列人偶的习俗。

女孩节人偶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制作材料,玩偶款式,陈列形式等方面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17世纪时,每年3月3日都要陈列玩偶的习俗开始成形。当时,一个坐俑的标准尺寸是13-15厘米。这些被用来保护小孩子,净化家庭的人偶最初使用的材料较为简单。随着女孩节玩偶在上流社会中受欢迎程度的增加,零售商与生产厂家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于是在18世纪中期,生产商在玩偶的规模与精致度上煞费苦心。简单的,朴素的玩偶形式让位给了制作精美,规模宏大的玩偶群。豪华的锦缎与珍贵的材料被用于玩偶的制作。女孩节玩偶逐渐演化成了一种奢侈的玩具摆设。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款式被不断地引入到玩偶的制作中,从中亦可以反映出各时代人们审美品味的变化。

女孩节人偶的题材主要以皇宫生活为主题。早期的玩偶陈列形式以两个内裹俑——一般被认为成天皇夫妇或是王子与一个宫廷妇人为主。到了18世纪的中晚期,宫廷乐师,仕女、侍卫、脚夫等形象也开始被吸收进玩偶的阵列中,它们被排列于两个裹俑之下。这使得女孩节的人偶数量从原来的两个增加到了七层十五个甚至更多,这种七层十五个人偶的陈列方式也是今天女孩节玩偶最常见的陈列形式。

社会精英阶层的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在19世纪的早期被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只是,富有的上流社会使用制作精良的玩偶来装饰家居,而贫农与普通百姓只能采用粗糙简易的玩偶来装饰家居。这些玩偶的材料通常也是普通的纸张、绳子、陶土,有时候甚至是野花。

女孩节玩偶的不同款式

经过江户时代以来250多年的发展,各个时期的女孩节人偶在服饰、面相、尺寸与外形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并形成了不同的款式。主要有立俑、宽永俑、享保俑、次郎左卫门俑与古今俑等几种最具代表性的样式:

立俑这种人偶是站立着的,也是最接近16世纪女孩节萌芽时期的人偶形式的。通常只有一对内襄俑组成。男俑身高38厘米左右,女俑身高23厘米左右。立俑的人形形象比较抽象,男俑的形象多为双臂伸展,宽大的袖子上印有各式吉祥图案。女佣的形式则更为简单,通常没有可见的手臂与双腿。男女俑都没有手与脚。最初、立俑的材料多为纸制。之后,为了能让人偶摆放起来更稳当,布等材料也被用来制作立俑。

立俑是历史最悠久的女孩节人俑形式之一。这种经典的人俑样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宠,相反,至今都相当流行。

宽永俑宽永俑是在宽永时期(1624-1644)形成的人俑形式。宽永俑是最早的坐俑人偶。俑高在13-15厘米左右。与后来造型精细的女孩节人偶相比,宽永俑的轮廓依旧略显粗糙,体态僵硬。手臂略微弯曲在体侧,头与身体的比例开始接近现代的偶人比例。女俑的裙摆鼓气,男俑有时带有佩剑。宽永俑在现代的女孩节人偶样式中已经非常少见,但他们仍是女孩节人偶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享保俑享保俑因为产生于享保时期(1716-1735)而命名,它的出现是革命性的。当时,随着女孩节玩偶在资产阶级中的流行,这种人偶的样式开始向精致奢华的方向发展。享保俑服饰的材质多为丝绸锦缎,女俑服饰的褶皱增加,人形也更为生动。在这个时期,人偶的规模与尺寸开始扩大。有些人偶甚至达到了76厘米之高。总之,在享保俑之后,女孩节偶人摇身一变从“平民”成为了“贵族”。时至今日,女孩节玩偶仍是价格不菲。

有职俑18世纪50年代左右成形,有职俑反映出了高水准的工艺水平,将精致,小巧发挥到了极致。它力求呈现最真实的宫廷生活,写实性极强,连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有职俑的服饰,虽然不像享保俑那般繁复,但精美而简约,严格地按照当时流行的服饰款式与花纹进行制作,几乎成了研究那个时代服饰文化与宫廷生活的活化石。

次郎左卫门俑次郎左卫门俑是18世纪中期,由一个叫三村次郎的玩具制造商制作。这种玩偶以独特的造型著称,通常有着浑圃的脸型,一线式的鼻子,红点的嘴,圆弧形的发线与光秃秃的前额。男俑身着深色的外衣,与同时期的有职俑一样,显得严肃而端庄。

古今俑这是女孩节人偶发展历史上的最后一种样式,形成于明和时期(1764-1772)。这是当今最流行的一种款式,江户晚期,明冶早期的许多女孩节人偶都属于古今俑。与早期的有职俑相比,古今俑的人物造型更自然,写实。在服饰上与次郎左卫门俑相似。男俑穿着黑色外衣。女佣的服饰轻便,做工精细,带有夸张讲究的头饰。这种娃娃的另一大革新便是在明治时期,古今俑的眼珠由玻璃制成,使人偶形象更为生动。

以上介绍的只是女孩节人偶的几个经典样式,井不是每一种女孩节人偶都可以被精确地归入这些种类,有些人偶是两个或者多个样式的结合体,还有些人偶甚至自成一派,这种人偶产于日本九州地区南部的一个岛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覆盖了整个偶身并绣有精致花纹的夸张长袖。

女孩节玩偶的象征意义

女孩节玩偶已经超越了一般玩具供小孩子们把玩的功能,恰恰相反,玩偶精致的面容,华美的服饰,庄严的形象中散发出过去日本皇室家族独有的神秘感,仪式化的玩偶陈列行为使他们被赋予了神圣的气质。从19世纪起,女孩节人偶就随着女孩节陈列人偶的习俗在各个阶层的普及而成为日本社会的宠儿。无论贫穷或者富贵,每年的3月3日总是他们粉墨登场的时节。人们对于女孩节人偶如此喜爱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他们端庄华丽的外表,更是因为女孩节玩偶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与慰藉。

传统上,这些人偶被认为是灵魂或是祖先先灵降临的栖息地,这些灵魂能为家庭祈福。簇拥着内裹俑的各式器具,祭酒与漆器附件等,也都是为了满足灵魂的需求提供的。在节日里,人们欢迎并试图取悦这些降临在玩偶身体上的灵魂,期望他们能给家人特别是孩子们一年的平安与幸福。女孩节人偶起着类似护身符的作用,可以说是承载着人们祝福与希望的玩具。

女孩节的人偶有些是由母亲甚至是祖母传下来的。有些是人们自内襄俑开始,慢慢收集的。过去每到过节时,穷人们将省吃俭用的钱掏出几个来买人偶,在女孩节那天拿出来摆设。这样一年年累积下来,女孩节陈列的人偶就越来越丰富。然后,再将这些承载着希望的玩具传给自己的女儿,孙女。可以说一组组人偶见证了一个家族一代代人流经的岁月,承载着祖辈对每一个新年祈福愿望,他们代代相传,是历史无声的演绎。难怪这些在岁月中一路走来的人偶会受到人们如此的爱戴。

时至今日,每到早春时节,日本的家家户户就开始为女孩节忙碌,节日一到,或在前庭,或在客厅总能发现那些永远带着微微笑意,静看岁月变迁的人偶的身影。

猜你喜欢
人偶样式陈列
在不同的Word文档之间借用样式或格式
出售中
组合与构建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大戏—一泄密》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服装市场品牌 陈列现状和未来解析 陈列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