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正玉 高 鹏
[摘要]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理想目标,是渗透着道德精神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与任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适应这一新的形势,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既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要在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前提下进行整体构建。
[关键词]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27-03
[作者简介]冯正玉,高鹏,吉林大学学生处(吉林长春130012)
一、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时代意蕴
“机制”源于希腊文(mēchanē),意指机器或机械。机制一词最先使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指事物或结构的运行过程及原理。后来被引进社会科学领域,并开始广泛使用。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机制指社会结构、组织内部结构及其运行过程和原理,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运行过程及其综合效应。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组成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要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方法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着更为宽广、复杂的范围和作用空间。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是对以往研究方式的一种综合,同时也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和思路,具有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江泽民曾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可有可无、无所作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可为的。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是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更讲一步要求,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个方面的机制建设。由此可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具体构建,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体现时代要求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的主要内容
1、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和谐社会建设中,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前提,突出了“四个尊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和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构建合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能最广泛、最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创造性,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在实践中,要将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和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的一个要点。实际上,激励的过程也是引导的过程,通过激励机制来引导高校师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将师生的思想行为导向预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2、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不同要素组成,并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的动态系统。但是,各个构成要素并不会在运行中自动协调、形成合力,而是存在多种不同的力量组合和发展趋向。为了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的内容得到全面实施,功效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对其进行系统构建,也就是要构建整合机制。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对教育目标进行整合,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过去只依赖学校政丁人员和教师的单一形式,建立基础性、全员性和开放性的教育模式,确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3、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调机制。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矛盾凸显期”,社会中出现的利益差距和矛盾也延伸到了大学校园,特别是在家庭贫困、竞争力较弱的大学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援助,另一方面也必须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来进行教育和疏导。要关注高校师生的需求,解除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化解他们心中的不平,构建思想矛盾的安全阀。要以人为本,增强广大师生的自主意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其适应未来发展的良好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要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全社会、全校师生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要开辟多种经常性和制度化的渠道,使学校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信息共享、平等对话。要建立公正、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大学生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4、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控制机制。和谐社会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稳定是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群体的稳定更具有现实意义。大学生是一个思想、行为十分活跃的群体,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控制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社会稳定、一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功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构建教育与管理两种约束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控制机制。依靠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进行的教育,我们视之为软约束,而依据社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所进行的管理,则可以看作是一种硬约束。以往我们更重视的是软约束的教育作用,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并非是与高校师生的认知程度成正比的,所以必须走出只依靠和重视软约束的误区,充分发挥“软”、“硬”两种约束的作用,实现它们之间的动态互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融入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这是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控制机制的关键所在。
5、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危机不断得到化解的社会。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的思想危机和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并且我们总是在事情发生后才将其作为紧急情况处理,结果常常陷于被动状态。因此必须开拓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防护功能,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预警机制。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体察师生情绪,
关注师生行为,认真研究分析各种危机事件产生的原因,了解这些危机滋生、累积的过程和途径,做到未雨绸缪,立足于早发现、抓苗头,把危机解决在初始阶段。其次要完善高校师生思想动态监测系统,形成反映迅速和灵活高效的信息交换体系,及时收集、分析信息,预防可能出现的危害性因素,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对已经出现的校园突发事件,对业已出现的危机予以疏通、引导和化解,防止其演变为灾难性的社会冲突。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的路径选择
从构建和谐社会出发,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然,限于各种主客观条件,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极大,但这也是我们努力的价值所在。在目前的情势下,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1、诉诸于整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作为一种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价值、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的综合活动,决定其发挥作用的根本力量和原因显然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是多种要素综合在一起的合力。这些要素在发挥作用时,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结构,并且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产生新的力量。恩格斯曾经说过:“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溶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所以要从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要求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容和机理做整体的构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横向、纵向要素结构合理,使各个机制体系配合默契、运行良好,并能及时调整,以便在多项指标上取得成绩,发挥最佳的功效,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2、诉诸于认知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过去我们一味注重认知教育,而忽视了实现、践履这些思想道德认知的过程,忽视了德行的真正形成,结果大学生从学习中接受的“道德知识”不能以现实为基础得到理性提升,也由于缺乏操作技能而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并转化为实际行为。思想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也离不开一定的实践活动,“知道”道德规范不等于一个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德行,只有“内法”和“外烁”相结合,才会形成稳定的思想道德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运用问题、实践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开放的社会实践之中,充分利用一切有利于达到教育目的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把思想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共同构成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形成的基础。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除了认知教育以外,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不可忽视的途径,我们应该充分地运用这些活动的教育力量来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诉诸于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师生必须严格自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加深对和谐社会的认识,自觉、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履行道德原则与道德规范,切实作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仅靠教育、靠自觉,是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的,还要依靠一种外在的带有强制性的刚性约束,而法制、管理、道德评议等等都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外在约束。自律表现为自我管理,他律表现为外约束,但它们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服务于同一个目标,即提升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仅要靠自律,还要靠他律,两者的契合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应该倡导建立自组织结构,改变以往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以俯视教育、强行灌输为特征的“他组织”模式,引导双方在共同道德价值观的引领下互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协同作用。在这种结构中,大学生能够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内心深处受到导向的感召,接受教育目标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并以此作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修正和调整。
4、诉诸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思想道德的形成取决于教育,也依赖于制度建设。因此要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同时,建立健全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责任制度、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等,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和制度,制定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建立具有职能化的组织机构和相对稳定的队伍,实施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及必要的物质投入等,以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管理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能否得到提升,其功能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的构建和优化,有没有一个良性的长期的运行机制,效果大不一样。只有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平台体系,才能及早发现并迅速制止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失范现象。因此,在充分发挥各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优势的基础上,要使多种机制长期一致地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协同作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唯有此,才能更好地加强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向欣)